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室内观察测定了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表明,26℃条件下该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降低,捕食上限分别为625.0头/d和714.3头/d。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和纱笼饲养两种方法,研究了在林间捕食蚜虫的3种天敌: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大草蛉之间相互竞争干扰作用,结果表明,3种幼虫在空间狭小的培养皿中,出现相互残杀现象,低龄期大草蛉幼虫和异色瓢虫幼虫存活率较高,都可捕杀龟纹瓢虫幼虫,中龄之后的大草蛉幼虫竞争优势明显,捕杀瓢虫幼虫.在空间相对较大的纱笼中,食物充足时,大草蛉幼虫和异色瓢虫幼虫存活率均较高,龟纹瓢虫幼虫存活率随虫龄增加而增加;食物不足时大草蛉幼虫存活率较高,异色瓢虫幼虫和龟纹瓢虫幼虫存活较低.对成虫间竞争干扰的研究表明,3种天敌成虫在共同捕食中,龟纹瓢虫寻找猎物时间最短,大草蛉最长.异色瓢虫受干扰最小、捕食的蚜虫数量最多,异色瓢虫成虫优势明显大于龟纹瓢虫和大草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草蛉对不同蚜虫猎物的适应性,于2011-2012年,采用室内饲喂法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桃粉蚜(Hyaloptera amygdali Blanchard)、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牛蒡长管蚜[Uroleucon gobonis (Matsumura)]对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桃粉蚜饲喂大草蛉时,其幼虫存死亡率最低、发育历期最短、蛹质量较高,成虫寿命最长,单雌平均产卵量最高;以绣线菊蚜饲喂大草蛉时,其幼虫死亡率较低,成虫寿命较长,单雌平均产卵量也较高,但幼虫发育历期最长,蛹质量最低;以牛蒡长管蚜饲喂大草蛉时,其幼虫发育历期较短,蛹质量最高,但幼虫死亡率最高,成虫寿命最短,单雌平均产卵量最低;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大草蛉最喜欢在桃粉蚜危害的桃树嫩梢上产卵。综合评价,3种蚜虫中,桃粉蚜最适合大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4.
明确吸虫塔对作物蚜虫防控的指导意义,阐明河南省洛阳地区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成虫)的种群动态,为蚜虫防控提供预警信息。2016-2018年通过吸虫塔监测对洛阳地区有翅蚜及中华通草蛉动态开展调查。洛阳地区吸虫塔全年采集有翅蚜量为1.88万~2.43万头,具有2~4个高峰,主要高峰期持续时间约50 d,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周有翅蚜量达400头预示着有翅蚜高峰期的到来,高峰期有翅蚜量可占年有翅蚜量的80%以上。吸虫塔全年采集中华通草蛉量约为1.38~1.64千头,具有3-5个高峰,主要高峰期持续约3周,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中华通草蛉量过40头预示着中华通草蛉高峰期的到来,高峰期中华通草蛉量可占年中华通草蛉量的55%以上。结果显示,不同年份间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的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发生量均存在着差异,其中,2017、2018年两者高峰期有交集,中华通草蛉高峰期滞后有翅蚜高峰期约3-4周左右。吸虫塔可以很好地反应有翅蚜和中华通草蛉的种群动态,可以进一步开展蚜虫和天敌发生高峰期及高峰点的预测,可为农作物蚜虫的防治提供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控害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对玉米螟卵和1、2、3龄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玉米田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饥饿处理24 h后的方斑瓢虫成虫、黄褐新园蛛、中华草蛉3龄幼虫分别与不同密度玉米螟卵和1、2、3龄幼虫进行组合,24 h后测定捕食量。【结果】3种优势天敌对各龄期玉米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II型,即天敌的捕食能力和和猎物的密度为负加速曲线。 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的控制能力最强,其对1龄、2龄、3龄玉米螟幼虫24 h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53.32、53.98和17.42头,并对卵块有捕食作用,24 h最大捕食量为251.03粒。【结论】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应保护和利用玉米田田间优势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米蛾卵和以黄粉虫蛋白为主要成分的人工饲料对大草蛉的饲养效果。【方法】用米蛾卵饲喂大草蛉幼虫,用基于黄粉虫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养成虫,记录相关生物学参数,以米蛾卵和大豆蚜分别饲喂大草蛉幼虫至成虫为对照。【结果】米蛾卵饲喂大草蛉效果良好,茧的大小、成虫体长、结茧率、羽化率、成虫获得率、卵孵化率、成虫寿命和总产卵量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幼虫发育历期、茧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延长,发育整齐度稍下降。以人工饲料饲养的大草蛉成虫寿命、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天数明显延长,卵孵化率明显上升。但是成虫存活率,雌虫产卵率显著下降,总产卵量略有降低。【结论】米蛾卵可以作为实验室繁殖大草蛉的人工饲料,以黄粉虫为主要成分的大草蛉成虫人工饲料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天敌防治农、林、果、蔬害虫,对大草蛉的生活史和人工繁殖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草蛉在上海市松江区1年发生3~4代,人工饲料配方表明,配方6(蚕蛹粉30 g、蜂蜜35 g、蔗糖5 g、草鱼肉25 g、水5 m L)、配方7(雄蜜蜂幼虫和蛹粉55 g、胆固醇5 g、蜂蜜40 g)与配方10(蚜虫100头)的处理最好。其中配方6:成虫产卵率83.3%、平均产卵量667.7粒、幼虫结茧率60.2%~77.8%、成虫羽化率37.8%~93.5%。配方7:成虫产卵率60.4%~98.2%、平均产卵量97.5~482.3粒、幼虫结茧率50.1%~92.3%、成虫羽化率32.3%~83.1%。配方蚜虫:成虫产卵率51.0%~100.0%、平均产卵量203.0~1 321.0粒、幼虫结茧率32.0%~100.0%、成虫羽化率98.5%。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中华草蛉对大豆蚜的控制效果,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大豆蚜的功能反应,表明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中华草蛉对大豆蚜功能反应的HollingⅡ方程为:Na=0.659 3 NT/(1+0.659 3×0.004 3 N),(R=0.994 2,P0.01),推得其最大捕食量为230.088 0头·d-1;其自身密度对捕食内干扰作用的Hassell-Varley方程为:E=0.383 6 P-0.602 3,搜索系数Q=0.383 6,干扰系数m=0.602 3。