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冯艳红  张焱  邹强  游春梅  杨剑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96-6497,6543
用ASI浸提剂和pH值8.50、.5 mol/L NaHCO3溶液提取并用比色法快速测定紫色土中的腐殖酸,将其结果与0.1 mol/L Na4P2O7-0.1 mol/L NaOH提取腐殖酸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南方紫色土壤,ASI、NaHCO3提取腐殖酸结果较碱性Na4P2O7提取腐殖酸结果偏低,约为Na4P2O7提取结果的22.4%、9.2%,但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14(n=8),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常规方法测得有机质结果比较,得到相关系数为0.920、0.889(n=8)的极显著关系。因此,两种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土壤腐殖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以多糖提取率、糖醛酸提取率为指标,比较水提取、酸提取和碱提取对多糖的提取效果,探索东北铁线莲多糖提取的最佳方法和工艺。分别以水、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水浴提取铁线莲多糖,苯酚-浓硫酸法测定东北铁线莲多糖含量,间羟基联苯法测定糖醛酸含量。结果,水提取、酸提取、碱提取东北铁线莲多糖含量分别为50.947%、29.064%、22.083%,糖醛酸含量分别为0.952%、38.903%、6.588%。水提取法的多糖提取率远远高于酸提取与碱提取,酸提取的糖醛酸提取率高于水提取与碱提取。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51-753
采用Na2CO3,Ca(OH)2,Na OH这3种不同的碱液以及不同的碱溶和酸沉条件,正交分析对槐米中提取芦丁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从而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槐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Ca(OH)2碱溶使溶液p H值至8~9,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30 min,离心,保留滤渣,重复以上操作,并合并2次滤液,取滤液用HCl进行酸沉,使溶液的p H值至2~3,在60℃水浴锅静置30 min后,一同放置于0~4℃冰箱静置过夜12 h,提取率可以达到22.3%,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昆虫油葫芦 (Cryllus testaceus Walker)体中提取甲壳素工艺的研究 ,提出了提取甲壳素的适宜反应条件 :1酸处理 ,0 .8mol/ L HCl预先加热 (70~ 80℃ ) 30 min,然后室温放置 2 4h。 2碱处理 ,2 .5~ 3.5mol/ L Na OH,80~ 10 0℃ ,5~ 9h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酸碱法提取潮汕地区虾蟹壳中甲壳素,对HCl溶液浓度、HCl溶液用量、酸浸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虾壳中脱钙的最佳工艺为提取5.00 g虾壳需HCl溶液浓度1.50 mol/L,酸浸时间6 h,HCl溶液用量50.00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0%,碱浸时间24 h时,平氢氧化钠溶液用量36.30 m L,甲壳素含量为22.40%;蟹壳中脱钙的最佳工艺为5.00 g蟹壳需HCl溶液浓度1.50 mol/L,酸浸时间6 h,HCl溶液用量75.00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00%,碱浸时间24 h,平均氢氧化钠溶液用量25.03 m L,甲壳素含量为19.80%。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水飞蓟蛋白提取效果,利用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预处理后,再碱溶酸沉法提取水飞蓟蛋白,在酶预处理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H值、温度、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水飞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水飞蓟蛋白最佳的酶预处理条件为:加酶量(纤维素酶+淀粉酶)为3.0%+6.0%,反应温度50℃,pH值6.0,酶解时间150 min。水飞蓟脱脂粉经过酶预处理后,水飞蓟蛋白提取率达到66.75%,而未用酶处理的蛋白提取率为53.62%,表明酶预处理水飞蓟粉可以显著提高水飞蓟蛋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从2种常用的水飞蓟蛋白质提取方法中筛选出碱提酸沉法为最佳方法;并在基于该法的基础上,对所用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结果为0.05 mol/L的Tris-HCl溶液(pH=8)提取水飞蓟蛋白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黎豆黑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碱提酸析法和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成熟黎豆种皮中的黑色素,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黎豆黑色素的含量。[结果]黎豆种皮黑色素含量为2.41%;碱提酸析法最佳提取工艺为1.0mol/L NaOH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4~6 h,再调提取液pH值为2,进行酸析;在此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为(91.2±2.0)%,黑色素纯度为(36.5±2.1)%;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g/ml)、1.0 mol/L NaOH溶液为提取剂、微波高档功率处理25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为(95.3±1.5)%,黑色素纯度达到(37.4±1.5)%。[结论]黎豆种皮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植物黑色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微波辅助较常规碱提酸析工艺明显提高了黎豆种皮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且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9.
