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线性外貌鉴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奶牛外貌评定技术。现将评分方法简明介绍如下。一、什么是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线性评分法是根据奶牛的生物学特点进行的功能型外貌评分法。它将那些在经济上和生产性能上有重要作用并可通过遗传改进的外貌性状,用直线度量各性状表现的全过程,最后根据被评定奶牛各性状的实际表现状况进行评点给分。  相似文献   

2.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是对奶牛体况进行无偏见评定的一种方法(储明星等,1996).1986年,师守堃等将线性鉴定技术引入我国,并于1987年提出了将线性评分转化为功能评定,计算部位评分和整体评分.1995年中国奶牛协会颁发了《中国荷斯坦牛体型线性鉴定实施方案(试行)》.本文将主要按体躯容积、乳用特性、一般外貌、泌乳系统四大特征性状分15个重点性状进行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南京市开展9分制奶牛体型外貌鉴定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加拿大奶牛体型外貌鉴定系统的历史及现状   加拿大奶牛体型外貌鉴定工作始于 1925年,最初只对公牛进行鉴定, 1927年才开始对母牛进行鉴定。 1953~ 1973年,评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此期间,成立了奶牛体型外貌评定顾问委员会,并引进了适合于计算机操作的新型奶牛体型外貌评定格式,所做的评定记录均被送到中心区一圭夫大学统一处理。 1982年,加拿大创立了自己的奶牛体型线性鉴定体系 (9分制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完整的奶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系统的国家。从 1988年开始,加拿大使用掌上电脑,并用动物模型 BLUP法计算奶牛…  相似文献   

4.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是依据生物学特性进行客观、具体、分性状的功能型外貌评分方法,将那些在经济和生产性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可以通过遗传改进的外貌性状,从生物学角度的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用直线度量,进行评分,充分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奶牛体型线性评定能够识别具有重要经  相似文献   

5.
采用9分制线性评定法对湖北宜昌地区饲养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体型线性评定,9分制奶牛体型外貌评定系统分为5大块,即结构/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共24个性状,对每一性状给予1.9分的评分,最终根据此评分,选育高产、健康、优秀、长寿的优质牛群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微机在黑白花奶牛线性外貌评分中的应用研究徐夕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南海市528231)黑白花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是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并已在各国风糜应用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外貌鉴定方法。近年来我国从事奶牛育种研究的学者也在不断更新其...  相似文献   

7.
采用奶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法,取代了传统的印象评分法,提高了奶牛体型外貌评定的准确性、全面和客观;并应用电脑新技术,将产奶量、乳脂率、外貌评分等指标编制综合指数法的选择程序,进行优化选择,加快优良基因的传递,提高了奶牛高产的遗传潜力。通过对余杭南湖农场二牧场300头成母牛的优选,已成功地建成了126头单产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采用的是动物模型计算方法,动物模型是计算预期传递力(PTA)最先进的方法。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由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承担,生产性能的预期传递力、体细胞评分、生产年限和净价值(NetMerit)的计算则由美国农业部家畜改良计划实验室(USDA-AIPL)进行。动物模型的评定方法是根据动物个体与其它评定的个体的亲缘关系来进行的。动物个体本身、祖先和后代的信息,与被评定个体间的所有已知亲缘关系信息综合到一起,并利用了母系信息,包括母系祖先信息和母系后裔信息。在动物模型的遗…  相似文献   

9.
奶牛体型外貌评定是对奶牛体况进行无偏见评定的一种方法。中国奶协与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进行磋商后决定 ,根据中加项目点采用加拿大的9分制奶牛体型外貌评定方法的运用情况 ,在全国更大范围组织推广 ,在此基础上 ,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奶牛体型外貌评定方法。具体评定按奶牛体型外貌评定表进行。(见附表)通过体型外貌评定收集的数据将用于奶牛场的管理和公牛的后裔测定。奶牛的使用年限及淘汰其体型外貌是影响因素之一。由于后备母牛的饲养成本大幅度上升 ,奶牛的使用年限及淘汰与牧场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精确性和持续性是进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奶牛体型线性性状与其成年奶当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型线性性状评定做为奶牛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生产中已经开展起来。事实上,人们进行奶牛体型外貌线性评定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通过评定预测其产奶能力。因此,深入研究奶牛和各线性性状与其成年奶当量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现通过对奶牛各线性性状与其成年奶当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影响奶牛奶当量的主要性状,为提高牛群产奶水平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数据来源1.1.1586头荷斯坦奶牛的正常生产记录。各个体不同胎次的产奶量均校正为305天产奶量后进…  相似文献   

