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电气化》2003,(4):44-44
循环流化床燃烧 (CFBC)技术系指小颗粒的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下 ,即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稠密悬浮煤颗粒充分接触燃烧的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是一种炉内燃烧脱硫工艺 ,以石灰石为脱硫吸收剂 ,燃煤和石灰石自锅炉燃烧室下部送入 ,一次风从布风板下部送入 ,二次风从燃烧室中部送入。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流使燃煤、石灰颗粒在燃烧室内强烈扰动形成流化床 ,燃煤烟气中的SO2 与氧化钙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被脱除。为了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 ,将未反应的氧化钙、脱硫产物及飞灰送回燃烧室参与循环利用。钙硫比达到 2~ 2…  相似文献   

2.
王军 《河北农机》2016,(1):26-27
通过改造循环流化床锅炉下部,可以提高循环流化床密相区的流化速度,降低锅炉一次风率和密相区的燃烧份额,提高了锅炉出力。改造前后,我们对锅炉出力、炉出口温度做了比较,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同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口做了改进,有效降低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气化》2001,(6):44-44
旋转型发电方式, 系指将燃料的化学能变 成热能,再变为机械能, 带动发电机生产电能的 传统发电方式。这种高效 洁净的燃煤发电新技术 包括循环流化床、外燃式 燃烧、联合循环、高效能 发电系统等。 1循环流化床 循环流化床锅炉, 其特点为锅炉流化态燃 烧,燃烧粒子上下反复升 降形成内循环,未燃烬的 小颗粒经旋风分离器捕 集后重新送回炉内形成 外循环,两种循环增大了 燃烧过程传热传质率和 燃烧效率。通过对风量、 炉料(煤、石灰石)及回灰 量控制实现最佳燃烧温 度(850℃),从而形成最 佳脱硫脱氮效果。该床主 要优点为燃料…  相似文献   

4.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概况及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各种型号循环流化床 (CFB)锅炉的开发研究 ,现已安装投运了很多中小型CFB电厂锅炉机组。据有关资料介绍 :最大容量为 2 5 0 MW。我国 CFB锅炉起步于 80年代中期 ,但发展速度很快 ,到 1990年 ,已研制出 2 2 0 t/h CFB锅炉。最近 ,我国科技人员与国外洽谈安装 30 0 MW机组 CFB锅炉。可见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作为煤的清洁、高效燃烧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有替代煤粉锅炉的趋势 ,是 2 1世纪洁净煤的主要燃烧技术之一。我国 CFB锅炉应以低效率循环流化床或飞灰回燃流化床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SO_2和NO_x的形成机理,提出降低SO_2和NO_x排放浓度的脱硫脱硝的方法,并根据化工企业循环流化床锅炉废气处理的不断实验,得出控制SO_2和NO_x排放的措施,可以有效改进循环流化床的生产运行,为化工企业环保达标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鼓泡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气化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径为φ0.2 m、高6 m的流化床装置上,利用两种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分别进行了高速鼓泡流化床(BFB)和循环流化床(CFB)的冷态压力分布试验和热态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冷态试验中,鼓泡流化床压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底部的密相区,循环流化床压力分布更趋均匀.热态稳定气化阶段,循环流化床轴向温差只有40℃,气化的燃气热值、碳...  相似文献   

7.
郝跃峰 《湖南农机》2012,39(3):36-37
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具有适用煤种广、负荷调节性能好、灰渣综合利用性能好等一般常规锅炉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特别受到中小型热电厂的青睐.文章以某厂为例,论述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是一种适于固体燃料的清洁高效的燃烧技术.将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改造,对于降低损耗、节约能源、减少成本、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能力的不断提升,相关的工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近现代,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逐渐被工业领域所使用,经过一代代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清洁煤燃烧技术。促进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稳步发展,分析其可能的发展前景,保证锅炉技术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可以提高工业领域的经济效益,也是所有工业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液—液循环流化制冰床流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图像采集与处理方法实验研究了液-液循环流化制冰床的流化特性,发现颗粒的聚团、分散、粘连和聚并4个典型流化特征,获得了颗粒的沿程粒径分布,基于弗劳德准则数Fr揭示了颗粒流化特征与液-液循环流化床流化状态的相关性,讨论了流化床散式流化状态的参数区域。结果表明,颗粒的流化特征和沿程粒径分布随液-液循环流化床高度、运行参数及参数组合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距液-液循环流化床底部0.50 m高度内首先发生颗粒的聚团流化,受颗粒相变程度影响,进而在流化床0.50 m高度以上形成颗粒的聚并、粘连和分散流化,但颗粒聚并形成更大颗粒的现象不可避免;液-液循环流化床的流化状态由弗劳德准则数判别,并与颗粒的流化特征相对应,其理想的流化状态——散式流化主要发生在分散液体流量较小、循环液体流速和温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采集与处理方法实验研究了液-液循环流化制冰床的流化特性,发现颗粒的聚团、分散、粘连和聚并4个典型流化特征,获得了颗粒的沿程粒径分布,基于弗劳德准则数Fr揭示了颗粒流化特征与液-液循环流化床流化状态的相关性,讨论了流化床散式流化状态的参数区域.结果表明,颗粒的流化特征和沿程粒径分布随液-液循环流化床高度、运行参数及参数组合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距液-液循环流化床底部0.50m高度内首先发生颗粒的聚团流化,受颗粒相变程度影响,进而在流化床0.50m高度以上形成颗粒的聚并、粘连和分散流化,但颗粒聚并形成更大颗粒的现象不可避免;液-液循环流化床的流化状态由弗劳德准则数判别,并与颗粒的流化特征相对应,其理想的流化状态——散式流化主要发生在分散液体流量较小、循环液体流速和温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九洲电力公司的 Karita电厂 ,于 2 0 0 0年 8月投入了一台 P80 0超临界参数 36 0 MW燃煤增压鼓泡流化床 (PFBC)发电机组 ,并很快地达到了满出力。该 PFBC锅炉由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按 ABB碳化公司专利技术制造、安装和调试的锅炉。锅炉出口蒸汽参数为 :压力 2 4 .1MPa,温度为 56 6℃ /593℃ ,容量为76 0 t/h;汽轮机由东芝公司生产 ,为中间再热式2 90 MW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的烟气 ,一方面是用来驱动采用 ABB Stal公司开放循环双轴型 75MW的GT140 P燃气轮发电机组 ;另一方面是用来驱动向锅炉供应 1.6 MPa压缩空气的变压空气…  相似文献   

17.
书讯     
《农村电气化》2016,(12):65-65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循环流化床技术从1980年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大型超临界发电锅炉的系列容量产品是很好的体现。为了达到更高的环保要求,科研人员要突破动态设计的范围,创造出先进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从而促进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技术报告(2016)》由六个专题技术报告组成,涉及能源与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煤电调峰、燃煤锅炉低碳燃烧、循环流化床、柔性直流配电网、超导输电及水电生态保护等热点焦点技术问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分为上、中、下三卷,分别为:电源部分、电网部分电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