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土种藏系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症候群疾病,藏羊感染后临床上以发热、流产和其他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也可引起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等病症,该病又叫母羊地方性流产、母羊衣原体流产.为查清天峻县土种藏羊中该病的感染情况,根据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安排,我们于2009年4~7月应用衣原体病IHA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羊流产衣原体病(羊的地方性流产病)当怀孕的羊感染衣原体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上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绝大多数母羊在产前1个月左右发生流产。该病在每年2-4月份多发.2岁左右的母羊发病率最高。孕羊流产前无特征性先兆,只表现为神态反常,并有腹痛表现.有时呜叫.流产时排出死胎羔,  相似文献   

3.
1 羊的地方性流产病(即羊流产衣原体病)衣原体病不论山羊、绵羊还是其他动物(包括人)均可感染,特别是绒山羊感染率最高.当怀孕的羊感染衣原体病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种公羊感染后因精液带衣原体,借配种机会易传染给母羊.衣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其形状为球形.  相似文献   

4.
1导致山羊流产的原因1.1羊流产衣原体病(即羊地方性流产病)造成流产怀孕羊感染衣原体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绝大多数患病母羊在产前1个月左右发生流产。本病每年2~4月份多发,2岁左右的母羊发病率较高。一般母羊流产前无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1 病因分析 1.1 羊流产衣原体病 当怀孕羊感染衣原体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上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绝大多数母羊在产前1个月左右发生流产。该病于每年2~4月多发,2岁左右的母羊发病率最高。孕羊流产前无特征性先兆,只表现神态反常,并腹痛,有时呜叫,流产时排出死胎羔。  相似文献   

6.
对流产牦牛、藏羊血清进行布病、衣原体、弓形虫检测,牦牛布病阳性率达到52.63%,衣原体48.38%,混合感染率达到30.26%,弓形虫为零;藏羊衣原体阳性率67.98%,其它均为零。结果显示,牦牛流产由布病和衣原体引起,藏羊主要由衣原体引起,但不排除还有其他原因,建议加大衣原体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以不育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羊传染病主要有弯曲菌病和羊衣原体病弯曲菌病(旧名弧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胎儿弯曲菌引起牛、羊等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羊患本病时的特征是暂时性不育和流产。病羊衣原体病是由羊衣原体引起,幼羊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和滤泡性结膜炎,而妊娠母羊则发生流产、死产和产弱羔。  相似文献   

8.
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是造成海晏县放牧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率和阳性率在2011-2014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对布病阳性牛羊进行淘汰扑杀处理,藏羊血清阳性率降为零,但牦牛仍然徘徊在5%左右。目前海晏县藏羊流产主要由衣原体引起,牦牛为2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对牦牛进行布病、衣原体2种疫苗注射,藏羊进行衣原体疫苗注射;要求对布病血清阳性牦牛淘汰扑杀适当给予补偿,供种场牛羊进行衣原体病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处理,不得供种销售。  相似文献   

9.
羊的地方性流产亦称作母羊地方性流产(Enzootic Abortion of Ewes),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对怀孕羊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以及产下弱羔为主要特征。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综合防治羊地方性流产的合理措施,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的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羊、牛、人等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体内,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征后群疾病,临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炎。该病又叫地方性流产病、衣原体性流产。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布氏杆菌病的基本控制,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已成为造成牛羊流产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羊衣原体病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衣原体病虽然已经可以用疫苗预防,但是在一些省份的养羊地区仍然时有发生,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病主要是由于羊感染了衣原体造成,衣原体可引起未怀孕母羊长期的亚临床感染状态.本文通过对羊衣原体病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的阐释、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诊断方法的总结,提出了对该病进行综合防治的措施,为今后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羊衣原体病是在养羊业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危害较大,在养殖户中也受到广泛关注。该病的病原是鹦鹉热衣原体,病羊和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原菌,污染水源和饲料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尘埃和散布于空气的液滴,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临床上常出现母羊发热、流产和产弱仔为特征。笔者就在临床中遇见的一例羊衣原体病的诊治情况做一下讲述,供参考。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羊、牛、人等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体内,它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征后群疾病,临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炎。该病又叫地方性流产病、衣原体性流产。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布氏杆菌病的基本控制,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已成为造成牛羊流产的主要传染性因素。目前青海省对于该病的血清检测已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展开,对于检测结果各州都有报道,而本县未见此类报道。为此笔者于2013年5月份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本县牛羊中该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一种可在多种动物间广泛传播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绵羊感染后可引起流产(妊娠后期)、早产、死胎及发热、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脊髓炎等广泛性症候群。为摸清兴海县藏系羊衣原体感染情况,笔者应用衣原体抗体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藏系羊衣原体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羊衣原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导致,主要特征是出现肺炎、结膜炎、肠炎、脑炎、羔羊多发性关节炎以及母羊流产。由于养羊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并呈现蔓延趋势,养殖户、兽医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必须加以重视。1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以及隐性感染动物。病羊及隐性感染羊只的排泄物(如粪尿,分泌的乳汁,以及排出的羊水、胎衣等)都含有病原体,从而污染饲养场环境、饲草和水  相似文献   

16.
《山东饲料》2007,(4):31-31
一、山羊流产的原因分析 1.流产衣原体病此病即为羊的地方性流产病。当怀孕母羊感染衣原体后,衣原体在胎衣绒毛膜上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此病每年2—4月多发,2岁左右的母羊发病率较高。一般流产前无特征性先兆,只表现神态反常,并有腹痛表现,时有鸣叫,流产时排出死胎羔。初步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等综合分析。确诊需进行衣原体分离及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衣原体具有广泛的宿主,在家畜中以羊、牛、猪较为易感,感染母畜后主要引起流产,公畜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在我国羊衣原体病的流行达6个省市,猪的衣原体病流行达15个省市,牛衣原体病的流行达11个省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正确认识该病和预防该病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正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绵羊、山羊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怀孕母羊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也见部分羊表现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等疾患,尤其是在羔羊阶段多见。衣原体病也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呈地方性流行[1]。因而,我们为摸清青海省湖东种羊场绵羊衣原体的感染情况,采集了120份半细毛羊血清样品进行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19.
<正>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羊衣原体病可分为流产型、关节炎型及结膜炎型等3种类型[1]。其病原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类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独特微生物,可感染山羊、绵羊、牛、猪等多种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因此羊衣原体病对公共卫生也有严重的威胁。随着牛羊养殖的迅速发展,羊衣原体病发病率日益升高,感染羊长期带毒,且无明显症状,对畜牧业形成了重大威胁,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  相似文献   

20.
正衣原体病(Chlamydi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的疾病~([1])。衣原体专性细胞内寄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2])。动物感染后引起流产、肠炎、结膜炎等疾患,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近年来,牛感染衣原体也较多发生,引发牛流产,给牛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感染牛也可能将该病传染给饲养管理人员,对人员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河南省牛衣原体感染状况,笔者采用正向间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