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模型,比较2个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肌肉生长抑素A(myostatin A,MSTN-A)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胸浅肌和腓肠肌(简称为胸腿肌)发育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在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时,记录体重、胸浅肌(PM)和腓肠肌外侧头(LM)的重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骨骼肌中IGF-I和MSTN 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本试验证明鸭早期发育过程中,体重和骨骼肌重的变化呈现极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鸭胚胎期胸/腿肌的IGF-I和MSTN-A mRNA的表达与体重、胸/腿肌重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各自与胸/腿体指数则呈反式的相关性(正/负),均在13胚龄有一个表达高峰,IGF-I和MSTN-A mRNA表达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鸭PM中IGF-I mRNA表达转折点的出现时间与胸肌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变化趋势是吻合的,而LM中IGF-I mRNA的表达与腿肌生长和肌纤维特性变化均不相符;鸭胚胎期MSTN-A mRNA的表达趋势与骨骼肌生长和肌纤维数量形成高峰同步;胸腿肌中IGF-I/MSTN-A mRNA表达比值的变化趋势和肌纤维特性变化吻合,PM中的IGF-I/MSTN-A mRNA表达比值的差异点和PM重量出现品种差异的时间点一致。【结论】在胚胎发育中后期和出雏后早期,鸭的胸腿肌呈现异步发育模式,骨骼肌中IGF-I和MSTN 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参与骨骼肌生长速率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鹅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MyoG基因mRNA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光学显微镜数字成像方法,选取吉林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两品种鹅各90只,分别测定了7,28,56日龄鹅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MyoG基因mRNA在鹅肌肉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日龄,相同品种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同一日龄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 0.05);MyoG基因mRNA表达量相同品种不同日龄胸、腿肌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腿肌28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肌7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yh6基因在新西兰白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肌肉中的表达规律及与肌纤维特性的相关性,探究Myh6基因在肌纤维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冰冻切片技术测量了2、4、6、8、10、12周龄新西兰白兔背腿肌中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密度、面积、长径和短径等性状,采用qRT-PCR测量了Myh6基因在不同周龄新西兰白兔背腿肌中的表达量,分析了上述性状与Myh6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8周龄新西兰白兔各类型肌纤维的密度逐渐变小,面积、长径和短径则逐渐变大(白肌纤维短径除外,仅在2~6周龄有变大趋势)。Myh6基因在4周龄表达量最高。Myh6基因表达量与公兔背部红肌纤维的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公兔腿部红肌纤维的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Myh6基因表达与肌纤维类型和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水平对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方法】选择12对初始体重为(61.16±4.13)kg的高坡猪和"杜×长×太"三元杂交猪(DLT),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不同营养水平NRC(2012)和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配制的全价饲料,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时屠宰。【结果】高坡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DLT(P0.01),而背最长肌中快速酵解型肌纤维MyHCIIb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DLT(P0.01);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极显著降低了高坡猪和DLT最长肌肌糖原含量(P0.01),极显著升高了高坡猪和DLT最长肌中快速酵解型肌纤维MyHCIIb含量(P0.01)。【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类型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黄羽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以80羽4周龄体质量接近、健康无病的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进行为期6周的饲喂试验,随机分2组,即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分析不同饲养方式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组胸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而且笼养鸡胸肌、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散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散养组胸肌、腿肌粗蛋白含量高于笼养组,差异显著(P0.05);散养组腿肌中水分含量较笼养组高,差异显著(P0.05)。散养不仅可以提高肌肉的蛋白含量及水分含量,而且更有利于改善肉色,使散养鸡肉质更好,口感更佳。  相似文献   

