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级稻Y两优372不同叶龄抛秧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超级稻Y两优372不同叶龄抛秧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327秧苗叶龄为3.5叶时抛栽的成穗率和结实率高、产量最高,达7 795 kg/hm2,是兴业县大面积推广超级稻组合Y两优372较合适的移植抛栽叶龄。  相似文献   

2.
不同叶龄抛栽对免耕抛秧稻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稻在不同叶龄抛栽,早抛早立苗、早分蘖、早成熟,迟抛迟立苗、迟分蘖、迟成熟,2.5~3.5叶抛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3种播种密度和3种叶龄的水稻无盘旱育抛栽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表明:水稻无盘旱育抛栽叶龄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以叶龄小的4叶1心最好,叶龄越大产量越低;育苗播种密度对产量也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播种量低利于提高产量;低播种量和小叶龄的水稻主要经济性状也表现较好;4叶1心叶龄抛栽产量远高于常规栽插,其中4叶1心、播种密度30g/m2产量最高,比常规栽插产量增幅高达13.04%。  相似文献   

4.
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叶龄抛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研究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抛栽的最佳秧龄及其秧龄弹性,2010年在广西临桂县开展了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叶龄抛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在3.5~4.5叶抛栽大田,禾苗分蘖早而多,分蘖节位低,有效分蘖多,抽穗快,结实率高;种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龄弹性较大,不会因缺水或抛秧不及时出现苗枯死现象。6.5叶龄塑盘育秧的根数、鲜重、干重均明显低于编织布隔层育秧,说明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素质要比塑盘育秧好。  相似文献   

5.
编织布资源丰富,取材容易,育秧成本低廉,采用编织布育秧不但秧苗健壮,且能显著提高水稻免耕抛栽立苗率.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秧龄移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编织布隔层育秧最佳移栽秧龄为3.5~4.5叶.在此秧龄内移栽,水稻抛栽后不但立苗快、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产量高、节本增收,而且低碳环保.  相似文献   

6.
1999~2001年的试验结果桂北南部早造3月6日左右、北部早造3月10日左右,晚稻6月25日左右播种为最佳;早稻40~45d,叶龄4~5叶,晚稻20~25d,叶龄4.5~5.5叶抛栽有利于优质稻高产优质;早稻以每667m2抛栽2.0~2.2万穴,晚稻以每667m2抛栽2.2~2.4万穴为好;基肥、蘖肥和穗粒肥的比例以622处理效果最佳;以有效分蘖期内预计达到有效穗数的80~90%时露晒田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以华双5号为材料,研究了叶龄和密度对油菜免耕摆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龄和密度及其互作值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在4叶、5叶、6叶范围内,油菜摆栽叶龄越小,产量越高;每公顷密度在9万株、12万株、15万株范围内,摆栽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叶龄4叶期,密度12万株和15万株时油菜产量比CK减产不显著,其余叶龄和密度处理比CK减产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直插本田栽培技术在同等管理水平下,在3叶龄到5叶龄栽培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5叶龄到6叶龄则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由于3叶到4叶直插,对大田的平整要求较高;对于轮作田块,要错开茬口也较难,而6叶龄以上,产量又下降。因此,生产上较适宜采用5叶龄栽插。  相似文献   

