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套袋后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是黄粉虫、梨木虱、还有康氐粉蚧等.黄粉虫也称黄粉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最适宜于袋内阴湿环境繁殖和生活,以若虫和成虫进入袋内,直接在扎口处为害肩部,被害处初呈褐色圆形或月牙形小斑点,随后腐烂,严重时造成落果;梨木虱属同翅目,梨虱科,可隔袋为害和入袋为害.隔袋为害是梨木虱分泌的黏液从纸袋外渗入侵蚀果面,形成黑色或褐色斑点.入袋为害则是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果实吸取汁液,被害处形成内圈深褐色,外圈浅褐色和大小不等的斑点.据调查套袋梨园袋内黄粉虫等发生率第1年为0.2%,第2-3年12%~14%,第4-6年为23%~24%,第7-8年为80%~90%,因此要加强对这些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套袋后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是黄粉虫、梨木虱、还有康氐粉蚧等.黄粉虫也称黄粉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最适宜于袋内阴湿环境繁殖和生活,以若虫和成虫进入袋内,直接在扎口处为害肩部,被害处初呈褐色圆形或月牙形小斑点,随后腐烂,严重时造成落果;梨木虱属同翅目,梨虱科,可隔袋为害和入袋为害.隔袋为害是梨木虱分泌的黏液从纸袋外渗入侵蚀果面,形成黑色或褐色斑点.入袋为害则是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果实吸取汁液,被害处形成内圈深褐色,外圈浅褐色和大小不等的斑点.据调查套袋梨园袋内黄粉虫等发生率第1年为0.2%,第2-3年12%~14%,第4-6年为23%~24%,第7-8年为80%~90%,因此要加强对这些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吕素霞 《新农业》2006,(9):28-29
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但随着套袋面积的扩大,黄粉虫入袋为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当前梨树生产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一、发生规律黄粉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内、老翘皮下越冬,春季梨树开花时,开始孵化幼虫吸取树液。此虫在河北中南部梨区,套袋梨园6月下旬至7月初开始入袋,8月为害最重。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入袋处)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处群集为害。使梨果变黑腐烂,黄粉虫喜阴怕光多在背阴处从内膛开始为害,逐步发展到中上部,严重时遍布全树。二、严重发生的原因1.果袋的保护套袋是绿色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梨木虱入袋消长规律与为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套袋梨果主要害虫——中国梨木虱入袋消长规律与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其入袋消长的始、盛、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入袋后对果面为害造成的斑点出现始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套袋与不套袋相比,该虫入袋上果的时间提前10~19d;虫量平均增加13倍;由为害叶变成为害梨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对套袋梨果的为害途径除直接为害外又增加了间接为害,而且果实受害症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周文靖  许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46-147,151
对双鸭山地区为害果园的害虫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双鸭山地区果园的害虫隶属4目14科20种,采集害虫共405头,害虫对果园危害程度大,虫口基数大,害虫为害伴随果实成熟的全过程。通过调查与分析害虫的发生规律,对双鸭山地区果园害虫的防治提出了建议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给果树套袋,若袋口封不严,会成为害虫进袋为害的通道,从而降低果实品质,影响套袋的综合效益,造成严重损失。纸袋一般自带铁丝,套袋收口后直接用铁丝封口即可;不带铁丝的纸袋,多用装订机封口。用铁丝封袋口,并不是把袋  相似文献   

7.
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但随着套袋面积的扩大,入袋黄粉虫的为害也随之增大,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黄粉虫已成为当前梨树生产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8.
苹果套袋后,康氏粉介、玉米象等害虫易从果袋通气孔或袋口等孔隙处钻入袋中为害果实,因为农药喷不到袋内果实上,无法将其杀死,它们的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康氏粉介。康氏粉介属同翅目,粉介科。在沂源县每年发生3代,以二、三代若虫及成虫在果袋内集中危害。随着套袋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吸果夜蛾和其他果面病害对柑橘新品种红美人为害的防治措施,开展套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处理能极显著降低吸果夜蛾为害率,降低率20%以上;但套袋对果实外观色泽有不良影响,果实底色青灰偏黄色,不套袋果实色泽光亮自然橙红色,套白色单层袋好于套黑色双层袋;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及柑橘黑点病发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1.选用优质葡萄专用袋优质葡萄专用袋的强度、透光度、透气性、抗水性、抗老化性都经过专业的研究和设计,不仅果袋的质量可靠,而且使用效果好,能使果实外观得到较大改善。用废旧报纸制作的果袋如不进行抗水处理,风雨天气极易破损。套用双层报纸制作的果袋虽可减少破损,但果袋透光性差,影响果实着色。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果园不可因舍不得果袋投资而使果园的效益受到影响。2.套袋前防治好病虫害套袋果园防治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等病虫害的重点是要抓好开花前后及套袋前后  相似文献   

