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对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种质创新计划中296份稳定品系进行多环境田间试验获得蛋白质含量数据,并利用227对PAV标记和93对SSR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蛋白质QTL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蛋白质含量变幅为34.50%~53.84%,平均遗传率达92.57%,品系与环境间存在极显著互作。6个环境下与蛋白质含量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关联的位点分别有139、44个,分布于大豆基因组的20个染色体,其中在2个以上环境被重复检测到的有8个。以平均蛋白质含量45%为标准筛选出64个新品系,分别来自33个杂交组合。基于AMMI模型的品种稳定性分析发现高蛋白含量材料Di变幅达0.08~1.27,来自菜豆5号/泰兴黑豆、南农73-932/早熟18等组合的新品系在6个环境表现稳定;基于分子标记可将高蛋白品系聚为6类,具有共同亲本的材料多聚在一起,且高值材料(47%)和低值材料的杂交组合也被区分开。对5个在多环境都检测到的关联位点进行分析,发现64份高蛋白材料分别含0~4个优异等位变异,材料间优异等位变异的构成存在差异。聚合不同优异等位变异可能创造更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揭示早籼稻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方法】以R996、湘早籼45号和6个新育成的早籼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分期播种方式利用自然高温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了供试品系的碾磨、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筛选出对高温钝感和敏感的水稻品系,探究稻米品质性状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稻米品质性状对灌浆期不同时段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始穗后10d内温度对稻米碾磨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影响最显著,始穗后30d内温度对稻米外观品质影响最显著。稻米品质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因性状而异,灌浆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粒长,显著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劣化了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米饭外观、米饭口感和米饭黏度,提升了米饭适口性。水稻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因稻米品质性状而异,Q3、Q8、Q11、Q13属于碾磨品质高温钝感品系,Q3、Q4、Q5和Q11属于外观品质高温钝感品系且高温下蒸煮食味品质优。【结论】灌浆期高温胁迫会降低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米饭适口性。水稻品系Q3和Q11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早籼稻品质分析及其遗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国家规定的优质食用稻米的标准和测定方法,分析了11个早籼稻品种(品系)的稻米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本组培育的乌珍1号、乌珍5号的多数品质性状和711、713的全部品质性状都达到了农牧渔业部优质食用稻米标准。在性状遗传方面胶稠度可能受一对主基因控制,硬对软为显性。粒长、粒型、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受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并与环境互作。高、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间杂交,可以得到中等直链淀粉的后代。  相似文献   

4.
对217份稻谷样品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析表明,谷壳中重金属含量大于精米,精米中Cr、Cd含量相对较高,谷壳中Cr含量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Cd、Pb与稻谷中的Cd、Pb含量显著相关,谷壳与精米中的Cd、As、Hg含量显著相关而与品种类型无关;对重金属富集系数的分析表明,稻米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弱为Cd>Hg>As>Cr>Pb,不同品系稻米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均达到显著,银占系列稻米的重金属富集能力与其它8个品系差异显著且显著高于其它品系。结论对研究稻米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分析以求有效地选择高蛋白质小麦品系,需要花费经费和时间,所以改良小麦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含量工作受到了限制.这种高蛋白选择主要集中于高代品系上,这就限制了从一个选择的周期中取得较大的遗传获得量.目前,尚无一个适于早代混合群体进行种子蛋白质含量选择的有效和非破坏性的集团选择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We-hrmann,V.K.等为了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进行了用回交将高蛋白基因从低产品系导入蛋白质含量中等的高产大豆品系的研究。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480克/公斤的低产品系Pando同平均蛋白质含量约为400克/公斤的3个高产品系轮回杂交,在回  相似文献   

7.
玉米籽粒贮藏蛋白的酶溶馏分(玉米醇溶蛋白)生物学价值很低,因为其赖氨酸和色氨酸不足。例如,色氨酸含量为0.05~0.08%,而赖氨酸为0.1~0.2%,比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质中的低95~98%。因为蛋白质含量与其玉米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在高蛋白玉米类型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低。尽管按籽粒干物质计算它们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低蛋白质类型的略高些。在文献中有些资料认为某些禾本科作物(大麦、燕麦、黍)醇溶蛋白质含有1~2%色氨酸和2~3%的赖氨酸,可以说几乎是全价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豆育种实际工作,设置低蛋白×低蛋白、低蛋白×高蛋白2种不同类型的大豆杂交组合,先后对各组合类型后代单株及后代品系蛋白质、油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亲本蛋白质含量通过杂交后代群体对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亲本蛋白质含量与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杂交亲本组合类型对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试验明确了大豆杂交后代群体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过程以及选择作用对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为大豆蛋白质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大豆遗传和遗传工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进展,现简单报道如下: 一、采用种间杂交和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许多优良变异。在270多个稳定的品系中,产量性状较好的28个;抗食心虫材料10个;小粒品系5个;高蛋白(45—50.54%)品系8个;超小粒品系2个。现正对这些优良品系进行鉴定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湖南高蛋白水稻品种选育的主要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统计了湖南省1997~2008年间审定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2%的品种(组合),分析了这些高蛋白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产量、生育期、抗性等特征特性,初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湖南省高蛋白水稻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稻米是全世界50%以上人口的主食.稻米的品质与人类健康关系很大。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对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稻米主产区和以稻米为主食的贫困地区。水稻品质改良中,应该注意提高水稻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质量,从而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根据陈锦清(199)报道,测定了274个水稻样品粗蛋白含量,平均为10.85%,变幅为6.7%~14.2%、他还选择24个品种分别在1981和1982年种植,两年的稻米蛋白含量差异显著,说明在水稻品种中存在着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差异和对环境反应显著的差异,提高蛋白质含量是可能的。本文介绍了…  相似文献   

