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城市山地特点,探讨了山地造林工程实施措施,山地造林整地的工程,山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工程施工的时间等建议,并提出了山地造林工程的幼林管护技术与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绿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六大生态林业建设工程之一。文章结合当地示范工程混交造林的实施,对工程的实际操作技术及工程的管护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造林地的选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预整地、苗木的选择栽植、造林技术、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麻丽青  薛荣泽 《花卉》2017,(16):197-198
造林施工作业设计是造林工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造林施工设计就是将造林工程按年度落实到山头地块,从而指导造林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造林施工设计重要性,最后总结分析了造林施工设计应坚持的原则与技术措施。其目的是指导生产部门能有效、高质完成好造林工程。  相似文献   

4.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复杂的工程,而提高工程造林的质量控制则是保证造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前提,现代林业工程造林要根据造林地区的水文、地址条件,并综合考虑其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做好工程造林的质量控制,为树木的生长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对林业经济、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从造林工程质量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2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工程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5.
《花卉》2017,(22)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造林绿化工程实施的效率及质量,加之苗木移栽技术与林木生长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苗木移栽技术,为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造林绿化工程进行中苗木移栽的前期工作、苗木移栽技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两个主要方面,旨在实现造林绿化工程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全面发挥出苗木移栽技术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费文旭 《花卉》2020,(22):250-251
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技术支持,采用合理的技术,全面提高造林效率。本文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中,分析移植造林的技术。在苗木培育中,合理选取育苗地、处理土壤、处理苗木种子、播种、施肥、苗期管理;同时,在林业工程苗木中,移植造林技术需要合理的控制栽培时间、管理移植栽培的密度、苗木的运输与种植。通过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抗旱造林技术对于丰富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需提升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简要分析了林业工程运用抗旱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选择抗旱造林树种,切实做好造林整地操作,创新林业工程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幼苗成活率,打造优质种植环境等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抗造造林技术水平,以此贴合当前新时代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造林绿化工程成为工作重点。而在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苗木移栽技术是确保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对整个造林绿化工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苗木移栽技术,切实做好苗木移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保证造林绿化效果,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主要探讨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志钢 《花卉》2016,(20):93-94
造林整地是造林整体工程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造林的成败和人工林的生长发育。本文通过阐述整地一系列技术环节,整地方法、整地季节、整地深度,其宗旨是引起林业生产一线对造林整地的重视与应用,以其能达到提高工程造林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以及造林技术中的重点,促进树种的成活率,提高造林工程的质量。希望对相应的造林技术人员有所帮助,增加全球的林业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11.
高利霞 《现代园艺》2014,(10):33-34
面对我国环境污染和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植树造林工程势在必行。而飞播造林技术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不仅节省了造林工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飞播造林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我国植树造林的主要方式。笔者就飞播造林中成效播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飞播造林的质量,改善我国土地沙漠化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现阶段我国诸多地方林业部门开展的营林造林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可知在造林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造林人员积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应用,确保工程造林质量高。基于此本文对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局在当地建设的营林造林工程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造林质量提升的技术手段,希望可以为更多地方造林质量提高提供技术措施指导。  相似文献   

13.
马延宏 《花卉》2019,(24):237-238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剧,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重视,退耕还林、造林工程不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提高工程造林的技术,从而创造更好的林业效益.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对工程造林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工程造林技术改进的相关措施,期望能够提升工程造林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的实施,近年来,容器育苗造林已成为全国荒山造林主要方式之一,而且也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本文就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李英  邱根阳 《现代园艺》2013,(22):53-53
随着铜川市耀州区天保二期和三北五期工程的继续实施,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成为全区工程造林的主要方式,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而且有效解决了当地苗木的供求问题。本文探讨了适应当地的油松、侧柏容器育苗和造林的有关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营造林工程的含义,就如何提高工程造林质量,从营林作业设计、树种选择、土壤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将优质高效的造林技术合理运用到营造林工程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7.
林业工程作为改善环境,提高森林资源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在前期经济发展过程中,透支及一定程度地破坏了环境,通过发挥林业工程的气候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环境难题。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林业工程开展相对较晚,造林技术管理亟需升级的背景下,研究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亮 《花卉》2020,(12):168-169
随着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林业产业不断发展,但在具体的营造林过程中受气候因素、水资源匮乏、水利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影响,林业生态建设面临林分退化、造林成活率低等各种问题,制约了林业建设的成效。本文就开展复合经营、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乡土树种应用等多方位的基础工作,在困难立地造林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通过科学整地、适地适树、覆草盖石、间作套种等综合技术措施,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徐成恩 《花卉》2020,(22):172-173
樟子松的主要特征是树干挺拔、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决定了樟子松被选为干旱地区造林工程的首选树种之一。在抗旱造林工程中,当地气候少雨干燥,多为蒸腾耗水的沙地环境,这种环境对造林植物提出了一定的抗旱要求。根据干旱地区共通的蒸腾耗水规律,尤其是“热岛效应”现象,如何增强樟子松的抗旱造林效果,为抗旱造林工程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将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春干旱、夏秋高温多雨。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依靠常规造林技术已不能保证成活率。嵩县林业技术工作者多年来克服困难,潜心研究,通过引进、改造、创新,总结出一套适合豫西山区的抗旱造林技术,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