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34-5036
[目的]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在湘南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进行越冬观察、田间若虫消长情况观察、世代史及虫态历期观察、天敌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柑橘黑点蚧和柑橘糠片蚧在湘南普遍发生,且各龄虫态均可在活枝、叶上越冬,其习性为:柑橘糠片蚧主要固定于叶片正面中脉附近或凹陷处,柑橘黑点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的比例相差不大。第一代初孵若虫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中旬开始发生,以后各月不断出现,发生很不整齐。两蚧在田间活动大致出现3个高峰期:第一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个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个出现在9月至10月下旬。其中,9月份为全年的最高峰,占总虫数的37.08%,以后逐月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柑橘上发生的蚧虫种类很多,均属同翅目,蚧科,危害柑橘的根、茎、叶、果。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种类有吹绵蚧、矢尖蚧、堆蜡粉蚧、褐圆蚧、黑点蚧、糠片蚧等。在我省以吹绵蚧、矢尖蚧、褐圆蚧、堆蜡蚧发生最为普遍,且危害严重,是柑橘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柑橘园内蚧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根据蚧类发生危害规律,结合其它病虫发生特点和危害程度,因地、因时制宜确定防治时期和选用合理的农业、生物、物理、植物矿物农药、无公害化学农药等多种病虫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蚧类种群数量处于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且对人和动物无害,对柑橘园和环境不产生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柑桔糠片盾蚧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糠片盾蚧是柑桔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了柑桔的产量和品质。以实际调查研究为主,并结合前人研究数据,对柑桔糠片盾蚧的消长规律、增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柑桔糠片盾蚧防治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柑橘长白蚧发生期测报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97~2002年6年间对柑橘长白蚧室内出壳高峰和田间上梢盛末期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一、二代长白蚧防治适期(上梢盛末期)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0.76x 9.09和Y2=0.84x 5.03,提前预测了长白蚧的防治适期,为柑橘长白蚧的防治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5.
柑橘堆腊粉蚧(Nipaecoccus vastacor Maskell)在韶关市一年发生4-5代,是我市为害柑橘的最重要的蚧壳虫之一。其成虫、若虫刺吸柑橘新梢、嫩梢、叶片和果实汁液。虫体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被害果实变小变黑和畸形,不堪食用。被害嫩叶、枝梢枯萎畸形,生长受阻。甚至在近地面的树干及主根皮下蛀害,破坏树体的养分和水的输送,受害重者整株枯死。由于虫体被蜡粉,蜡质不亲水性,农药较难触及虫体,害虫具有较强的避药性与抗药性,防治难度大。为此,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柑橘堆腊粉蚧的示范试聆。  相似文献   

6.
柑橘堆腊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住韶关市一年发生4-5代,是我市为害柑橘的最重要的蚧壳虫之一.其成虫、若虫刺吸柑橘新梢、嫩梢、叶片和果实汁液.虫体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被害果实变小变黑和畸形,不堪食用.被害嫩叶、枝梢枯萎畸形,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7.
 用Lloyd 的平均拥挤度(m) 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Taylor 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3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糠片盾蚧在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并且4至6月糠片盾蚧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规律性。7月份以后,随着虫口密度降低,糠片盾蚧呈现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8.
糠片蚧卵发育的起点温度为6.78℃,孵化积温为102.2日度。在15—34℃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孵化率则降低。在28℃恒温下,世代历期为42天,雌蚧产卵期可达50余天,平均每雌产卵55.5粒,种群趋势指数Ⅰ=11.0,内禀增长率 r_m=0.259,存活曲线为 DeveeyⅢ型。雌成蚧是田间存在的主要形式。越冬后第一、二代幼蚧发生比较整齐,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松片圆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和第四代二龄若虫在罗汉松叶片上越冬,各代若虫发生或分别在5月上旬~7月下旬;7月下旬~10月上旬;9月中旬~11月下旬;10月中旬~11月下旬。本文还提出了重点防治第一代松片圆蚧的建议,并分析了“敌故灵”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英吉沙县杏园球坚蚧一年发生一代,糖槭蚧一年发生一代,桑白盾蚧一年发生两代,防治方法:冬前对树体喷洒5°Be的石硫合剂。球坚蚧、糖槭蚧为害严重的杏园可在杏子收获后,7月下旬-9月下旬期间以进行防治。桑白盾蚧为害严重的杏园在8月上旬至下旬,在二代若虫期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1.
