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水泵灌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光伏水泵及微灌技术,开发出一种智能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人们对农田土壤的远程监控。土壤传感器将收集的土壤水分、温度、微量元素、PH值等参数,反馈到手机APP的数据库中,通过智能计算,以操作APP实现对农田的智能灌溉,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整个系统使用的电能均来自太阳能,实现了清洁、智能、高效灌溉,可解决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物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农业生产中智能灌溉和远程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自动灌溉。并可利用GSM模块以手机短信等形式将需求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远程向单片机发送指令,实现灌溉。初步试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能准确采集土壤墒情信息,实现远程自动灌溉控制。  相似文献   

3.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对比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进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喷灌、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及墒情监测、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对比试验及效益分析,论证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农田土壤墒情对作物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作物生长在适宜含水量的土壤中,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分布式农田土壤墒情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监测中心与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站采用C/S架构设计。根据规划,土壤墒情监测站部署在各地的农田内,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FDS100采集土壤水分信息,再通过GPRS网络建立与监测中心的TCP/IP网络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监测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分析,获取被监测区域农田的土壤墒情,并参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为农田管理者提供精准的灌溉指导。系统准确实时地获取了各监测站的土壤墒情信息,实现了分布式农田土壤墒情的集中监测,能够为作物的精准灌溉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传感器实现对大田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结合大田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利用物联网、作物生长模型、大数据等技术,对作物实施科学、智能的自动化灌水、施肥,帮助生产者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自动灌溉,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决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提高灌区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分析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包括灌溉计划优化,实时监测与控制,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模块的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采用了自动喷灌装置、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等智能化灌溉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准监测和控制。结果表明,通过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实际应用,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浪费得到有效减少。灌溉计划优化和实时监测与控制模块的运行,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变化和作物需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灌溉方法存在的问题,在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更多的农业灌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下的大田作物视频监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趋势,能够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良好基础,而在大田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必须做好作物生长状况的跟踪管理,为水肥管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来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大田作物生产中,构建相应的视频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于作物的实时监测,保证田间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农业物联网的内涵及构成出发,就基于物联网的大田作物视频监测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豫东平原农业智能化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系统在实现了农业智能化的同时,根据豫东地区地理、气候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业自动化灌排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了农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天气预报预警灾害防御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自动、及时做出农事生产建议,能够自动根据土壤墒情、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灌溉、排水等。在不同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气象自动站,因地制宜,方便地进行农业、林业、园艺及灌溉等气象要素的监测,实现耕地园田化、灌排系统化、管理科学化、运行良性化、信息网络化、服务社会化,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打开屏幕,就能查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点点鼠标,就能"干农活"。如今,在农业大省安徽,越来越多的农户感受到了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测苗情,是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小麦"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调度系统的范畴。目前,该系统一期项目基本建成运行,在20个粮食主产县建立了监测点,可以实时远程采集在地小麦  相似文献   

10.
娄汉平 《现代农业》2012,(12):106-107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物联网在农业中实现的智能化系统,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对物联网在作物环境调控、食品安全、环境信息和动植物信息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并对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物联网在农业中实现的智能化系统,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本文对物联网在作物环境调控、食品安全、环境信息和动植物信息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并对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土壤墒情的概念和监测的必要性,提出通过物联网手段建设农田土壤墒情远程监测及预警系统并对其进行了设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层、系统应用层及客户界面层。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农田土壤墒情远程采集、评价、监控预警及灌溉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了农业新技术、新科技,在农业生产灌溉中,滴灌和微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全国各地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中。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智能水肥灌溉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农业产量及品质与农业投入同步增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发智能水肥灌溉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传感器采集温湿度、电导率/pH值等农作物生长参数,由数据采集无线传感网络发送至上位机专家决策系统,再经决策后由上位机发送指令控制以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高产、高效、精准灌溉智能化灌溉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GIS的多指标灌溉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灌溉决策精度,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从精确灌溉的角度出发,采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技术相融合,建立了以WebGIS为基础的多指标灌溉信息管理系统。【结果】以作物需水信息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作物、田间监测、灌排信息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构建了单指标和多指标决策模型,利用SuperMap IS.NET的网络发布功能,将灌区信息、实时气象、作物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决策结果、土壤墒情分布等信息进行发布,实现信息的动态可视化表达。本系统可使操作人员既能够通过地图宏观了解灌区和决策结果的总体情况,又能对离散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结论】系统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和广利灌区推广应用的结果表明,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灌溉管理水平和决策精度, 实现了灌溉管理与决策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温室大棚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沟畦灌,水的利用率只有40%,进入90年代,国家对农业节水灌溉更加重视,投入相对增加,各地纷纷建立了设施农业的示范点,促进了微灌节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并且引进了以色列、美国、法国、韩国等国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国内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灌溉有了较大的发展。1、温室大棚微灌的种类与特点1.1微灌的种类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温室内,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1.1.1滴灌滴灌是利用…  相似文献   

17.
精准农业灌溉技术是以大田耕作为基础,按照作物生长过程的要求,通过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对作物的每一个生长发育状态过程以及环境要素的现状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控,采用最精确的灌溉设施对作物进行严格有效地施肥灌水,以确保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农业灌溉设施。  相似文献   

18.
喻勇  王群  喻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60-10861
通过介绍物联网及精确农业的内涵,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包括物联网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在智能化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在动植物远程诊断系统中的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一、国内外灌溉现状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精细、适时灌溉,不仅能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达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灌溉管理的自动化,对灌区内水情、墒情实时监测预报、并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灌溉规划。我国农田灌溉自动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控制,数据收集和处理难,不利于用水的精确管理和合理化灌溉。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田灌溉自动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国内外灌溉现状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精细、适时灌溉,不仅能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达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灌溉管理的自动化,对灌区内水情、墒情实时监测预报、并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制定相应灌溉规划。我国农田灌溉自动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控制,数据收集和处理难,不利于用水的精确管理和合理化灌溉。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田灌溉自动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