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提高油菜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水平,确定油菜直播机收合适的种植密度,福建省福鼎市进行了稻田油菜旋耕直播机收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品种阳光131稻田旋耕直播机收应选择稀植栽培,以每亩留苗0.73万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承担海安县稻田套直播油菜试验,探讨了播期和栽培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并研究了稻田套直播油菜的经济效益,从而总结出油菜高产、增效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直播油菜是本市农民继水稻直播种植后又一普遍采用的直播栽培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油菜直播栽培技术,我们对油菜直播栽培技术开展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和探索。1试验概况1.1试验品种选用本区种植的2个主要品种:(1)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质双低常规品种“沪油15”,(2)上海市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国内外对油菜免耕直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施肥、密度、灌溉等栽培措施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油菜适宜的栽培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油菜机直播方式具有省工、高效的特点。为研究成都平原油菜机直播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播种密度、氮肥水平等机直播关键农艺措施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在合理的播种期、播种密度、氮肥供应水平下机直播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最佳配置。当播种期为9月30日,播种密度为30株/m2,氮肥供应水平为27 g/m2时机直播油菜产量最高,可达320 g/m2。  相似文献   

6.
何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130-131
[目的]找出最佳直播播量及大田留苗密度处理,为实现大面积机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直播油菜设置4种播量及留苗密度处理,调查各处理产量构成、实产、抗逆性(如菌核病、抗倒性)、开花结荚历期。[结果]随着播量的增加,油菜个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有效降低了油菜株高,提高了油菜第1分枝节位,利于油菜分枝向上集中、油菜株型的塑造和机械化收割,但播量增加,限制了油菜个体的发育,使油菜分枝数减少,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变少,千粒重下降,不利于油菜产量增加。[结论]在安徽沿江地区,油菜直播量为3 750 g/hm~2、大田留苗密度约37.5万/hm~2的处理,比较适合油菜机械化收割。  相似文献   

7.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是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一种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笔者从备田、选种、化学除草、合理施肥、及时间苗、定苗,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在绥阳县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直播是不通过育苗移栽,直接将种子播种到大田的一种种植方式。与育苗移栽相比,省去了育苗、拔苗、栽苗及浇定根水等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在采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条件下,直播油菜可获得与育苗移栽相当的产量。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种栽培方式被广泛应用,深受农民的欢迎。现将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高油油菜品种秦优33在渭北塬区不同播期与留苗密度下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在9月24日,留苗密度在1.2万/667m2产量最高。9月24日以后播种,如增加留苗密度,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增加留苗密度对播期的推迟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同时,迟播适当增加留苗密度,植株变矮,茎秆变细,有效分枝数减少,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利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生长前期的有效时间和空间种植一季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比较试验,优化马铃薯套种油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油菜按照正常的播期(9月10日育苗,10月10日移栽或9月25日直播)套种在马铃薯行间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较小,油菜产量与对照(单独种植油菜)间差异亦不显著.同一栽培模式、同一播期、不同密度的油菜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9月10日育苗,10月10日移栽或9月25日直播的套种模式产量最高.根据不同播期配套相应密度栽培油菜时,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种植方式都能够达到同一产量水平.综合考虑产量与经济效益,各种植模式中以9月25日种直播油菜、留苗密度225 000株/hm2的栽培条件下能够兼顾油菜、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建立白菜型油菜“91-10”的产量与播期、密度和施肥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施肥对产量的效应最大,但各因素间互作效应明显。降低留苗密度,适期晚播,增施肥料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本地区三因素的适宜范围为:直播期10月12~18日,留苗密度27~36万/hm2,施用尿素360~420kg/hm2。  相似文献   

12.
夏玉米直播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直播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内容为选用中晚熟高产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生育期105~110 d),改5月中下旬麦田套种玉米为6月5~15日麦收后夏直播;适当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群体密度和整齐度,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 500~5 000株/亩,紧凑大穗型品种留苗3 500~4 000株/亩;适当晚收有利于玉米籽粒充分成熟,可增产15%~20%。  相似文献   

13.
1.间苗、定苗直播油菜播种量大,密度较高,若间苗和肥水管理不及时,易形成细弱苗。一般在齐苗后要进行第1次间苗;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去密留稀,拔除弱苗、病苗和杂株,选留无病壮苗、大苗;当油菜苗长出4~5片真叶时,应及时定好苗,一般每穴留1~2株壮苗,每亩定苗1.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对5个参试油菜品种设置2.5万/亩、3.0万/亩、3.5万/亩三个不同的留苗密度,对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丰产性、抗逆性进行考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留苗密度超过3万株/亩冻害和病害明显增加,低于2.5万株/亩成熟一致性变差,故机收油菜最佳留苗密度应该为2.5万~3万株/亩。  相似文献   

15.
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油菜轻简栽培技术日益受到农民的欢迎。实践证明,油菜机直播不仅省工节本,而且可获得与育苗移栽同等的产量。但油菜机械播种技术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播种技术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都未成熟,生产上常因农机与农艺技术不配套而降低产量。为此,2003~2005年,我县农技站与农机部门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围绕直播油菜高产目标的产量构成特点,在探索运用稻麦条播机进行油菜直播的同时,分别进行了茬口、播量、密度和薹肥试验,初步形成一套符合本地区200kg单产水平的油菜直播高产生产技术,为促进本地区油菜机械直播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从种植油菜播种前的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期和留苗密度确定,到出苗后的间苗、定苗、除草灭荒、科学化控、中耕培土、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几个方面概要介绍了适宜天津地区的油菜栽培技术,以期为本地区示范户落实好国家惠农政策、科学种好油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 板田免耕直播油菜,具有投工省、成本低、病虫害少等优点,但播种季节偏迟,不利幼苗越冬,因此加强直播油菜苗期管理极为重要,必须认真抓好。措施于下:1.及时间苗、定苗、补缺苗。第一次问苗于齐苗后进行,去密苗留稀苗,去弱苗留壮苗,以防止幼苗拥挤、叶片互相重叠荫蔽;第二次间苗  相似文献   

18.
直播油菜使用"多复丹"示范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市有些地区采用稻田套直播油菜机械收割新技术,以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促进油菜规模化生产,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为农民节本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但免耕套直播油菜由于春天气温回升快,田间湿度大,向上生长迅速,极易形成瘦苗、高苗而头重脚轻,引起倒伏,影响产量和机械化收割;另外,由于套直播油菜密度高,春季蚜虫发育快,虫口密度高,而影响油菜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降低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9.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在油菜播种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提高油菜的产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免耕直播技术理论,简述了我国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提高油菜免耕直播总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些油菜高质高产的种植栽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甘蓝型生态雄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在长沙地区的春播制种中采用露地直播、覆膜直播和育苗移栽3种栽培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覆膜直播法处理的产量最高,露地直播法处理的产量最低.在种植密度为0.8-2.4万苗/667m的范围内,直播方法的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育苗移栽处理当密度达到2.4万苗/667m时产量反而下降,说明直播方法密植的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