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保  徐德元 《蚕桑通报》2009,40(2):55-56
1射阳县专业蚕桑村的现状 射阳县现有桑园面积3667hm^2,2008年发蚕种14.8万张,产茧5718t,实现产值10229万元,而重点乡镇专业村桑园面积就达到2667hm^2,主要分布在特庸的王村、盘湾的林场、兴桥的新庄等专业村,其中特庸的面积就达2000hm^2,占全县桑园面积的60%以上.目前己成为我县蚕桑生产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它们的支撑,在我县蚕桑生产遭遇重大挫折的1996年,我县蚕桑生产并没有被市场经济所冲垮。  相似文献   

2.
孙树勇 《蚕桑通报》2012,43(1):56-57
射阳县蚕业生产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稳定提高在本世纪初,生产总量现列江苏省第四位。2010年全县现有桑园4000hm^2,全年实发蚕种16万张,蚕桑产值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和66%,产值达4951元怕67m^2。“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相似文献   

3.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4.
姜德义 《中国蚕业》2009,30(1):51-53
蚕桑生产在海安县高效规模农业中的优势明显,1994年每667m^2桑园茧值首次超过2000元,到2007年累计投产桑园129329.3hm^2,茧值42.7万元,平均每667m^2桑园茧值2200元,其中2006年4625元。2007年全县丝绸行业加工产值60亿元,出口创汇7600万美元。海安县针对工业经济激增,蚕桑业正面临着规模下降、污染加剧、劳动力紧缺、灾害频发等问题,提出采取优化桑园布局、构建安全机制、推进循环利用等保持茧丝绸行业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睢宁县桃园镇,现有土地面积7200hm^2,其中桑园面积2733hm^2,28个行政村中27个村有桑园,全镇现有茧站32家,缫丝厂4家,丝织厂1家。2008年共养蚕9万张,生产优质蚕茧3374t。实现收入6118万元,生产白厂丝280t,产值4760万元,生产丝棉60t,产值900万元。全镇茧丝绸总产值达1.1778亿元。近年来,桃园镇坚持以打造全省一流的蚕桑特色镇为目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蚕桑生产得到良性循环发展,成为致富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姜建伟  方盛平 《蚕学通讯》2004,24(4):41-41,48
蚕桑生产是淳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全县30个乡镇都有蚕桑生产,共有2.36万户种桑养蚕农,约占全县总农户的1/5.拥有桑园4 520hm2,其中连片大田种桑面积2 800hm2,建成了唐村、浪川和梓桐3个千亩(66.7hm2)蚕业示范园区,2004年饲养蚕种12.16万张,生产蚕茧预计5 000t,蚕茧产值1亿元,蚕桑产值1.3亿元,蚕茧质量连续8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品牌茧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7.
2004年安康市蚕桑生产在全国绝大多数蚕桑产业仍处于萎缩的状态下,实现了安康市蚕桑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市增建高产优质桑园及低产桑园改造共1万hm^2,同比增长为0.47万hm^2;生产合格蚕种51.2万张,同比增长6.2万张;养蚕43.26万张,同比增长2.3万张;蚕茧产量达14892t,同比增长1702;全市蚕农蚕桑综合收入达2.5亿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1041元;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8.
唐小兰 《蚕桑通报》2009,40(1):43-44
周王庙镇位于海宁市中西部,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量适中,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镇辖1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耕地总面积3133hm^2。2007年全镇单季晚稻面积967hm^2,行道树苗木148hm^2。成林桑园面积1381hm^2,嫁接桑苗面积667hm^2。全年蚕种饲养量7.37万张,鲜茧产量达2888t,产嫁接桑苗2亿株。据统计200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25亿元,其中蚕桑产值6874.2万元,占56.3%。  相似文献   

9.
绍兴市新昌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茧县之一,也是传统的蚕桑主产区,栽桑养蚕至今仍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1286hm2,全年饲养蚕种33370张,生产鲜茧1357.65t,产值3472.5万元。长期以来广大蚕农对蚕桑生产十分重视,张种产  相似文献   

10.
蚕桑业是射阳县传统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3 440hm2,2007年饲养蚕种15.3万张,年生产蚕茧600万kg,培育优质桑苗5 000万株,实现蚕桑产值1.4亿元.  相似文献   

