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1):46-47
3类茶中水溶性多糖及蛋白质含量分析;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微波/光波辅助提取茶皂素的研究;普洱茶香气成分的提取及其微胶囊化技术研究;富硒绿茶硒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压榨茶叶籽毛油磷酸水化脱胶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2.
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质,浸提条件,高温灭菌等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去离子水浸提,添加0.05%维生素C和0.02%Na2SO3或NaHSO3,可较好地保持绿茶汤色,亦可减少沉淀。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微胶囊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  李保国 《茶叶科学》2006,26(4):275-279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以微球的包封率作为实验指标,用L9 (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茶多酚微球的工艺,得到以下结果:加入少量乳化剂可较大程度提高产品的包封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乳化剂效果比聚乙烯醇(PVA)好,最佳添加量是芯壁材总重的4%;制备茶多酚缓释微球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25βml/min,芯壁材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3%。采用HPMCP作为壁材,以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是可行的,茶多酚微球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茶叶微波浸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浸提与传统水提的比较,茶多酚、水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水浸出物的浸出量通过微波浸提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波浸提技术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浸提茶水比的较佳参数为1:15,分两次浸提,第一次1:8,第二次1:7,每次浸提4min。在此条件下,10g干茶中,总儿茶素、茶多酚、水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的浸出量分别达到了907.0mg,1994.6mg,68.7mg,96.9mg.348.5mg和3432mg。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8,(6):41-41
以茶树干茶花为原料,通过浸提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茶树花汁的最佳浸提条件和茶树花冰茶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当固液比为1:60时,茶树花汁中茶多酚含量最高。低温萃取时,茶树花汁呈透明的土褐色,冷却后也不易产生冷后浑的现象,而高温萃取时茶树花汁颜色较深且有沉淀产生。茶树花汁的最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6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min;用茶树花汁配制茶树花冰茶的最佳配方为:  相似文献   

6.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茶多酚为固化剂,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山茶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壁材比、pH、壁材浓度、凝聚时间、芯壁比等复合凝聚条件对山茶油微胶囊包埋率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确定山茶油微胶囊复合凝聚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化前后的山茶油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山茶油微胶囊的最佳复合凝聚制备工艺参数为壁材比1∶1 (W/W)、pH 4.2、壁材浓度1.0%、凝聚时间30 min、芯壁比3∶2 (W/W),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山茶油微胶囊产品呈浅棕色粉末状,平均包埋率达82.36%,休止角39.2°,含水率3.67%。热稳定温度280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加速氧化贮藏试验表明微胶囊化显著提高了山茶油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微胶囊化大豆粉末油脂乳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用四组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技术生产大豆粉末油脂。以壁材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壁材比和壁材含量为四个因素,经正交实验,确定各组壁材的最佳乳化工艺条件;并对乳化剂的选择和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提取条件对茶多酚制品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严明潮  徐向群 《茶叶科学》1996,16(2):155-156
提取条件对茶多酚制品儿茶素组成的影响严明潮徐向群单夏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关键词:茶多酚儿茶素组成提取条件EGCGGCGKeywords:TeapolyphenolsCatechincompositionExtracting...  相似文献   

9.
碱提酸沉法制取花生分离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花生饼粕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花生分离蛋白工艺条件:浸提温度60℃,料液比1∶9,pH值9.0,浸提时间90min,酸沉pH值4.5。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42.5%,获得产品蛋白质含量为95.65%。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茶叶在10倍水量95℃浸提45min后,粗多酚的提取率可达80%左右;粗提所得茶水经理论级数5.35级连续逆流萃取后,可得到95%以上的茶多酚精制品;设计条件下的茶水相及乙酸乙酯相体积流量分别为57.1L/h和53.7L/h。  相似文献   

11.
紫芽茶树不同季节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芽茶树武夷奇种C18-1的一芽二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茶树花青素总量的提取方法,并分析其不同季节主要生化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茶树花青素总量提取均有影响,本研究获得花青素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3%的盐酸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回流浸提1 h。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花青素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季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季节性差异显著;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均在春季中含量最高,茶多酚和花青素均在夏季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对钙镁元素水溶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态浸提和添加法测定了茶多酚对土壤和不同水质钙镁元素水溶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能增加土壤钙镁元素的水溶性,但作用较盐酸弱,较0.2%对苯二酚强,茶多酚能降低水中钙镁的浓度,显然茶多酚类物质能改善作物钙镁供应,饮茶能减少结石形成,调节人体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要求数据丰富、重复性好,简单易行、浸提效率高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获得较好的试验结果的关键步骤。比较了不同浸提剂(甲醇、乙醇和高氯酸)和不同研磨方法(球磨机和研钵研磨)对茶树叶片品质成分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70%乙醇和70%甲醇对茶鲜叶氨基酸的浸提效率显著高于无水甲醇和无水乙醇,而对鲜叶茶多酚的浸提效率以100%乙醇和70%乙醇最好;3 mol·L-1高氯酸对鲜叶氨基酸浸提效率最高,超过70%乙醇,但对茶多酚的浸提效率最低。优化出一种针对茶树鲜叶浸提的快速前处理方法(70%乙醇,球磨机研磨5 min)。对鲜叶经冷冻干燥和微波杀青处理后浸提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冷冻干燥可以更好地保持茶树叶片中特征代谢产物成分。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中的红衣色素是一种可食用的天然色素,除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作用外、其还以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色调自然等优点而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因此研究花生红衣色素的提取有重要的意义遥本文对花生红衣在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次数等条件下分别进行色素的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花生红衣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绿茶浸提动态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液体茶饮料浸提的最佳工艺技术,本文借助L9(3^4)正交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比较烘青、炒青、蒸青一级绿茶在三种不同时间和水温中浸提后的汤后、滋味,并测定了水浸出物、氨基酸和茶多酚的溶出量,结果表明,蒸青一级绿茶、75℃、5min浸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普洱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以水为溶剂,选取浸提时间、固液比和浸提温度三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普洱茶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为1h,固液比1:20,温度为93.5℃。经反复实验,结果稳定,此工艺可为进一步研究普洱茶淀粉酶抑制剂及深入开发利用普洱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08,(1):43-43
为得到富含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茶多酚,以分离EGCG单体,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茶多酚的基础上,采用等体积的柠檬酸水溶液酸洗,使所获茶多酚产品中EGCG的含量由40%~50%上升到80%左右。再以该茶多酚为原料,应用HSCCC分离纯化儿茶素单体,所得EGCG产品的纯度达到98%以上。还分别以常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和新方法所得茶多酚为原料,进行HSCCC分离,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样量的情况下,以新方法所得的茶多酚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HSCCC分离,EGCG的得率提高了169%。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2008,(3):39-39
以乙醇为浸提液,采用香草醛一盐酸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儿茶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茶多酚的原料、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杀青叶提取茶绿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玉  李凤娟  丁兆堂  杜金华 《茶叶》2005,31(2):97-99
本试验以茶杀青叶为试材,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茶绿色素(tea green pigment,TGP)浸提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00%的乙醇,4.5ml:1g的醇茶比,75℃水浴浸提25min,浸提效果最佳,浸出率为31.50%。另外,化学成分研究表明:TGP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