6.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 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藏鸡选育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取300日龄藏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测定。【结果】公鸡体尺指标高于母鸡(P0.05),公、母鸡平均宰前活重分别为1.43 kg和0.97 kg,平均胴体重分别为1.28 kg和0.88 kg,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6%和90.24%,全净膛率为60.16%和59.84%,半净膛率为79.20%和79.07%,腹脂率为1.69%和4.57%,胸肌率为13.03%和14.15%,腿肌率为31.19%和23.60%,公鸡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体斜长与全、半净膛重之间,胸深与胸、腿肌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7.73%和77.34%。其中,母鸡胸肌中氨基酸Val、Met、Leu、His、Asp、Ala以及鲜味氨基酸Val、Met、Leu、Asp、Ala高于腿肌,公鸡胸肌中His优于腿肌(P0.05)。公母鸡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2.63 g/100 g和30.43 g/100 g;公、母鸡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25%和73.52%,母鸡腿肌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粗脂肪含量为6.29%和5.44%,公、母鸡均为腿肌优于胸肌(P0.05);肌苷酸含量分别为0.67 mg/g和0.80 mg/g。【结论】体斜长和胸深可作为间接选择藏鸡屠宰性状的选育指标,其腿肌率较高,鲜味氨基酸比例大,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公鸡屠宰性能总体上优于母鸡。藏鸡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河田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为肉鸡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户外散养、室内平养、室内笼养3种饲养方式对不同日龄河田鸡腿肌和胸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户外散养鸡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大于笼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肌纤维的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增加,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下降。公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大于母鸡。相关性分析表明,胸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P〈0.05);腿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饲养方式对肉鸡肌纤维的组织学特性有显著影响,户外散养促进肉鸡肌纤维发育,相应增加了肌肉剪切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性褪黑素(MLT)和脂多糖(LPS)对鸭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用80只28日龄健康山麻鸭,平均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MLT组、MLT+LPS组和LPS组。试验过程中测定山麻鸭体质量和采食量,并于试验最后一天(第50天)进行采样和采血测定生化、生长相关激素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降低了山麻鸭生长性能,MLT提高了山麻鸭生长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05);LPS使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腺素水平下降(P0.05),MLT显著提高了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甲状腺素水平(P0.05);LPS使胸腺指数下降、脾脏指数上升(P0.01)。观察组织切片发现,LPS使胸腺、肝脏和脾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而MLT组无明显损伤;LPS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MLT显著降低了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结论】LPS降低山麻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MLT对LPS刺激引起的生长缓慢和免疫功能下降等机体损伤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固始鸡生长过程中不同类型肌纤维面积比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对不同生长阶段(4,8,12,16周龄)固始鸡胸肌和腿肌的肌纤维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肌红纤维与中间型肌纤维面积之和(SR+M)、中间型肌纤维面积(SM)和白肌纤维面积(SW)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腿肌肌纤维类型有3种,即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而胸肌肌纤维类型有2种,即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在固始鸡的生长过程中,腿肌的白肌纤维比例逐渐降低,胸肌的白肌纤维的比例先升后降。公鸡腿肌中SR+M/SW值在第4,8与12周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第12周龄与16周龄间差异显著(P< 0.05),在第8周龄与第16周龄间差异极显著(P<0. 01);母鸡腿肌中SR+M/SW值在各周龄间差异均不显著 (P>0.05);公鸡胸肌中SM/SW值在各周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鸡胸肌中SM/SW除在第8周龄和第12 周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在其他各周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腿肌中的红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以及胸肌中的中间型肌纤维在公鸡肌肉中的含量均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2.
以12月龄的藏绵羊和白萨福克羊-藏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测定了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白-藏羊和藏绵羊的公羊、母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3个部位间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等特性均差异不显著;藏绵羊公羊、母羊和白-藏羊公羊、母羊的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均差异不显著。白-藏羊公羊的臂三头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白-藏羊母羊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白-藏羊公羊、母羊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藏绵羊母羊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白-藏羊公羊、母羊,藏绵羊公羊显著高于白-藏羊母羊;白-藏羊公羊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白-藏羊公羊、母羊的肌纤维面积显著高于藏绵羊母羊,藏绵羊母羊的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白-藏羊母羊。  相似文献   

13.
