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研究了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粉碎度、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粉碎度〉酶解时间〉酶的用量〉料液比。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为50目,料液比为1:16,酶的用量为0.8%,酶解温度为40℃,酶解pH值为5,酶解时间为20min后,煎煮1.5h。该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可用于荆芥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以八角莲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八角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等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提取八角莲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0.015 g,提取温度50℃,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pH7.0时八角莲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达7.398%。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工艺条件.对银杏叶粒径、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确定适宜的正交试验参数:银杏叶细粉100目、纤维素酶用量30 FPIU/g银杏叶、酶解时间50 min,该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2.51%,与未添加纤维素酶相比,总黄酮得率增加了54.93%.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淡竹叶总黄酮和固形物得率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水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对淡竹叶黄酮得率和固形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淡竹叶黄酮和固形物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淡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频率40 k Hz。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23%。超声波辅助提取固形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40,超声温度70℃,超声频率50 k Hz。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固形物得率为13.15%。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的结果表明:经混合酶组预处理后的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得率最高。对提取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的预处理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5、酶解时间为90min、酶解温度为50℃,兴安落叶松针叶精油得率为1.70%。  相似文献   

6.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对沙棘果加工废弃物沙棘果渣中的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法提取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用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pH值4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78.9 IU/g,液固比值25.9,温度59.1℃,pH值3.9。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48±0.16)mg/g(n=3),与模型预测值8.57 mg/g基本一致。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大果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7.
以水竹叶为原料,采用水浴和超声波两种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水竹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筛选了不同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提取最佳条件为:温度50℃,提取时间2.0h,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20(g:mL,下同);总黄酮得率1.65%。影响得率的因素为: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为:2.0g水竹叶,超声波作用时间30min,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15;总黄酮得率为1.27%。影响得率的因素为:超声波作用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AB-8树脂对总黄酮纯化具有较好效果,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是较好的解吸剂。  相似文献   

8.
以红松球果脱种剩余物为原料,经粉碎、酶解、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酶(质量比1∶1),料液比1∶8,酶添加量1.7%,酶解pH为4.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5 h,在此工艺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1.775%。  相似文献   

9.
水酶法提取辣木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性蛋白酶水相溶剂中提取辣木油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辣木油水酶法提取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水酶法提取辣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辣木籽质量的3.0%,液料比9∶1(mL∶g),温度50℃,孵育时间18 h,pH值5.0的条件下,辣木油平均得率超过28.6%。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回流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皱皮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皱皮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水浴温度90℃、料液比1∶30、回流时间60 min、粒径为20目(0.90 mm)。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56%。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回流时间〉粒径〉水浴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  相似文献   

11.
以野龙竹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野龙竹茎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分布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萃取竹茎中的总黄酮,比较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料液比〉超声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萃取温度为50%,超声萃取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25,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0.36mg/g。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法对黑木耳多糖进行降解试验研究。用β-葡萄糖苷酶以温度、pH值、酶用量、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响应面法优化设计,DNS法测定其还原糖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当每3mL多糖加入0.02%葡萄糖苷酶0.4mL时多糖浓度为0.3%、温度55℃、pH值5.5、反应时间20min。响应面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降解温度55.9℃、pH值5.58、酶用量0.475mL。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技术在槐米总黄酮提取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芦丁标准品作对照,应用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FT-IR)对碱提酸沉法、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辅助法3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槐米总黄酮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碱提取液pH值9及硼砂作稳定剂时,所得提取物的得率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9.44%和82.53%;由于提取方法和条件的不同,对应提取物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型、峰高和峰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提取物红外图谱特征,并与芦丁标准品比较,将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红外光谱技术控制槐米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物理破碎油茶籽细胞和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油茶籽油,对油茶籽原材料的预处理时间和温度,酶解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蛋白酶在水性条件下酶解油茶籽的提油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茶籽原材料预处理的适宜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2 h,适宜的酶解温度为38℃、pH值为8、水解酶用量为0.25%(占油料的质量比重)、酶解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毛葡萄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反应温度(C)为考察因素,对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经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4%、料液比为1∶7、提取温度为35℃。建立的原花青素醇提数学模型为:Y=0.61-0.058A+0.029B-0.12C+0.025AC-0.013BC-0.091A2-0.095B2-0.17C2,原花青素得率的预测值为86.95 mg.g-1、验证值为85.54 mg.g-1。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主要以水解度为指标,综合考虑加酶量、底物浓度、温度以及pH值对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法筛选碱性蛋白酶水解鲫鱼蛋白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量(E/S)为1.5%、底物浓度为1%、温度45℃、pH值为9.5。水解度为12.31%。  相似文献   

17.
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取与比较了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药百合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回液比1:15、提取时间4h。选择此条件提取药用百合粗多糖,提取率为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