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以来开展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之研究,对辐射适期、剂量及剂量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认为在蝇蛹历期66—77%的时间内,用280伦/分钟的剂量率,辐射总剂量达到5500—6000伦,可以达到90%以上的不育效果。1978年以来在顺德县勒流公社稔海大队东安生产队的翁花沙(半岛)进行释放不育蝇,以调查减少蝇害的效果及  相似文献   

2.
1973年来开展本研究工作。~(60)Co-γ-射线辐射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蛹,剂量为5,000~6,000伦,不育效果达98~100%。剂量率在34.6~320伦/分钟的范围内均有效。以蝇蛹期经过的66~77%的期间对辐射较为敏感。辐射后对不育蝇的习性无不良影响。不育雄蝇的支配竞争能力达到理论值。不育雌蝇均不产卵。 不育蝇以350~400微居礼/毫升的~(131)I-KI-蜜糖液饲喂24小时后释放,在野外用γ-线检测仪检出标记不育蝇的放射性强度为16~20伦/小时。初步估计不育蝇飞迁的距离为1,000~2,000米直径。 释放不育蝇能使蚕室中蚕儿的寄生率及蝇卵孵化率有所降低。使野外诱蝇的寄生率及蝇卵孵化率有明显的减少,持续期约7天。 对辐射不育蝇的习性及野外寄主作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3.
蚕蛆蝇是我国主要蚕业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蝇害损失有所增加。1973年在华南农学院赵善欢教授的指导下,应用辐射不育技术引致蚕蛆蝇不育,释放不育蝇,降低田间蝇口密度,以期达到防治的效果。经过三年的田间试验,初步验证辐射不  相似文献   

4.
<正> 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的研究,为广东省科委下达的项目,得到国家科委基础理论与新技术局及攻关局的大力支持。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了广泛征求意见,1982年10月17~18日,广东省科委农医处委托华南农学院及顺德县农林局,在顺德县大良召开了“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同行评议会”。有13个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 前报报道了应用~(60)钴—γ—线辐照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的后期蛹导致不育,连续释放不育的蚕蛆蝇,可以降低野外的蝇口密度和蝇卵孵化率,在不施用农药的情况下,能使蚕茧的蛆孔茧的损失控制在1%以下。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连续释放不育蝇,对野外蝇口密度的消长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一、连续释放不育蝇对蚕儿寄生率的影响:从1981~1982年调查结果得知,一年内蚕蛆蝇对家蚕寄生率的消长规律是:5月前的寄生率(包括蝇卵及蝇蛆寄生率)是极低  相似文献   

6.
多化性蚕蛆蝇是以幼虫寄生于蚕体,吸取蚕体脂肪及血液为生的双翅目昆虫。蚕儿每年由于蚕蛆蝇的寄生为害,使蚕茧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我们应用射线辐射蚕蛆蝇后期蛹导致蚕蛆蝇不育试验成功后,在生产中试释放不育蝇,亦收到防治效果。但释放蚕蛆汀、蝇需要人工培育大量不育蝇,才能在生产上起到防治作用。因此,研  相似文献   

7.
应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的研究,是省科委下达的任务,由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农业生物系生物物理研究室及植保系承担,本课题得到国家科委的大力支持,1973年以来在华南农学院院长赵善欢教授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是我省蚕业主要害虫之一。1963年以来应用灭蛋蝇防治收到良好效果。本文是用~(32)p—标记的灭蛋蝇研究其选择性机理及对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1.家蛋对灭蛋蝇有较强的耐药性,有效杀蛆剂量为50—60微克/克蛋体重,安全剂量为杀蛆剂量的18倍,而杀蛆剂量与蛆的致死剂量150倍以上。 2.灭蛋蝇分布于蛋儿的消化道、血液及体壁为多,通过马氏管滤集随粪排出,但进入神经系统的量少而且缓慢。经口或喷雾法进入蛋体的灭蛋蝇迅速被分解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产物,在蛋体内有效期约12小时,但足以将寄生的蝇蛆杀死。 3.蛋血中酰胺酶活性较强,能将灭蛋蝇分解,而蝇蛆匀浆的酰胺酶活性很弱,可能是选择毒性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灭蚕蝇防治蚕蛆蝇在广东已施用20多年。为了探明蚕蛆蝇对“灭蚕蝇”的抗药性进行本研究。采集施用“灭蚕蝇”时间长,使用浓度高的广东顺德县和南海县蚕区的蚕蛆作为抗性品系;选极少施用该药的广西玉林县南江公社的蚕蛆作为敏感品系进行比较测试。结果,顺德蚕蛆LC50为广西LC50的3 .32倍;南海蚕蛆LC50为广西的2.33倍。说明蚕蛆蝇对"灭蚕蝇"已产生抗药性。蚕蛆蝇是蚕茧生产的主要害虫。自63年应用"灭蚕蝇"防  相似文献   

10.
1984年春蚕期,以群马县西部地区为中心蚕蛆蝇(Grossocosmiazebina WALKER)异常发生,蚕茧大受危害。那年的蛆蝇危害在藤冈市、吉井镇等的丘陵地、山坡地特别多发生。蚕茧危害:藤冈市藤冈有1.91吨(14.9%),藤冈市平井有6.08吨(9.3%),吉井镇入野有8.14吨(8.1%)等,藤冈市和吉井镇全区共有27.74吨(6.4%)。再有蛆蝇的寄生率:擦冈市藤冈为36.9%,藤冈市日野35.1%,吉井镇入野19.7%等,藤冈市和吉井镇全区平均为21.7%。不同的农家有所差异,受寄生  相似文献   