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中华草蛉在多种树木和玉米田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在不同植物上的种群动态不同。目的在于掌握中华草蛉在田间农业生态环境中的消长规律,为科学使用农药、设置杀虫灯和糖醋液诱杀害虫,尽可能地减少对中华草蛉的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华通草蛉幼虫对绣线菊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通草蛉幼虫1~3龄对绣线菊蚜的功能反应和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效应研究表明: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参数说明中华通草蛉对控制绣线菊蚜具有保护利用价值;2龄幼虫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的模式(E=QP-m)进行模拟,模拟模型为E=0.2651p-0.2106,结果说明,随着2龄幼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中华草蛉幼虫捕食马铃薯甲虫卵的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田间常见天敌中华草蛉1、2、3龄幼虫捕食马铃薯甲虫卵的功能反应,为新疆马铃薯甲虫天敌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观察、室内饲养观察方法,分别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和HollingⅢ型新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中华草蛉1~3龄幼虫对马铃薯甲虫卵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856 11、2.858 0和33.679 2,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157 71、.149 9和1.338 4,处置时间分别为0.205 90、.077 8和0.029 7,随着龄期的增大其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增强,而随着食物密度的增加寻找效应均相应地降低;HollingⅢ型新模型得出:中华草蛉1~3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2.643 2、6.429 5和12.331 0,当利用其防治马铃薯甲虫时最佳益害比分别为1:3、1:6和1:12,研究结果可作为田间防治的参考。【结论】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中华草蛉是捕食马铃薯甲虫卵的很有效的天敌之一,其幼虫在新疆对马铃薯甲虫进行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华草蛉幼虫对玉米螟卵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中华草蛉幼虫对玉米螟卵的功能反应及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效应,研究表明,1-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二龄幼虫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模型E=QP^-m模拟,得出E=0.3146P^-0.7294,随着2龄幼虫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中华草蛉幼虫对玉米螟卵的功能反应及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效应。研究表明,1~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 Ⅱ型。二龄幼虫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模型E=QP~(-m)模拟,得出E=0.3146P~(-0.7294),随着2龄幼虫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4.
室内进行中华草蛉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以探明中华草蛉对棕榈蓟马的控制效能,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中华草蛉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中华草蛉2龄幼虫密度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大草蛉幼虫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卵、若虫及伪蛹的搜寻、控害潜能,观察分析其捕食行为。【方法】在室内设置不同密度的烟粉虱卵、若虫及成虫供大草蛉高龄幼虫取食,统计大草蛉3龄幼虫在不同猎物密度下的净取食和取食比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观察大草蛉3龄幼虫的取食行为的若干独立行为事件,系统描述其行为事件内容,分析研究各行为发生频次及持续时间占总捕食过程的比例。【结果】大草蛉3龄幼虫对烟粉虱卵、若虫及伪蛹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同时拟合Holling II及III型方程。在室内条件下,大草蛉3龄幼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其瞬间攻击率随烟粉虱虫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处理时间为若虫>伪蛹>卵,最佳寻找密度为若虫最低。对搜寻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大草蛉幼虫对烟粉虱的搜寻效应随烟粉虱虫龄的增加而升高。大草蛉取食卵及若虫时,其行走及搜索行为所占比例相当,而取食伪蛹时搜索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而取食其次。同时,在捕食过程中,各行为事件的发生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草蛉高龄幼虫在低密度下对烟粉虱卵、若虫及成虫的捕食能力随密度增长且不受密度制约,其捕食行为事件的发生频次及持续时间在取食不同类型猎物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转基因棉花中表达Cry1Ac、Cry1F和Cry2Ab蛋白对我国Bt棉田中主要捕食性天敌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的潜在影响。