红蜡蚧是本市柑橘的主要害虫,发生十分普遍,尤以树龄10年以上橘树发生危重,严重时树干、树枝几乎为蚧壳虫体覆盖,其分泌的蜜露还能诱煤烟病,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品质。由于红蜡蚧若蚧孵化期很长,一般在20d左右,防治难度较大。为积极筛选低毒、长效的无公害农药新品种,简化防治技术,我站联合东山镇农服中心实施了植物农药20%融杀蚧螨、矿物农药99%绿颖防治柑橘红蜡蚧试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柑橘长白蚧发生规律的观察和危害严重原因的分析,提出对柑橘长白蚧田间有效的控害对策,对桔区基层农技干部指导农户开展长白蚧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师宗县柑橘病虫害的调查,发现为害师宗县柑橘的病虫害主要有螨类害虫(包括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凤蝶、蚧壳虫、地粉蚧、疮痂病及树脂病。对上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及为害程度进行分析介绍,并基于发展师宗县柑橘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现状,针对柑橘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高柑橘失尖蚧防治水平,特进行了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22.5g/L毒死蜱·氯氰菊酯EC防治柑橘失尖蚧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22.5g/L毒死蜱·氯氰菊酯EC对柑橘失尖蚧的防治效果显著,且持效期较长、对柑橘生长安全。建议使用量为1500~1000倍液,在柑橘失尖蚧若虫孵化高峰期,用喷雾法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5.
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Lloyd 的平均拥挤度( m) 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 m) 、Taylor 幂法则、以及Iwao 的m - m 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 3 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 即糠片盾蚧在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并且4 至6 月糠片盾蚧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规律性.7 月份以后, 随着虫口密度降低, 糠片盾蚧呈现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6.
周丁国  蒋晔  倪彪 《上海农业科技》2012,(3):144-145,148
为给有效防治柑橘小实蝇提供理论依据,2009~2011年象山县对柑橘小实蝇进行了重点监测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在象山县每年平均发生4~5代,各年月种群数量差异显著,2009年种群数量明显超出其他年份,其原因是2009年之前果农未充分认识到柑橘小实蝇的危害性,疏于对果园的管理和未进行综合防治。同时提出了柑橘小实蝇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包括严格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套袋、诱杀成虫和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上海地区柑橘红蜡蚧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卵5月底开始孵化,6月初达到孵化高峰,孵化期长达40 d左右,雌成虫有效卵孵化量可达500—800粒/头。在室外喷雾100倍95%矿物油EC、4 000倍240 g/L螺虫乙酯SC、1 000倍40%杀扑磷EC、1 000倍1.2%苦参碱·烟碱EC,7 d后防效均达到80%以上。建议防治红蜡蚧时交替使用上述4种农药,可有效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松片圆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和第四代二龄若虫在罗汉松叶片上越冬,各代若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上旬-7月下旬,7月下旬-10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下旬;10月中旬-11月下旬。本文还提出了重点防治第一代松片圆蚧的建议,并分析了“敌蚧灵”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9.
对桑盾蚧(Pseudaulacas pispentagona)在陇南市核桃上的为害情况、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桑盾蚧在陇南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第2年5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进入卵孵化盛期,为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采取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桑盾蚧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0.
在温岭市进行了柑橘小实蝇为害柑橘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主要为害当地的柑橘早熟品种"早熟(宫川)蜜柑";在温岭市一年发生6~7代,其主为害代为4~6代,且世代重叠;为害柑橘橘果,于11月上中旬达为害高峰;失管的橘园成虫量高,橘果受害严重。采取性诱剂诱杀、清洁橘园、药剂防治等防控制措施,可有效控柑橘小实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