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稻是漳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水平提高很快,但机械化插秧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为了突破“瓶颈”,漳州市农机管理总站借鉴这几年引进省外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到漳州市开展水稻跨区机收作业的成功经验,以跨区作业的形式引进江苏省扬州市中江农业服务公司的三台高性能高速插秧机,分别于4月12日和4月18日在云霄县和龙海市进行机插现场表演,组织农机人员和种粮大户到现场观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受到种粮大户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6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在金牛湖街道召开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现场会。与会代表首先观摩了金牛湖街道茉莉花村80公顷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机插秧示范片的作业现场。现场3台大中型拖拉机分别进行了水田埋茬耕整、反旋灭茬和旋耕机旱耕三种还田工艺的演示作业;1台乘坐、3台步行式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走过之后一行行秧苗整齐地直立在田间,引来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农机部门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模式,于2004年5月20日首次从江苏省引进200台插秧机在湖北的枝江等17个县(市)的32个乡(镇)进行中稻跨区插秧,这是湖北乃至我国水稻生产机械插秧环节实现跨区作业迈出的可喜一步.  相似文献   

4.
信息要览     
《浙江农村机电》2008,(6):31-33
机械化助推水稻高产。2008年农业部在水稻产区建设了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水稻主产省区建立了省级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县660个,全国共建立育插秧机械化示范点4300个,通过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集成配套,重点突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瓶颈,组装配套机械化耕整、植保和收获等机具,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的宣传、培训,组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开展机械化生产作业,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水稻生产高产、高效、低耗、增收,为各地水稻高产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安庆市组织水稻跨区机插秧作业效果,分析了水稻机插秧作业市场、作业效益及农民购机的投资回收期,并提出了开展水稻机插秧跨区作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三夏在即,农业部5月12日印发通知,明确了今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机具投入总量进一步增加。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49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稳定在31万台以上。二是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夏收小麦的机收水平比上年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至2006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06万千瓦,其中大中拖8900台、小型手扶拖拉机14450台、耕整机25500台、联合收割机2050台、水稻插秧机35台。全市机耕作业面积191千顷,机耕作业水平达80%;机械收获面积91.7公顷,机收作业水平(含跨区作业)达42%;机械插秧全面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33.5%(全省为28.7%)。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14日上午,在浏阳市龙伏镇举行的"全国水稻跨区机收启动仪式暨湖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现场,一位头戴红色太阳帽、身穿白色T恤的中年汉子特别忙碌:先是上主席台代表跨区机收服务队发言,后又跑到田间指挥几台半喂入式收割机作业,还有数位电视、广播和报刊记者尾随采访.  相似文献   

9.
4月7日,成都市农机局组织40余台收割机出征西昌,打响了全国跨区机收的第一仗。这是成都市组织跨区机收的第七个年头,参与收割的机具和人数都超过往年。据悉,作业队在西昌作业半月余后,将北征陕西等地。跨区机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机部门为农机户办理了农业部统一印制的“作业证”,保证了作业队的一路畅通。四川打响2004年全国跨区机收第一仗@晓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麦收割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联合收割机已向中高端发展,目前社会保有量40万台以上,小麦机收率接近88%,小麦联合收割机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小麦联合收割机械持续发展跨区作业带动小麦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跨区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收割机械市场发展、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各级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春耕.到3月31日,荆楚大地的广阔田野上,投入春耕的农业机械达158万台(套),已完成机耕面积100万hm2,排灌面积5.2万hm2.为完成全年25.3万hmz水稻机械插秧任务,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古老的人工插秧方式,3月25日省农机化办在沙洋县举办首次全省跨区水稻机械插秧协调会,现场已签订跨区早稻机插作业协议面积18万hm2,掀起了农机支援春耕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各级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春耕。到3月31日,荆楚大地的广阔田野上,投入春耕的农业机械达158万台(套),已完成机耕面积100万hm^2,排灌面积5.2万hm^2。为完成全年25.3万hm^2水稻机械插秧任务,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古老的人工插秧方式,3月25日省农机化办在沙洋县举办首次全省跨区水稻机械插秧协调会,现场已签订跨区早稻机插作业协议面积18万hm^2,掀起了农机支援春耕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余力  阳辉 《湖南农机》2009,(5):34-35
2009年7月14日上午,在浏阳市龙伏镇举行的“全国水稻跨区机收启动仪式暨湖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现场,一位头戴红色太阳帽、身穿白色T恤的中年汉子特别忙碌:先是上主席台代表跨区机收服务队发言,后又跑到田间指挥几台半喂入式收割机作业,还有数位电视、广播和报刊记者尾随采访。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三夏期间,连云港市共有1508台收割机跨区易地作业,其中大中型联合收割机242台,跨区机收三麦58万亩。通过三夏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实践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1、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通过三麦农机跨区作业,我们了解到一台联合收割机可以代替上百人的劳动,并且机械作业可以同时完成多个生产环节,速度快并可连续作业。据调查,今年三夏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收割三麦最高的可达100多亩,同时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环节,相当于200个劳动力。有的联合收割机由于跨区作业,一季就收割小麦1000多亩。不仅大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一、推广历程 为了探索水稻栽植作业机械化实现途径,积累发展经验,东阳市农机管理总站于2006年在南马镇定午常村进行了机械化育插秧试验,引进江苏东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1台,规格化软盘2000只。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农机部门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模式,于5月20日首次从江苏省引进200台插秧机在湖北省枝江市等17个县(市)的32个乡、镇进行中稻跨区插秧,这是湖北乃至我国水稻生产机械插秧环节实现跨区作业迈出的可喜一步。据了解,机插水稻旱育秧,一亩秧田,可为100亩大田提供秧苗,人工插秧水播水育,一亩秧田只能提供5亩大田的秧苗。一台插秧机10小时可插30亩,人工一人一天只能插8分田。机插水稻平均亩产616公斤,比手工插秧每亩增产54.5公斤。机插旱育秧每亩成本46.02元,比人工插秧所需的水播水育秧每亩节本40%。湖北省农机专家分析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政府加大对大中型农机具的购置补贴力度,农业机械在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肥东县农业机械化"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到"十一五"期末要实现水稻机械插秧提高10%,为实现这一目标,肥东县农机局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水稻机械插秧的试验、示范、宣传、服务等各项工作,逐步得到农民了解和认可,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谋划本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5月15日,四川农机“双抢”现场会在成都市新都区杨建村召开。四川省副省长郭永祥等领导观看了耕作、收获、插秧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表演,并详细询问了各类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效率、价格及农民群众反映的情况。图为郭永祥副省长驾驶拖拉机旋耕机种地。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夏收夏种期间,福建省共投入水稻联合收割机0.65万台、插秧机0.55万台,完成早稻机收面积135.82万亩、水稻机插面积103.17万亩,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1.7万台,培训机手、修理工0.62万人,组织321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外出跨区作业。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夏季农业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一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维修免征所得税、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确保跨区作业市场稳定有序。规范落实农机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