11.
1984年春蚕期,以群马县西部地区为中心蚕蛆蝇(Grossocosmia zebina WALRE)异常发生,蚕茧大受危害。那年的蛆蝇危害在藤冈市、吉井镇等丘陵地、山坡地特别多发生。蚕茧危害:藤冈市藤网有1.91吨(14.9%),藤冈市平井有  相似文献   

12.
家蚕多化性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men)是蚕业的主要害虫。一九六三年以来推广灭蚕蝇防治收到良好效果,但未能根治。每年由于防蝇而需耗用大量农药(广东约达30吨),增加养蚕成本,且长期使用会引起蝇的抗药性。为了在蚕区更有  相似文献   

13.
<正> 多化性蚕蛆蝇一年繁殖6代,一只雌蝇—生产卵300—400粒,蝇蛆进入蚕体,以蚕体组织液为养料,被寄生的蚕在幼虫期或蛹期死亡,被蝇蛆为害的蚕茧,变成下脚茧,不能缫丝。防治方法是:1.发动群众挖蛹扑蝇,蚕室最好装上纱门纱窗。2.用0.3%漂白粉溶液,喷洒蚕体,使蝇卵胶质物溶解,杀死蝇卵,使之脱落。喷洒适期从四龄起,隔日一次,每次在下午四时后进行。3.桑叶喷洒灭蚕蝇用以蚕添食效果最  相似文献   

14.
家蚕多化性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产卵于蚕体上,孵化后幼虫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蚕儿死亡的一种病害。广东每年春蚕期开始发生,夏秋季最严重。1961年未推广“灭蚕蝇”前,我省因蚕蝇蛆病而损失蚕茧10~15%。1962年推广"灭蚕蝇"防治蚕蛆蝇获得成功,该病危害得以控制,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该病危害又有明显增加。对此,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四个县八个乡镇,在1 986~1987年对1879个户批  相似文献   

15.
<正> 蚕蝇蛆病是由多化性蛆蝇产卵于蚕体皮肤上,经一定时间孵化成蛆后,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各蚕期均有为害,尤以夏、秋特别严重,从而产生大量蛆茧,使得茧  相似文献   

16.
新蚕药蝇僵灵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蝇僵灵是一种能防治多化性蚕蝇蛆和家蚕真菌性病害的新型多功能蚕药。对多化性蚕蝇蛆卵、蛆的最低有效杀灭浓度为 5 0 0倍 ;对家蚕真菌性病害病原孢子最低有效防治浓度为 6 0 0倍。生产实用浓度 375倍 ,对多化性蚕蛆蝇及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均达 95 %以上。对家蚕的半中毒剂量 (KD50 ) 4龄为 0 746 4μL/头或 0 92 75 μL/g,5龄 3 9390 μL/头或 1 886 0 μL/g ;全部中毒最低剂量 (MED) 4龄为 1 6 0 0 0 μL/头或 2 0 2 0 0 μL/g ,5龄为 12 80 0 0 μL/头或 6 0 95 2 μL/g ,最大安全剂量 (MPD) 4龄为 0 2 0 0 0 μL/头或 0 2 5 41μL/g,5龄为 0 80 0 0 μL/头或 0 333 3μL/g。蝇僵灵原药可自然贮放 2 5a,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蝇蛆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动物性饲料。鲜蛆含粗蛋白14~15%(风干含55~60%),粗脂肪5.86%(风干23.6%),各种必需氨基酸也较丰富,适合于喂家禽,尤其喂雏禽效果更好,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商品率。两年来,我们用接蝇法进行试验养蛆,取得  相似文献   

18.
<正> 蝇蛆病,是一种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蚕体而引起的。蚕蛆蝇为害家蚕时期很长,范围甚广,一般从5~11月几乎每个蚕期都有危害,从国内看各个蚕区(除新疆外)皆有发生。据过去调查个别蚕区受蝇害的高达25%以上,自1963年“灭蚕蝇”药物问世以后,蝇害得到基本控制。近年来,我省对本病为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综合防治措施不够有力,加之对生产责任制改变后的养蚕特点认识不够,以致蝇蛆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本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谈一谈蝇蛆在蚕体内是怎样得到空气而行呼吸的。当多化性蚕蛆蝇产卵在蚕体上后,经过相当时间,卵即孵化。卵中幼蛆即钻入蚕体。其后蛆之分泌物与蚕体内破坏的组织以及蚕儿的反抗作用等,在蛆的后半身形成一个蛆囊(即我们外观的黑色病斑)。这蛆囊形如喇叭,口径大的一端包住蛆的后半身,口径极细的另一端则与蚕儿体皮相连。同时这蛆囊和喇叭一样中间有气道(在病斑上可以用放大镜看到一个小孔)。这样蝇蛆最后玻节上的两个后气门(图①)就能呼吸到蚕体外的空气了。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蚕虮蝇(家蚕多化性寄生蝇Tricholyga.Sobillans Wiedemanns)是蚕业的主要害虫,广东由于气候适宜,蚕造繁密,为害十分普递。据1951~1953年不完全统计,每年损失生丝达一千担左右,农谚有谓:“一只大蝇,一只烧鹅”。解放初期发动群众的性扑蝇灭蛆运动,农业合作化以后,广泛采用挂帐防蝇,“埋纱灯”提早杀蛹兼杀蛆等措施,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