肌纤维组织学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召  康相涛  李国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72-5873,5878
综述了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类型、肌纤维面积比例、肌节长度等组织学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3个日龄的5个品系F、D、Y、S、B优质肉鸡为试验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优质鸡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鸡肌纤维的发育呈明显变化.70-90日龄的肌纤维面积的生长强度小于90-120日龄,而肌纤维密度70-90日龄的生长强度大于90-120日龄.同一生长阶段不同品系间肌纤维的生长强度也明显不同,生长较快的D系肌纤维生长强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硫胺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嫩度、肉色、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可见,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干物质、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及硫胺素、肌苷酸等风味物质的产生有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6个肉牛品种肌肉纤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比较我国不同品种牛肌肉纤维特征,为高档牛肉生产和品种培育提供技术参数。运用肌肉组织冰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SDH)研究6个品种肉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背最长肌、腰大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等特征。结果表明:1)鲁西牛和利木赞牛背最长肌的红肌纤维(R型)比例分别为32.7%和29.5%,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晋南牛腰大肌和鲁西牛股二头肌的R型纤维比例最高为42.7%和48.7%;2)秦川牛背最长肌中的3种类型肌纤维直径值分别为60.009、61.109和67.800μm均显著大于另外5个品种(P<0.05),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红肌纤维(R型)和中间型纤维(I型)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其他4个品种(P<0.05);3)皮埃蒙特牛和利木赞牛腰大肌的红肌纤维(R型)密度分别为216.667和189.583根/mm2,白肌纤维(W型)密度分别为200.926和261.11根/mm2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鲁西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R型肌纤维密度大于其他品种;4)每一品种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不同肌纤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为动物适应低氧环境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对照,应用mATP酶法测定常氧及急、慢性低氧条件下甘肃鼢鼠肌纤维类型及不同类型肌纤维横截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甘肃鼢鼠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肌红蛋白(Mb)含量。【结果】与常氧组相比,急、慢性低氧对甘肃鼢鼠肌纤维组成及横截面积无显著影响;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Ⅰ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Ⅱa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急、慢性低氧处理后,甘肃鼢鼠SDH、LDH活性较常氧组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低于SD大鼠(P0.05);甘肃鼢鼠Mb含量与常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高于SD大鼠(P0.05)。【结论】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的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有明显的低氧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将96只1日龄AA(Arbor Acre)雄性肉仔鸡用玉米豆粕日粮饲喂至3周龄,在3周龄末,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LA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CLA日粮,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42日龄时屠宰,剥离胸肌和腿肌,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CLA降低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丙二醛(MDA)(P<0.01)和活性氧含量(P<0.05)。2组肉仔鸡腿肌和胸肌中各种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相比,CLA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谷胱甘肽含量分别提高了21.89%和21.56%(P<0.0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8.57%和25.80%(P<0.01)。日粮中添加CLA提高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总CLA(P<0.01)及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1)。【结论】日粮中添加CLA改变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脂肪酸的组成,提高了脂质稳定性,同时增加了GSH含量,淬灭了更多的自由基,从而降低了脂质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croRNA(miRNA)在猪不同类型肌肉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猪心肌以及2种骨骼肌(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为材料,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其miRNA转录组,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从猪心肌、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组织的3个小RNA测序文库中共获得约56M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共鉴定出907个非冗余miRNA,其中441个miRNA在3个文库共同表达,123个miRNA在文库间表现为显著的差异表达(P10-6)。对3个文库差异表达miRNA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背最长肌与腰大肌的相关性最高(r=0.94),证明2种骨骼肌的表达模式十分相近,而心肌与2种骨骼肌的表达模式不同。通过对各文库高表达的miRNA分析发现,表达量前十的miRNA中有6个miRNA的表达量在心肌中极显著上调。对在心肌内上调的6个miRNA进行的靶基因预测和生物学功能预测发现,这些差异miRNA主要靶向作用于钙信号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结果准确可靠。【结论】从miRNA层面揭示了猪心肌和骨骼肌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心肌和骨骼肌之间迥异的生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不同地区(郑州、原阳、洛阳、信阳)选取不同类型的土壤(旱地、稻茬)、上种植的6个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测定分析其11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弱化度,其次是沉降值。小麦品质性状受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大,在不同土壤类型旱地(两合土、粘土、砂壤土、壤土)和稻茬土上表现为:随着土壤粘度的增加,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增加,随着土壤质地由砂→砂壤→壤土其含量增加。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弱筋型品种适宜在稻茬或多雨地区种植,而强、中筋类型在旱地种植品质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选取姜曲海猪瘦肉型品系(零世代)仔猪24头,按初生及15、30、45、60、75日龄分成6个阶段,每日龄段4头,分别屠宰后取3~5 g背最长肌,经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日龄段的肌内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初生~60日龄)而逐渐减少,60~75日龄又有所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断奶前较稳定(600 mg·g-1左右),断奶~60日龄降至505.1 mg·g-1,此后又升高至75日龄的620.0 mg·g-1;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这是该品系猪肉质优良的种质特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