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嫩芽识别是实现名优茶智能采摘的前提,因此,利用数码相机采集了清明时期贵州大学和贵州农科院茶园茶叶图像,并以茶叶图像为对象,研究了茶叶嫩芽的识别方法。首先对1KGB颜色模型的色差法(R—B)进行分析,然后以该算子为分割分量,对比研究了多种阈值分割法的优缺点和分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分割方法都能有效区分嫩芽和背景,其中ostu法和迭代阈值法的识别效果较好,嫩芽识别准确率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2.
苹果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快速跟踪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减少苹果采摘机器人采摘过程处理时间,对苹果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的快速跟踪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基于R-G颜色特征的OTSU动态阈值分割方法进行首帧采集图像分割,采用图像中心原则确定要采摘的目标果实;利用所采集图像之间的信息关联性,在不断缩小图像处理区域的同时,采用经过加速优化改进的去均值归一化积相关模板匹配算法来跟踪识别后帧图像的目标果实,并进行不同阈值分割方法实现效果,不同灰度、亮度和对比度的匹配识别以及新旧方法识别时间对比试验,从而验证了所采用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其中所设计跟踪识别方法的识别时间相比于原方法,减少36%。  相似文献   

3.
基于CLAHE的苹果树树枝迭代阈值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业采摘机器人自主导航和采摘过程中的障碍物树枝识别问题,为解决迭代阈值分割算法在目标与背景图像灰度差别不明显情况下的分割缺陷,提出了基于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基础上的果树树枝迭代阈值分割方法。首先,通过颜色空间变换,将RGB颜色空间的果树树枝图像转换到XYZ和I1I2I3颜色空间,并提取出X-Y色差因子和I2颜色因子,对其进行灰度差别分析;然后,对灰度差别不明显的图像进行对比度受限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后,再进行迭代阈值分割,从而剥离出树枝区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方法,树枝图像分割成功率为92%。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器视觉的猕猴桃特征参数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源图像各颜色分量及颜色因子的灰度图、直方图及线剖面分析,选用Lab空间的a通道分量进行特征提取。为了改善图像质量,对a通道分量通过直方图均衡化、中值滤波进行增强。对滤波后的图像利用OTSU自动阈值分割法,完成目标与背景的分割。应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对图像先腐蚀再去除小目标最后进行反向膨胀运算去除残留物。对处理得到的二值图像运用Canny算子获取目标区域的边界信息,基于正椭圆Hough变换提取猕猴桃的质心、面积、周长和圆形度。为了测试提取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采集的40张图像87个果实进行了特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确提取率为88.5%,平均提取时间为3.976s,基本满足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对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HSV模型与改进的OTSU算法花椒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农业智能机器人对作业现场花椒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HSV模型与改进的Otsu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以现场图像的H分量图像作为处理样本,先采用中值滤波滤除噪声,再利用改进的Otsu算法进行阈值分割,达到对花椒目标辨识的目的。通过对采摘现场成熟的大红袍花椒在顺光、背光、遮阴3种情况下采集的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在顺光、背光、遮阴条件下,分割识别率分别为93.3%、90%、88.3%,且与传统的Otsu算法相比,图像分割时间缩短20%以上,为现场机器人花椒采摘识别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背景饱和度压缩与差异阈值分割融合的香蕉串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识别香蕉串样本需求量大、训练时间长、硬件配置高,而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易受光照、背景颜色影响导致识别的香蕉串不完整且噪声点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背景饱和度压缩与差异阈值分割融合的香蕉串识别方法。首先根据饱和度图像中灰度等级的像素比例自适应确定香蕉串区域的高、低饱和度阈值,然后对小于低饱和度阈值的图像背景做伽马变换;对大于高饱和度阈值的图像背景做半值压缩,进而增强香蕉串区域与环境背景的对比度。接着,采用大、小阈值范围分别对饱和度分量与色调分量的差值图像进行分割,并对分割结果进行孔洞填充和连通域提取,将获取的背景噪声与大、小阈值范围的分割结果做差值融合进一步去噪,从而得到噪声点少、准确度较高的香蕉串。试验结果表明,对自然香蕉园环境下采集的图像样本香蕉串识别的准确度高于0.85的占比39.29%,介于0.80~0.85的占比46.43%,低于0.80的占比14.28%。本文方法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光照和环境颜色下香蕉串的识别。  相似文献   