石榴叶片富含多酚物质,为抑制石榴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β-巯基乙醇(BME)、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亚硫酸氢钠(NaHSO3)、四硼酸钠(Na2B4O7)为PPO抑制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PVP+1%BME对石榴叶片中PPO活性的抑制率为26%,4%PVP+6%BME的抑制率为45%,4%PVP+1%BME+1.5×10-2 mol/L NaHSO3的抑制率为78%,4%PVP+1%BME+1.5×10-2 mol/L Na2B4O7的抑制率达100%。因此,4%PVP+1%BME+1.5×10-2 mol/L Na2B4O7为最佳PPO抑制剂组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稀酸制备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颗粒的效果。首先将3种不同的稀酸[硫酸(H2SO4)、盐酸(HCl)、三氯乙酸(TCA)]煮沸,制备GEM颗粒,分别比较得率(细菌计数)、蛋白去除率(SDSPAGE和SDS解离蛋白定量分析)以及GEM颗粒与锚钩蛋白(PA)的亲和活性等,最后进行4℃以及冷冻干燥后4℃下GEM的保存期研究。结果显示,0.025 mol/L的H2SO4制备GEM颗粒得率为89.8%,蛋白去除效果和锚定活性均较好。0.050 mol/L HCl与0.100 mol/L HCl制备的GEM颗粒蛋白质去除效率无显著差异,0.050 mol/L HCl制备GEM的得率(99.7%)高于0.100 mol/L HCl(86.5%),但0.050 mol/L HCl制备的GEM颗粒与PA的锚定活性不及0.100 mol/L HCl制备的GEM颗粒。不同浓度TCA制备的GEM颗粒得率、锚定活性均较好,但蛋白质去除效果较差。GEM颗粒4℃保存18个月,其活性不受影响,且冷冻干燥对GEM颗粒活性无影响。0.025 mol/L的H2SO4和0.100 mol/L的HCl可制备高质量的GEM。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柑橘皮中橙皮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充分利用汉中丰富的柑橘资源,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方法]以汉中柑橘皮为研究材料,采用碱浸酸析法提取橙皮苷,以碱的种类、碱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碱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L_9(3~4)正交试验优化橙皮苷的提取工艺,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验证优化结果。[结果]影响柑橘皮中橙皮苷提取纯化工艺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碱添加量、提取温度、料液比;1 g柑橘皮添加0.08 g的Ca(OH)_2,提取时间0.5 h,温度30℃,料液比1∶30 g/m L的工艺条件下能得到最佳提取效果,粗产品收率为4.5%。[结论]试验所得优化参数和提取工艺稳定,选用的设备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均匀设计法优化枇杷果核棕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果核棕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为提高提取率,分别以甲醇、乙醇、弱酸及弱碱等4种溶剂对枇杷果核棕色素进行单因素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枇杷果核棕色素溶于甲醇、乙醇、及弱酸和弱碱的水溶液中;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乙醇水溶液对枇杷果核棕色素的溶解度最大,提取率最高。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枇杷果核棕色素提取工艺,得到枇杷果核棕色素提取率最高的多元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影响提取率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茶渣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茶渣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研究以酸、碱处理和脱脂制备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酸的种类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H的影响显著.在考察HC1溶液的pH、温度及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酸提取工艺,优化的结果为:pH为1、温度90℃、时间1.5 h,...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提取大豆蛋白质工艺中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及得率的简单效应,结果表明:①在料水比1∶10、酸沉pH值4.3、离心速度4 000 r/min、碱溶pH值9.5、碱溶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蛋白质平均提取率最高为66.49%。在pH值7.5~9.0之间,碱溶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简单效应为2.88%;在pH值9.0~10.0之间,简单效应下降直至为负值。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蛋白质提取率差异极显著;新复极差测验表明,pH值7.5~9.0之间时,各处理的蛋白质提取率差异极显著,pH值9.0~10.0之间时,差异不显著。②同样条件下,蛋白质平均得率最高为37.23%。在pH值7.5~9.0之间,碱溶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简单效应为2.33%;在pH值9.0~10.0之间,简单效应下降直至为负值。