【方法】通过在大草蛉人工饲料中添加高剂量Bt蛋白的方法,评价Cry1Ac、Cry1F和Cry2Ab蛋白对大草蛉重要生命表参数(4龄幼虫体重、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蛹发育历期、羽化率、成虫体重和产卵量)的影响,以不添加杀虫物质的大草蛉纯人工饲料作为阴性对照,以添加PA(砷酸二氢钾,KH2AsO4)的大草蛉人工饲料作为阳性对照;同时,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测定取食Bt蛋白处理饲料后,大草蛉幼虫、蛹以及成虫体内的Bt蛋白浓度;利用ELISA法和敏感昆虫生物测定法,检测新鲜饲料和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暴露2 d的处理饲料中Bt蛋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此外,利用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比较取食空白对照饲料、Bt蛋白处理饲料或PA处理饲料后大草蛉体内主要消化酶(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类凝乳蛋白酶和氨肽酶)、解毒酶(α-乙酸萘酯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生命表评价结果表明,在大草蛉人工饲料中添加高浓度单独Bt蛋白或Bt蛋白混合物,对大草蛉4龄幼虫体重、幼虫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蛹发育历期、羽化率、成虫体重和产卵量无显著性不利影响,但饲料中添加PA却能够使大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极显著延长,4龄幼虫体重、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体重和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大草蛉体内Bt蛋白浓度测定结果显示,大草蛉取食Bt蛋白处理饲料后,其幼虫、蛹及成虫体内均含有一定量的Bt蛋白;ELISA和敏感昆虫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新鲜准备和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暴露2 d的Bt蛋白处理饲料,均含有高剂量且具有生物活性的Bt蛋白,因此,大草蛉在整个生物测定过程中接触到的均为高浓度的、具有生物活性的Bt蛋白;此外,取食Bt蛋白处理饲料,对大草蛉幼虫和成虫体内主要消化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取食PA处理饲料能使大草蛉幼虫和成虫体内氨肽酶活性极显著降低,其他所测消化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大草蛉对3种供试Bt蛋白(Cry1Ac、Cry1F和Cry2Ab)不敏感,取食这3种Bt蛋白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及其体内主要消化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没有显著不良影响,本研究所建立的生物评价体系还可用于评价其他新型转基因抗虫植物中表达杀虫蛋白对大草蛉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通草蛉幼虫对玉米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室内研究了中华通草蛉幼虫对玉米蚜的功能反应及三龄幼虫的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各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并获得其数学模型。草蛉幼虫食量随龄次的增加而增大,二、三龄幼虫的a′/Th值明显大于一龄幼虫,三龄幼虫寻找效应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拟合,得出E=0.2814P-0.3911,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Beddington模型拟合后获得:E=0.2753/(0.7703+0.2297P),表明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呈双曲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对青玉米田草蛉捕食玉米蚜虫行为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天敌昆虫草蛉对玉米蚜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机制,分析了草蛉的适生环境条件,并从绿色植保和生物防治角度,提出了保护天敌草蛉、以虫治虫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蚜虫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取食不同靶标害虫对普通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普通草蛉饲喂棉蚜、土耳其斯坦叶螨和麦蛾卵3种食物,研究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死亡率、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指标。【结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普通草蛉幼虫饲喂土耳其斯坦叶螨后,只能发育至2龄末,并不能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普通草蛉幼虫饲喂棉蚜后,其幼虫发育时间和蛹期均少于饲喂麦蛾卵的处理,其中1和2龄幼虫的发育时间差异显著,其成虫羽化率、产卵前期天数、单雌产卵量和雌虫寿命等参数均较饲喂麦蛾卵的处理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饲喂不同靶标害虫对于普通草蛉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死亡率、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反映生长发育和繁殖力指标的影响显著,验证了草蛉幼虫虽能捕食某种害虫(螨),但某种单一被捕食者体内的营养物质并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全部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丽草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新菠萝灰粉蚧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一系列大田与室内试验研究丽草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控新菠萝灰粉蚧的效果。[结果]草蛉适应性强,在新菠萝灰粉蚧危害区域均存在,于剑麻植株上捕食粉蚧;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种不同的形态,卵由雌虫分泌许多长丝,着生于丝柄顶部,10粒左右一排或一堆;幼虫孵化初期为黄褐色,2~3龄体长宽为(4.0~5.0)×(2.0~3.0)mm,体背披大量白色蜡粉;成虫绿色,体长15.0~18.0 mm,宽2.1~3.5 mm。成虫羽化后3.0~4.0 d开始产卵,卵历期8.0~9.0 d,幼虫历期14.0~17.0 d,蛹历期9.0~15.0 d,成虫历期为12.5 d,34.0~45.0 d为一个世代;单头雌成虫产卵粒数为5~36粒,卵孵化至中龄幼虫成功率为1.0%~84.2%;中大龄草蛉幼虫日捕食新菠萝灰粉蚧量达10~20头,捕食量大,对防控新菠萝灰粉蚧有明显效果。[结论]为开展丽草蛉防治新菠萝灰粉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