7.
苹果采摘的季节性强,工作量大,利用机器人进行苹果采摘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障碍物识别对苹果作业机器人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为此,针对苹果园区垄间地面情况和障碍物特点,采用L*a*b*颜色空间中的b*分量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再进行图像阈值分割处理,可有效将苹果园区垄间中的障碍物等从复杂背景中分离出来;再利用优化后的SURF算法进行障碍物匹配,可有效地提高障碍物的识别率。实验表明:优化后的SURF算法可以提高障碍物匹配的准确率,并缩短障碍物匹配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0.57R-0.18G-0.2B色差分量法对刺梨图像进行处理,通过Ostu自适应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和二值图像白色色素面积阈值等方法对图像进行一次分割。根据刺梨果实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再采用YCbCr颜色空间模型中各分量的阈值对图像进行二次分割。通过标记分水岭分割算法对粘连果实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利用Hough圆变换对独立、遮挡和重叠情况下的果实外圆进行拟合和修复,最终获取果实质心坐标及其半径。试验结果表明:刺梨果实识别正确率均高于92%,说明本算法能够对刺梨果实进行有效地识别。  相似文献   

9.
黄瓜蚜虫的图像识别与计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蚜虫区域、绿色背景和蚜叶区的G分量特点,建立G分量阈值确定原则,并采用G分量阈值将蚜虫区域和非蚜虫区域分离开。针对蚜虫的粘连重叠问题,利用扩展极小值阈值变换的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标记,对标记后的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和分水岭分割,以去除粘连。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地分割粘连重叠的蚜虫,过分割率与欠分割率之和为3.14%。计数准确率达到96.2%,高于直接计数的  相似文献   

10.
苹果图像的背景分割与目标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的缺陷、大小和颜色差异以及光照等因素影响图像背景分割与目标提取精度.以苹果为研究对象,针对4种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采集的280幅不同姿态的苹果图像,将彩色图像的R、G、B分量进行算术运算,然后采用形态学开运算进行消噪处理,采用线性空间滤波消除锯齿状边界,采用自动阈值分割方法进行背景分割与目标提取.结果显示,203幅图像的分割偏差小于1%,占总量的72.5%;70幅图像的分割偏差大于1%而小于2%,占总量的25%;偏差大于2%的有7幅,占总量的2.5%.最大分割偏差为2.83%.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试验设计方法实现了番茄采摘机器人夜间照明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与背景类间方差和类内方差比值F的图像可分割性评价指标作为确定最佳试验方案即最佳照明系统的评价指标;考虑了光源种类、光源布局及图像采集距离3个试验因子;采用正交试验表L_(18)(6×3~6)安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光源种类和光源布局是影响番茄采摘机器人夜间照明系统的显著因子,图像采集距离为不显著因子;光源种类因子各水平中,荧光灯照射时图像的F最大,为2.159;光源布局因子各水平中,对角布局时图像的F最大,为2.234。因此,所设计的番茄采摘机器人夜间照明系统的最佳组合为:荧光灯、对角布局。将试验结果与基于归一化R-G色差的OTSU自动阈值图像分割算法的分割效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验证了基于该图像可分割性评价指标F的夜间照明系统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图像分割在成熟茄子目标识别中的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正明  王森  孙俊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Z1):105-108
针对在自然光生长条件下采集的茄子图像,采用自动取阈的算法,分别利用图像的灰度信息、基于R、G、B分量线性变换的3个正交彩色特征量和基于HSV彩色空间对图像进行分割.经Matlab仿真对比结果得出:利用Otsu算法对灰度图进行分割,虽然对灰度直方图进行了优化,目标与背景的分割效果较好,但存在局部反光的影响;采用改进的Otsu算法,对彩色特征量(2G-R-B)/4进行分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局部反光的影响;同样采用改进的Otsu算法对HSV彩色空间色调分量的分割,则可以克服目标茄子表皮的反光对分割结果的影响,取得了较好效果.以数学形态学降噪方法进一步对利用色调分割后的二值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可大大改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凭借人工经验方式对小桐子种子品质进行筛选效率较低、主观性强、错误率高且实时性差等问题,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小桐子种子图像进行分析,针对其特征对图像进行了R,G,B彩色分量的算术运算融合,采用形态学开运算进行消噪处理,并根据OTSU方法进行自适应的阈值选取将图像处理成二值图像,利用LOG算子实现了图像的边缘提取,且通过计算得到了小桐子种子的部分形态特征参数值.结果表明,与人工分割的方法相对比,90幅具有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桐子种子图像的平均分割误差不超过0.63%,最大分割误差为1.07%,均方误差σ不超过0.006 4,能较为准确地实现小桐子种子图像的背景分割和参数检测.  相似文献   