9.
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高粱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叶龄,于2007年在仁怀市实施了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时期移栽,同等施肥条件下,从3叶到7叶,高粱产量随着移栽叶龄的加大而增加,5~6叶后,随着移栽叶龄的继续加大,高粱产量逐渐降低,苗龄分别为25 d和27 d的5~6叶龄,个体与群体生长协调、经济性状好、产量高(353.3 kg/667m2和321.0 kg/667m2),是高粱最佳移栽叶龄.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抛秧是将传统的弯腰手插移植改为抛撒种植,一人一天可抛三四亩,秧苗浅栽早发,具有明显的省工省力、稳产高产特点。近年来,抛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1996年浙江省推广应用50余万亩,深受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欢迎。其中尤以早稻塑料秧盘育苗抛秧应用较为广泛。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茬口和田块因塑料秧盘育苗的播种密度较高,故只适用于培育叶龄3.5~5叶、苗高15厘米以内的秧苗。早稻适宜秧龄为25~30天,最长不超过35天。抛栽稻的根系分布比较浅,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获得脱毒姜试管苗 ,试管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30~ 4 0天后 ,当根长 2~ 3cm时 ,移入温室炼苗并移栽。炼苗分瓶内炼苗和苗盘炼苗 2个阶段。结果表明 :瓶内炼苗最适宜的光照为 2× 10 4~ 2 8× 10 4lx。苗盘炼苗基质以自制营养土 (V细沙∶V腐殖土∶V粗沙 =1∶1∶1混匀 )最佳 ,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 70 % ,最适环境温度为 (2 5±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宜海南雪茄烟叶的集约化育苗方式,为海南雪茄烟培育壮苗及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外引雪茄外包皮烟叶种子为材料开展育苗试验,对比常规育苗(对照)、湿润育苗和漂浮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雪茄烟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育苗方式的育苗成本.[结果]采取湿润育苗和漂浮育苗均能促进雪茄烟苗生长,烟苗农艺性状、叶片SPAD值优于常规育苗,其中湿润育苗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常规育苗3.00%(P<0.05,下同).漂浮育苗处理烟苗的根、茎、叶及全株鲜质量和鲜干比总体较高,其全株鲜质量高于常规育苗102.79%,差异达显著水平;湿润育苗处理烟苗的根、叶、全株干质量及根冠比值最高,其根冠比值与常规育苗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全株干质量显著高于常规育苗38.46%,且其烟苗的壮苗指数(0.060 g/株)显著高于其他育苗方式处理,较常规育苗和漂浮育苗分别提高50.00%和57.89%,主要育苗投入成本(1131.45元/ha)特别是人工假植成本(312.45元/ha)明显低于常规育苗(1494.00和750.00元/ha).湿润育苗和漂浮育苗分别较常规育苗节省成本24.27%和19.06%.[结论]湿润育苗能促进雪茄烟苗生长,提高烟苗壮苗指数和根冠比,降低育苗成本,是适合海南雪茄种植区春季育苗的集约化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用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2种方法对2个辣椒品种的壮苗指数与苗期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胚轴长、根/茎外,其余性状呈高度正相关,且各性状对壮苗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全株干重、鲜重、茎粗对壮苗指数具有决定性的正向直接作用,茎高则具有负向直接作用;全株鲜重、干重与壮苗指数的关联度最大。辣椒壮苗应具备干物质质含量高、茎粗壮、茎高适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洋葱移栽机夹苗机构的设计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洋葱移栽作业全部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栽植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洋葱移栽机的夹苗机构。对夹苗机构进行设计计算和理论分析,利用Pro/E进行三维建模和运动学仿真,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和数据分析,优化结构和运动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移栽效果的3个主要N素分别为夹苗机构水平方向的运动范围、开合夹具顶端的开合范围和升降气缸与伸缩气缸活塞杆运动速度之比,优化得到各参数依次为0~53.3mm、0~27.8mm和1.0。取苗过程中,升降气缸上升到优化位置时,开合夹具在伸缩气缸作用下顺利伸出并打开,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夹取洋葱苗;栽苗过程中,升降气缸下降到栽苗位置,两夹子打开,洋葱苗落入苗沟。夹苗机构满足设计和实际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编织布隔层育秧,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长、秧苗易抛栽、易立苗,返青快,十分有利于桂中双季稻区推广两季种植生育期较长品种和超级稻。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三七种苗的定向移栽,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三七种苗栽植机构,对导苗管式三七种苗栽植机构作业时的定向过程、导苗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种苗栽植的主要因素;采用EDEM软件进行了定向过程的单因素仿真试验,根据仿真试验结果搭建了定向台架,进行了定向机构定向性能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定向机构优化后的工作参数组合.选取机组前...  相似文献   

17.
育苗时林业造林工程中保证林木存活率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育苗技术关系到苗木阶段的苗木质量和苗木后续的成长状况。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并且能够在 有利的生存条件下生长需要更高的育苗技术,本文详细分析了育苗的情况,利用容器育苗的技 术方法和采用合理有效的育苗管理方法,从苗木质量上提高林木存活率,从而存进林业顺利的 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油菜纸钵苗移栽机气动插入式取苗装置,构建取苗过程的力学模型,通过取苗各阶段的关键参数优选试验,获得取苗装置最优参数组合。选择倒四棱台形纸钵,并设计一种双针插入式取苗末端执行器,根据取苗针间距要求确定取苗执行气缸型号为MHS4-20D。气动取苗过程分为取苗阶段、送苗阶段和脱苗阶段,各阶段力学分析与参数优选试验表明,取苗针与苗钵基质间摩擦力不小于3.67 N、苗钵脱落高度低于380mm时取苗装置可有效实施取苗功能。台架试验表明,当取苗针为直径4mm不锈钢、插入苗钵基质深度20mm、脱苗高度340mm时,取苗成功率达9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动插入式取苗装置取苗效果满足钵苗移栽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在采用有机基质育苗的前提下,比较了旱育秧、水育秧、湿润育秧3种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秧苗的不定根数、平均不定根长、最长根长、根鲜重和干重等性状均好于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其根系均为白根,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也大于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其叶片长、宽适中,叶面积与水育秧相差不大,叶绿素含量高,苗高20cm,茎基部较宽,根系盘结力强,比水育秧和湿润育秧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分析了水育秧、旱育秧和淤泥育秧3种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更有利于机插健壮秧形成,同时在增加秧龄弹性、延长秧龄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淤泥育秧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成秧率较低,且受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实际生产中要慎重使用。在培育机插长秧龄秧苗过程中,肥料宜少施或不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