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在九嶷旅游区开发名优茶生产之我见李桂枝(湖南省宁远县科协·宁远·425600)从我县土地普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中查明九嶷旅游区是发展名优茶的理想之地。开发旅游区是我县经济建设的根本战略之一,而利用森林公园优越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发名优茶生产,建立...  相似文献   

2.
早杂在我县种植已有10a的历史,但由于熟期、米质和产量不够理想,在我县种植面积很小,近几年几乎绝迹。为开拓我县早杂种植领域,在351A/制选2a试种、试验的基础上,1997年在我县三元镇蒲塘行政村成片示范38.6hm2,经田间测产验收和收获后调查,每...  相似文献   

3.
1997年春在桂阳县解放村制种基地配制了11.2hm2威优974,实收产量50.5t,平均单产4.51t/hm2,创我县3a来该组合制种单产最高纪录。分析威优974制种生产全过程,其主要技术经验如下。1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据我县...  相似文献   

4.
近2年在我县试种示范成功的汕优晚3、优Ⅰ晚3两个新组合,经过2年的种子评选,一致认为这2个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这2个组合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晚3是经过辐射处理的明恢63定向培育、筛选出来的,比明恢63早熟15天左右。2个组合在我县经过2年试验示范,普遍反映比威优64、汕优64、协优64等品种增产。1991年优Ⅰ晚3试验面积0.5亩,产干谷310.75kg,平均亩产512·2kg;汕优晚31992年在县农科所胡平平示范种1.3亩,总产725kg,平…  相似文献   

5.
改造低产茶园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天 《福建茶叶》1994,(4):31-32
一、我县茶叶现状(一)我县现有茶叶面积15768亩,投产面积12998亩,1993年茶叶总产量为347吨,平均单产仅267公斤,茶叶单产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产茶园所占的面积大,有11050亩,所以提高单产是我县茶叶生产能否上去的关键。(二)我县低产茶园大体上有两种类型:1·一类是30-40树龄的老茶园,全县大约有4000亩,主要分布在南阳镇,管理粗放,呈半荒芜状态,单产甚低,一般亩产不过10-15公斤。2.另一类是条栽的常规茶园,是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发展的比较集中连片的茶园,不少菜园由于建园质量不高,缺株、断行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发展立体农业提高胶园综合效益兰秀珠,徐炳生(漳浦县农业局363200)我县位于北纬23°43′~24°21′,东经117°25′~118°02′之间,属盘陀岭以北的“北寒”植胶区.全县原有胶园面积1.0万亩,分布于大南坂农场、石古农场及盘陀、石榴、赤...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白粉病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植胶位于北纬20°08′~24°48′,东经117°12′~117°47′,现有大田橡胶面积1.4万亩、割胶树12万株,年产干胶近120吨.1990年我县橡胶树白粉病属特重流行年份,流行强度与1979年、1987年相似.经过调查验收,对照区不喷药林段发病率达100%,最终病情指数是77.6,其中三级病株率是20%,四至五级病株率占66%,通过防治的林段发病率87.7%,最终病情指数是22.1,其中三级病  相似文献   

8.
茶园施钾肥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吴洵 《茶叶通讯》1998,(2):18-21
茶园施钾肥的理论与实践吴洵(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1钾是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钾是荣树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叶片中的浓度高达1.2%~2.5%,仅次于氮素。它虽不是树体内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但常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机体中,参与树体...  相似文献   

9.
我县橡胶区位于北纬24°08′~24°48′,东经117°12′~117°47′,是我省四个橡胶基地县(诏安、云霄、平和、漳浦)之一.一、本县发展橡胶种植业的意义与依据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IienSiS)为  相似文献   

10.
宿松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常年植棉面积1.7万hm2,皮棉产量1275kg·hm-2左右,是长江流域高产棉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棉铃虫为害猖獗,皮棉单产一直徘徊不前,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为寻求综合治理棉铃虫新途径,1997年我县引进了中国棉花...  相似文献   