11.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和实施“蚕桑西进”重点县,自2003年以来高标准建设优质高产桑园基地4087hm2,桑园总面积达6550hm2。2006年淳安县蚕茧产量超历史新高,全县共发放蚕种162624张,蚕茧产值2.1亿元,蚕桑总产值2.5亿元,蚕桑成了淳安农民的增收致富产业。为巩固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农村传统的主导产业,2011年全市桑园面积8739hm2,饲养蚕种28.6万张,生产蚕茧13545-3t,蚕茧产值4.9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11.8%。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列全省之首,在创建“森林城市”过程中,桑园面积作为绿化面积的主体,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射阳县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也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地县。目前在全国蚕桑生产普遍下行的情况下,我县蚕桑生产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年增幅在5%左右,得到了国家、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誉。1射阳县蚕桑业的现状全县现有桑园4000 hm2,2012年饲养蚕种16万张,产蚕茧6250 t,生产一代杂交种10万张,优质桑苗5000万株,蚕桑总产值2.6亿元,单位面积产值5000元/667 m2,蚕茧总量和蚕桑总产值双超历史,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均创17年来的新高。目前蚕业经济总量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二。全县蚕桑主要集中在特庸、盘湾、洋马3个镇,分别占全县的63.6%、28.6%、5.5%。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秋蚕期,蚕种于9月1日出库,10月6日开始陆续上山,10月7日本站接到夏集镇三洋河村报告,反映该村出现大面积上山不结茧情况。该村是全县蚕桑重点村,现有桑园42hm^2,2003年秋蚕饲养蚕种620张。对此,笔者于10月8-9日赴实地进行调查和指导,现对事情成因和预防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射阳县蚕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稳定提高在21世纪初,生产总量现列江苏省第四位。2010年全县有桑园6万亩,全年实发蚕种16万张,蚕桑产值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和66%,亩平产值达4951元。“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相似文献   

16.
《蚕桑通报》2009,40(1):65-65
据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2008年全区桑园面积13.44万hm^2,与上年基本持平;饲养蚕种471.02万张,同比减少15.98%;蚕茧产量17.09万t,同比减16.70%;蚕茧收购均价809元/50kg.同比下降4.03%;蚕农售茧收入27.65亿元,同比减少20.06%。全区29家蚕种场全年共生产一代杂交种381.3万张,同比减少186.7万张,减32.87%。  相似文献   

17.
鲁建根 《四川蚕业》2005,33(1):53-53
淳安县唐村镇五星村分五个自然村,共有377户,1140余人。其中养蚕户160户,现拥有桑园面积465亩(1亩≈667m^2,下同),户均桑园2.9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始终把做强做大蚕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当作一件大事抓,积极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2004年全村年饲养蚕种862.25张,产茧38033kg,产值743043元,张产44k,亩产茧136kg,亩产值1598元,  相似文献   

18.
正嘉兴市秀洲区现有桑园1700 hm2,养蚕农户1.03万户。2017年饲养蚕种17541张,生产蚕茧870.6 t,茧款收入3693.6万元。桑园套种各类蔬菜967 hm2产值1885万元;套养家禽与枯桑养羊等产值1560万元,套种套养效益达到3445万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7138.6万元,同比减少1124.4万元,减13.6%。蚕茧产量、蚕桑产值,同比虽然仍减,但  相似文献   

19.
淳安县浪川乡洪家村徐国良,夫妻两人于1997年承包集体0.8 hm2桑园,一心一意开始了种桑养蚕致富之路.如今拥有桑园面积2.13 hm2,其中成林桑园1.5 hm2.2004年共饲养蚕种90张,产茧3.8 t,平均张产茧达40多kg,蚕茧收入达到6.5万余元,667 m2(亩)桑产值达3 000元,同2003年相比,蚕种增加27张,产茧增加1.3 t左右,蚕茧产值增2.3万余元.养蚕纯收入达4万元,真正成为我县种桑养蚕的专业户,致富的"领头雁".总结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蚕桑生产的高产栽培和优化饲养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在虎头山乡茶圩里村周樟美户进行了试验。该户有4年生沙壤土桑园1.84亩和7年生菜地桑园0.28亩及相应的蚕室。周樟美全年饲养6期蚕,比一般农户增养一期晚秋蚕,饲养12盒蚕种,产茧449.45公斤,茧款收入2471.4元,拆合亩桑产茧210.02公斤,亩桑产值1154.8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