11.
正线性鉴定又称奶牛外貌评分,是针对奶牛体型外貌进行数量化处理的一种鉴定方法,是对每个性状,按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范围,确定出性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以线性的尺度进行评分。外貌是奶牛生产性能的表征,不同生产性能的牛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外貌。产奶性能高的奶牛不但有良好的乳房结构,也应具有优良的体型外貌。笔者更是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线性评分提供了牛群体型、外貌等重要信息,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牛群改良和群体外貌状况。线性评分的操作简单,但是工作量巨大。因此,数据统计处理成了养牛科技人员的一大麻烦。Excel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经过研究,在Excel下实现了将复杂的线性评定数据处理简单化、自动化。本文介绍实现线性评分数据简化处理中的两个常用Excel函数及过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是1983年起由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并推广应用的奶牛体型外貌鉴定中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以方便该法实际应用为目的,简介我们利用BASIC语言编制的奶牛线性外貌评分实用计算机程序(CEC-Ⅰ及IBM PC/XT等多种型号微机均已通过),供参考。1.源程序及其说明源程序见附录。其中1001至1015 DATA语句中的数据依次分别为乳房悬垂、后房高度、后房宽度、乳房深  相似文献   

14.
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经过三年的研究、试用和修改,从1983年1月起在奶牛群中实行外貌线性评定方法。近年来,荷兰、日本、加拿大、德、英等国正在推广应用。该法是将奶牛的各外貌性状(计29个性状,15个主要性状,14个次要性状,一般只测定前者),从生物学的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用1—50或1—9分评定。它与传统的按理想型概念评分办法截然不同。这种方法能更  相似文献   

15.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 (BLUP) 这是复杂的电子计算机处理的统计程序,它的特性是保证在现有通用的遗传方法中出现最少的偏差。荷斯坦牛协会利用这一方法计算外貌的预期差值(PDT)。▲线性外貌评级制外貌鉴定的一种制度,测定一头奶牛的各种生物点(性状)(如民部的水平程度和后乳房附着的宽度),按0一50尺度打分.这一方法评定14个外貌性状,提供了每一头被评定  相似文献   

16.
奶牛体型线性鉴定,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由于此种评定奶牛方法是由主观印象评定转为客观描述,用线性评定单个生物性状可以大大提高遗传改良作用。因此,从1983年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陆续在本国的奶牛体型外貌评定中应用。目前我国应用尚不普及。天津市农场局,自1988年起先后举办了三次奶牛体型线性鉴定方法学习班,工农联盟奶牛一场同年元月起开始试行此法。现将工农联盟奶牛一场几年来应用体型线性鉴定方法鉴定奶牛的结果初报如  相似文献   

17.
奶牛线性评分法是一种奶牛体型外貌鉴定的新方法。它将奶牛在经济上和产奶能力发挥上具有重要作用的性状数量化,按线性排列方式评点给分而获奶牛个体外貌总分。此法评出的外貌总分较好地反应出奶牛的客观实际,可大大提高遗传改良效果,因而很快被许多国家承认和应用。我国目前也  相似文献   

18.
奶牛体型性状线性评定的1~50分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奶牛体型性状线性评定的1—50分制,从线性评定的标准及转换、四项特征性状、整体评分及其数学模型、线性评定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诸多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其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奶牛》1991年第2期曾刊登云南省种畜场李斗明《奶牛线性评分法一级性状总分的简易速算法》。我们在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工作中,对这项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应用,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简易速算法的研究 1.原理:关于奶牛一般外貌、乳用特征、体躯容积和泌乳器官四部分的系数,仍按30%A,20%B,20%C,30%D的比例计算。因此总分X为: X=30%A 20%B 20%C 30%D 所不同的是我们调整了15个一级性状的加权系数。即: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临泽雪莲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奶牛群进行体型线性评定,旨在明确不同胎次奶牛的体型差别,正确评估该牛群质量,不断提高高产奶牛比例,为生产管理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选择160头1~5胎奶牛,采用50分制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方法,比较不同胎次间各性状测定值及功能分的变化,分析各胎次及全群奶牛的特征性状评分和整体评分差异.胎次对奶牛体高、尻角度和尻宽的测定值及功能分有显著影响(P<0.05).1~4胎内体高、尻角度及尻宽测定值随胎次有增加的趋势:2~5胎牛体高功能分优于第1胎,1~3胎牛尻角度功能分优于第4~5胎,1~4胎牛尻宽的功能分随胎次增加表现更加良好.全群奶牛平均整体评分81分,等级为"佳",体型表现较理想;2~3胎牛的整体评分及四项特征分表现最好;体高、胸宽、体深及尻角度线性分达最佳分段,体躯容积特征性状评分表现优异,但所有极端性状及一般外貌特征性状表现相对较差.不同胎次奶牛在单个性状及特征性状评分方面有一定差异,表明该牛群今后选育中应注重对产奶量影响较大的极端性状、特征性状及整体评分的平衡选择,并提高一般外貌的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