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蛋白质得率达显著水平;新复极差测验表明,pH值7.5~8.5之间时,各处理间的蛋白质得率差异显著,pH值8.5~10.0之间时,差异不显著。③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为了取得碱溶pH值的最大简单效应,宜选择9.0作为碱溶pH值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发酵糠醛渣中生化腐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发酵糠醛渣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析法提取生化腐植酸(BHA)。通过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固液比(发酵糠醛渣与水的质量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生化腐植酸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盐酸调节提取液的p H,使生化腐植酸沉淀析出,固液分离烘干后得到成品生化腐植酸。[结果]最佳的腐植酸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提步骤固液比1∶8,碱液浓度8%,提取时间为2.5 h,提取温度为70℃,酸析步骤p H为2.5。得到腐植酸含量为76%的固体生化腐植酸成品,其提取率为49%。[结论]该研究可为糠醛渣废弃物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复合溶剂萃取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ewis酸性萃取剂和Lewis碱性萃取剂组成的复合萃取剂(正辛烷为稀释剂)萃取L-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Lewis酸/Lewis碱配对以及pH值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己酸与TOA配对组成的复合溶剂(正辛烷为稀释剂)为离子对溶剂时.己酸、辛酸、月桂酸及P204分别与TOA配对组成的复合溶剂萃取L-苯丙氨酸,在低pH值条件下为阳离子交换反应,在高pH值条件下为阴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7.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8-22330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3。)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oC、水解时间105min、料液比1:35(g/m1);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超声辅助法、冻融辅助法等)从室外培养的海洋硅藻生物质中提取粗多糖。通过比较不同方法下的粗多糖提取率、多糖总糖、蛋白质及硫酸基含量筛选较优的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水提法的粗多糖提取率最低,浓碱法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物理法(超声、冻融结合高温法)提取的粗多糖中总糖含量总体比化学试剂法(酸碱法)高,以冻融+90 ℃最高,稀酸法最低;硫酸基含量则以稀酸法最高,浓碱法最低。综合单位质量海洋硅藻生物质粗多糖提取率与单位质量粗多糖组成的结果可知,单位质量硅藻生物质提取的总糖量大小为:浓碱+冻融法>浓碱+冻融+90 ℃法>浓碱法>稀酸法>超声+冻融+90 ℃>稀碱法>超声+冻融>冻融+90 ℃;硫酸基质量以浓碱+冻融法最高,稀碱法最低。这些结果表明,利用浓碱+冻融法可从海洋硅藻中提取出较多多糖并使硫酸基处于较高水平,利于硅藻多糖后续的纯化与利用。进一步利用浓碱+冻融法提取4种海洋硅藻(角毛藻、菱形藻、茧形藻、海链藻)粗多糖,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生物质提取的粗多糖总糖含量以茧形藻最高(约24%),海链藻最低(约5%);硫酸基含量则以角毛藻最高(5.05%),茧形藻最低(0.51%)。  相似文献   

19.
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从茶条槭叶中提取没食子酸的工艺,在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3个因素对没食子酸提取量的优化;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pH值、金属离子对提取的没食子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条槭叶提取没食子酸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60、盐酸浓度4 mol/L、沸水浴提取4 h,提取量为210.314 mg/g;没食子酸对热和强酸(pH值<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容易和碱发生反应;Mn2+、Mg2+、Ca2+和低浓度Cu2+对没食子酸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Fe2+对没食子酸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在提取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Fe2+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研究将经过发芽处理的南瓜籽利用超临界CO2脱脂后,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液pH对蛋白纯度的影响,以优化碱溶酸沉法制备南瓜籽芽蛋白粉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南瓜籽芽分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1、提取温度43℃、提取时间2 h、pH 10.6。该条件下预测蛋白纯度达到96.64%,实际测得蛋白纯度为94.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