12.
栽培因素对寒地早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彬 《中国稻米》2007,13(6):43-44
在寒地水稻品种改良和稻作生产上,应重视N素营养的调控作用。稻米品质指标中受N素营养影响最大的是蛋白质含量,其次是胶稠度。随着N素营养的增加,胶稠度逐渐变短,蛋白质含量和碱消值逐渐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逐渐下降。稻米理化性质的平均变异幅度,胶稠度61.4~69.4min,直链淀粉含量16.6%~17.5%,蛋白质含量5.8%~7.6%,碱消值6.4~6.7级。  相似文献   

13.
施肥技术对不同早稻品种的产量及稻米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对杂交早稻品种中优974和常规早稻品种1290d674的稻谷产量和稻米蛋白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后期的施肥比例有利于稻谷产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其中效果最好的A2处理(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5:2:1:1:1)的两个品种产量比最差的A1处理(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5:5:0:0:0)分别增加10.59%和9.97%,总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4.27%和3.49%;在四种蛋白质组分中,除醇溶蛋白几乎没有变化外,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清蛋白的变化最为明显。而在施肥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施肥量同样会增加早稻的产量及其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其中,B处理(纯N210kg/hm^2)较A2处理(纯N150kg/hm^2)两品种产量分别增加7.01%和6.06%,稻米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5.33%和7.97%。  相似文献   

14.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杂种早代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选用品质和产量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水稻杂种早代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9.73%~94.99%;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稻米味度值先是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随蛋白质含量下降而下降,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Wx基因变异与小麦籽粒胚乳的关系,以玉米花粉诱导扬麦10号(角质胚乳品种,非糯小麦)与糯质供体Waxy C杂种F1产生的不同Wx基因变异类型的55个双单倍体系以及以扬麦9号(粉质胚乳品种)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回交育成的12个糯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Wx基因变异对籽粒胚乳质地的影响,同时测定了12个不同来源的粉质胚乳糯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角质胚乳品种扬麦10号与粉质胚乳糯质供体Waxy C杂交获得的3个糯质品系籽粒角质率分别为26%、38%和74%,非全糯质品系的角质率都在90%以上;粉质胚乳品种扬麦9号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或回交产生的糯质品系籽粒胚乳都表现为粉质。说明3个Wx基因同时发生变异会导致籽粒角质率降低,而部分Wx基因变异类型之间及其与肌基因正常类型之间胚乳质地无显著差异。12个不同组合的糯小麦品系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79%,显著高于非糯质供体亲本扬麦9号、扬麦12、扬麦16和扬麦158的平均值(12.60%),表明糯质小麦胚乳表现为粉质不是由蛋白质含量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以选自10-A/88-1643//川育12号的60个小麦异源(黑麦)重组系为供试材料,对籽粒蛋白南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籽粒蛋白南含量与农芤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质与程度。结果表明,重组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变异,超过高亲川育12号(15.0%)的后代品系占60%。蛋白南含量高达17.0%以上的高蛋白品系占被测品系的13.3%。蛋白南含量仅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  相似文献   

17.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提供的65个水稻品系为试材,分析了这些水稻品系食味值的总体表现,及食味值与各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系品质普遍较好,但品系间各品质性状有一定差异;各参试品系食味值在60.44~84.00之间,品系间差异显著,并接近正态分布;食味值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选择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籽粒长宽比较小的品种,这样可以提高食味值。但是,食味值的提高会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相似文献   

19.
尽管当今大豆优质育种已经派生出不少内容,诸如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44%的高蛋白育种。油分含量高于21%的高脂肪育种,高含硫氨基酸育种,亚麻酸含量低于3%的脂肪酸优质育种,但由于技术设备和各种优质育种目标对人们生活相关程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大豆的优质育种仍以高蛋白和高脂肪含量为主要目标。现将我省大豆高蛋白育种和研究情况作一小结。一、高蛋白大豆品种资源的筛选和评价从事高蛋白育种,品种资源是基础。我们早在80年代初就抓了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经分析,江苏省1217份大豆地方品种的蛋  相似文献   

20.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提高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寻找最佳的播种时期,满足黑龙江垦区生产高蛋白大豆的需要,利用3个黑龙江省东部主栽的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48、黑农43和东农42,进行8个播期栽培试验,探讨播期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成熟期无影响,而对生育期有影响,大豆生育期因播期推迟而缩短;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农艺性状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提早或延迟播期使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减少,百粒重减小;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产量有影响且差异显著;播期对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有影响,播期越晚蛋白质含量越低,但各播期间差异不明显。在黑龙江东部地区高蛋白大豆的适宜播期是5月8日至5月1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