14.
赵毅 《现代农机》2023,(5):65-67
常规水果采摘机械目标识别方法多数采用特征阈值化法,对水果图像进行分割处理,不能根据水果图像中某些目标存在的共同特征将其分割为特定区域,无法为目标识别提供有力支持,降低了水果采摘机械目标识别的精确率。基于此,引入机器视觉技术原理,以类球状水果为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果采摘机械目标识别方法。利用高性能的拍摄相机,随机选取类球状水果进行图像采集与预处理,获取特征突出、不存在噪声点的图像,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设计图像分割算法,将图像划分为多个超像素块,对类球状水果图像边缘进行平滑处理,获取融合特征的类球状水果采摘机械目标识别显著图,完成机械目标识别。实验分析可知,通过这方法识别类球状水果采摘机械目标,其识别结果的精确率、召回率与调和平均值等三个评测指标均≥95.38%,识别效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果表面亮度不均校正及单阈值缺陷提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水果表面亮度不均校正算法.以脐橙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取R分量图像并除去背景后获得原始图像;然后根据照度-反射模型,利用低通滤波获得该图像的入射分量图,将此入射分量图作为该图像的亮度图像;最后,原始图像与亮度图像相除后即为亮度校正后的图像.基于亮度校正后的图像,利用单阈值对水果表面缺陷一次性成功分割.利用开发的算法对正常样本和带有10类不同缺陷的样本共计788幅图像进行处理,总体识别正确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16.
采摘机器人振荡果实动态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采摘机器人在果实振荡状况下的动态识别方法,解决由于果实振荡影响采摘机器人识别定位时间,进而影响采摘速度和效率的问题。首先对所采集的振荡果实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将其分为果实和背景两部分;其次引入帧间差分法、水平最小外接矩形法等对分割图像进行振荡果实动态区域的区域标识,然后对其振荡果实进行识别,当图像中有多个振荡果实时,以距离图像中心最近原则确定采摘振荡目标果实。试验结果表明对实际采摘环境下遇到的多数情况,所提算法都能很好地识别出振荡果实,识别时间少于0.5 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番茄采摘机器视觉系统中番茄果实图像的分割效果,对基于二维直方图的阈值分割方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针对番茄果实图像的特点将阈值点附近的区域信息引入分割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二维直方图的Otsu阈值分割方法,改善了图像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猕猴桃采摘自动化,设计了采摘机器人导航行走系统。该系统基于图像处理,以种植垄和杂草空地分界线作为导航轨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图像处理,采用HSV系统中色调H分量,实现图像灰度处理,采用同态滤波和阈值分割,实现图像二值化,最终找到导航轨迹离散点;②对离散导航像素进行拟合,并将图像中导航方程转化到实际空间坐标系中,得到实际导航方程;③对系统导航精度和抗光照干扰性能测试,表明系统能有效抑制光强变化带来的影响。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宜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复杂环境中蛋鸡识别及粘连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基于Lab颜色模型的蛋鸡与背景自动分割方法和基于极限腐蚀和凹点搜寻的粘连蛋鸡分离与计数算法.实验前期将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的RGB图像转换成Lab图像,每张图像中均选取蛋鸡及最接近蛋鸡颜色的背景2个小样本区域,分别计算这两类区域在a、b分量的数学期望作为分割阈值.随后将采集的图像像素聚类于与a、b分割阈值的欧氏距离最小的区域,从而实现蛋鸡与背景区域的自动分割.针对经常出现的蛋鸡群聚造成蛋鸡个体之间相互粘连的情况,研究利用改进的极限腐蚀及凹点搜寻处理算法分离出独立的蛋鸡并正确计数.108幅蛋鸡图像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将蛋鸡个体从复杂背景中有效提取、计数和粘连分离,蛋鸡计数正确率为93.5%,综合分离正确率为89.8%.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目视觉与超声检测的振荡果实采摘识别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摘机器人在果实振荡情况下因难以精确定位影响采摘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与超声检测的振荡果实识别与定位方法。首先对采集的振荡果树图像序列进行基于色差R-G的Otsu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处理,接着对图像果实区域进行灰度填充,将处理后的图像序列叠加得到复合图像和目标果实运动区域,求取振荡果实在图像运动区域的二维平衡位置坐标。然后机械手在视觉引导下运动,其末端指向振荡果实二维平衡位置坐标,同时超声传感器检测目标果实深度信息并提取超声回波信号峰峰值进行果实识别,当检测到果实处于适合采摘位置时,机械手爪抓取果实。采摘试验表明,采摘成功率为86%,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为实现采摘机器人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