11.
儿茶素对dGMP羟基加合物的电子转移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生荣  赵玉芳 《茶叶科学》1997,17(2):219-224
用脉冲辐解动态研究技术,分析了由绿茶中提取的儿茶素对氧化型dGMP羟基加合物的电子转移修复效应。结果表明,dGMP中性N2O饱和水溶液在儿茶素存在下脉冲辐解后310mmdGMP-OH生长明显减慢,儿茶素酚氧自由基逐渐形成,儿茶素对dGMP-OH的修复速率常数依次是:EGCG为7.2×108dm3mol-1s-1,EGC为4.7×108dm3mol-1s-1,ECG为5.6×108dm3mol-1s-1,EC为2.9×108dm3mol-1s-1。  相似文献   

12.
金优402在我县作早稻栽培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适中,很受农民欢迎。1998年我公司制种16.5hm2,平均单产4.86t/hm2,创我县早杂组合春制最高单产。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好授粉期,定准播差期根据我地气候特点,一般年份于6月...  相似文献   

13.
谭保钦 《作物研究》1994,8(4):40-42
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改进初探谭保钦(湖南省双峰县农业局411500)双峰县于1987~1988年曾进行过早稻地膜旱育秧试验,因死苗问题难解决,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1992年引进日本原正市耐旱育秧栽培技术,结合本县的气候、品种、土壤、种植制度、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东农303(S.Tuberosum)核型为:2=4x=48=5×(4)+5×(4)SM+1×(4)ST+1×[(2)ST+(2)],组型为:2n=4x=11Ⅳ++(1Ⅱ+1Ⅱ)=5M(B、E、G、K、L)+5SM(A、C、D、H、J)+1ST(Ⅰ)+1[(T+ST)(F)]。S4-5-3-6-5-1-50-(10)(S.Tuberosum)核型为:2n=4x=48=4×(4)M+6×(4)SM+1×(4)ST+1×[(2)ST+(2)T],组型为:2n=4x=11Ⅳ+(1Ⅱ+1Ⅱ)=4M(E、G、K、L)+6SM(A、B、C,D、H、J)+1ST(Ⅰ)+1[(T+ST)(F)]。A组与F组带有髓体,两份供试材料的对应组中染色体略有分化,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中花4号的性状表现及其抗性遗传背景分析唐桂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王玉莹,廖伯寿…JJ中国油料.-1995,17(2).-19~22中花4号是从复式杂交组合(鄂花4号×台山三粒肉)F2×(鄂花3号×协抗青)F2中通过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24在河南省南乐县获高产①郭自温何占美河南省南乐县棉办457400中棉所24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多抗、优质、高产夏棉新品种,我县1995年引进试种260hm2,农艺性状好,表现丰产丰收。1996年扩种到5000hm2,平均皮棉产量112...  相似文献   

17.
连片花生6052.5kg/hm2高产栽培技术分析黄福先黄国椿(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武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30100)花生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333.3~6666.7hm2,由于多种原因,单产低而不稳。为探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花生生...  相似文献   

18.
建瓯地处闽北山区,位于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森林密布,山峦起伏,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提高。全县茶园面积约九万亩,每年毛茶约4500吨,产值约2000万元。有一座年加工能力2500吨的国营精制茶厂和近年发展的数十家乡镇级、村级及个体办精制茶厂。茶叶是我县主要出口创汇物资,Y_3、L_3字号茶叶驰名中外,出口额占全县农业总出口额70%,又是我县主要财源之一,每年提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受高寒气候的影响,水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仅剩530hm2,平均产量4500kg/hm2左右。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水稻产量?高寒地区怎样才能搞好水稻生产?我们对水稻面积少、产量低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分析,结果发现,山区水稻低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受高寒气候影响,水凉、有效积温少;2、没有高产适宜的优良品种;3、育苗方法落后,秧苗素质差;4、插秧密度不合理;5、肥水管理不科学;6、土壤质地差;7、病虫草害防治不及时。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影响,使我县水稻产量始终徘徊…  相似文献   

20.
据1978~1987年龙海市三化螟发生的系统调查统计表明:一代蛾始盛期与平原地区三月份日平均气温有密切的负相关(r=-0.83);各代蛾始盛期1代与2代、2代与3代、3代与4代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23、0.74,相邻两代蛾期距与其前一代蛾始盛期关系比其后一代关系密切,随着代数的增加,蛾期距越趋稳定。它们的年度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代蛾期距(C·V·%=4.4%)<2—3代蛾期距(C·V·%=9.5%)<1—2代蛾期距(C·V·%=1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