11.
胡麻茎蜂对胡麻的正常生长为害严重,因此开展了胡麻茎蜂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胡麻茎蜂在当地每年发生1~2代,胡麻茎蜂成虫分别于6月上中旬、7月末至8月上旬在田间为害达到高峰,胡麻茎蜂幼虫分别于6月中旬和7月中旬在田间为害达到高峰。根据胡麻茎蜂发生特点和规律,5月中旬末至5月下旬初,在冬麦田药剂防治成虫,可最大程度地控制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12.
芒果挂果期受炭疽病、煤烟病、蛀果蛾、果实蝇等严重为害。本文通过用各种规格材料的袋在果实发育至荔枝大小时套果,可有效地防治病虫为害,其中以套二层无纺化纤布袋和牛皮纸袋效果最好,无副作用,采收时一级无病果分别比对照提高35.18%和19.25%。套袋后可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大大提高采后贮藏效果,能极显著地减轻果实采后后熟过程中的病害发生,但各种规格(材料)袋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梨果套袋后,果实保护在袋内,避免了与农药、病虫的直接接触,但袋内阴暗潮湿环境也给喜阴的黄粉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繁殖场所。1发生规律与为害特征黄粉虫又称黄粉蚜,俗名"膏药顶",1年发生5~10代,以卵在粗老翘皮裂缝、果台、剪锯  相似文献   

14.
酥梨果实套袋技术的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出现了黄粉虫潜入果袋为害之现象,发生面积和果实受害率均呈明显加重趋势,导致商品果率降低,经济损失很大,果农收益下降,应亟待在生产上引起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随着南方优质梨套袋面积的增加,入袋黄粉蚜的为害也随之增加,经济损失很大。分析梨黄粉蚜的发生为害规律,提出3个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冬季清园;适时采取药物防治;规范果实套袋程序。  相似文献   

16.
以红皮红肉型普红火龙果为材料,通过5种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对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套袋后能有效地防治果实蝇对果实的为害,不同套袋处理后对果实产量及商品性影响各不同。结合当地实际,推荐使用透气性较好的白色尼龙网套、黑色尼龙网套、白色无纺布袋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17.
苹果脱袋采收,不要忽视摘袋前后的病害防治及细节问题,以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病害防治摘袋前3天左右,要把果园的病菌彻底铲除,全园周密细致喷好杀菌杀虫药剂,以避免斑点落叶病菌及其他腐生菌在小雨、大雾等高湿的环境下侵染套袋果,果面出现小黑点、小红点,同时还能大大压低病虫越冬基数。苹果红点病及轮纹病在摘袋后可侵染果实,使果面发生1mm^2mm的红褐色病斑,降低好果率,影响售价,特别是秋季高温多雨,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时更容易造成发病。  相似文献   

18.
酥梨套袋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虫的为害,但仍有隔袋为害的害虫,如梨椿象、梨黄粉蚜。尤以梨黄粉蚜为害最为严重,如防治不及时,可使70%-80%的果实受害,现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套袋梨黄粉蚜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梨园黄粉蚜入袋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末下旬初、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中下旬。与不套袋相比,入袋时间提前27-29 d,虫量增加4.2倍,为害部位和症状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农业、物理、化学的综合防治技术,并探明了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20.
一、症状及发生规律1.套袋果上的康氏粉蚧,集中在苹果萼洼、梗洼处,刺吸果实汁液,形成密集分布的小黑点,小黑点上覆白色蜡粉。2.康氏粉蚧主要以卵在老翘皮剪口处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卵孵化,5月中下旬产生第一代若虫,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分别发生第二代和第三代若虫。年发生3代。康氏粉蚧主要从果袋透气孔进入果袋内危害果实。二、防治措施1.适期防治。抓住套袋前三个主要时期:休眠期清园除卵,4月上中旬和5月上中旬用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3%啶虫脒2500倍液,60%灭·杀单2500倍液。2.套袋后的防治。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各喷一次化学药剂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