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针对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现状,分析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辽西北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
平榛作为东北原产种,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是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最佳经济树种。文章介绍了沙地平榛种子采集与处理、种子催芽、育苗地的选择、整地与播种及苗期管理等5个方面的育苗技术措施,为辽西北沙地发展平榛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核桃楸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阔叶树种,在辽宁分布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已成为辽西北沙地经济林发展的主要树种之一。沙地核桃楸栽培技术为沙地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辽西北沙地樟子松地径与胸径相关关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442株沙地樟子松的实测资料,对辽西北沙地樟子松林的地径与胸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多个模型中选出最佳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编制了樟子松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505株辽西北沙地赤松地径(D_(0.1))与胸径(D_(1.3))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赤松地径与胸径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采用6种数学模型,进行赤松地径与胸径相关分析,其中三次曲线方程D_(1.3)=-1.068+0.602 D_(0.1)+0.011 8 D_(0.1)~2-0.000 2 D_(0.1)~3为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我国辽西北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8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油松纯林〉弃耕地〉樟子松林〉山杏林〉榆树疏林〉松杨混交林〉杨树纯林;沙地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磷、全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雨季,针叶树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农业弃耕地在7月份和10月份中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山杏林地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均表现为最低。  相似文献   

7.
辽西北沙地核桃楸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桃楸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辽宁有广泛分布。文章主要阐述了辽西北核桃楸沙地播种育苗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辽西北沙地开展水肥调控试验,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沙地1年生胡枝子幼苗叶绿素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的最适条件为土壤含水量17.52%,施氮455.14 kg.hm-2,施磷760.75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樟子松的栽培和经营水平,编制辽西北地区的樟子松立地指数表和出材量表。在辽西北地区,把樟子松以30 a为标准年龄,按照树高划分为8~12共5个立地指数级,并编制立地指数表;参考林业技术规程,划分长度2.5 m、小头去皮直径12 cm以上为建筑材,并根据材积比方程,编制了建筑材出材量表;经检验文中数表适用于辽西北不同立地条件沙地,可以为当地樟子松建筑材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草牧场防护林对碱草,兴安胡枝子蒸腾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牧场防护林对碱草、兴安胡枝子蒸腾效率的影响吴德东,周景荣(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123203)本试验属辽宁省科委“八五”期间下达“辽西北沙地人工草场保护利用的研究”的部分内容,对有林草场和天然草场牧草蒸腾效率的测定。从牧草生理的角度研究牧场防护林,使...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了在辽西北沙地环境下培育的5个种源元宝槭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叶片水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整株水力导度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的生长及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生长量方面以辽宁四合城种源苗木最高,辽宁章古台次之,其它种源较低,主要生长指标以单株生物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程度最高。生长表现较好的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苗木的水分状况较好,光合气体交换能力较高,同时苗木的整株水力导度也更高。综合分析,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在辽西北沙地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较为适宜在该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辽西北沙地生态环境,在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镇采用水泥桩(柱)加刺线围封沙地,并植树种草,围封结束后全面评估围封效益。结果表明:围封3 a后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丘面积分别减少83.3%和22.7%,固定沙丘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25%,沙蓬已经接近退出,差巴戈蒿和拂子茅的分布频度和多度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含水量增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辽西北地区发展沙棘生态型经济林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国武 《沙棘》2006,19(4):35-36
论述了在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抄棘生态型经济林的可行性问题,认为发展沙棘是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林业》2008,(7):14-15
乌珠穆沁沙地生态旅游度假村 哈布其盖沙地生态旅游度假村位于西乌旗巴拉嘎尔郭勒镇北8公里处,地处乌珠穆沁沙地主体—嘎亥额勒苏沙地腹地,总面积7.3万亩。  相似文献   

15.
辽西北地区是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的地区,随着人们盲目的开垦,草地面积减少,草地退化、沙化现象日益严重,草畜矛盾日渐突出,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基于以上几点,章简要地阐述了辽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的草业开发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退耕还林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认为在一定时期内,退耕还林为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契机,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进程,两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相对成活率、相对树高和相对地径作为树木适应性筛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分析所选12个树种对辽西北风沙区混合土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树种对辽西北风沙地适应性强弱可分为3大类,即S7、S8、S9、S10、S12为高适应性树种,S1、S3、S4、S6为中等适应性树种(品种),S2、S5、S11为敏感性树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建设基本情况,提出了边界防护林建设采取的6项基本措施,分析了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建设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柠条是一种集防风固沙、生态绿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抗逆性强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冬季寒冷,柠条诸多的生物学特性适宜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大规模栽植。文章叙述了柠条的生物学特征特性、繁育造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