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以其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的“四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免疫注射技术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草鱼鱼种免疫注射技术是防治草鱼"四病" (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的有效措施. 时间选择:宜在春季水温8~22℃时进行.已患病草鱼不宜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3.
王友含 《农家致富》2006,(16):43-43
三、草鱼“三病”并发症 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是草鱼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对草鱼危害最大,并且常常一起并发,故将它们统称为草鱼“三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故使养鱼户十分烦恼。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1.用药剂量。视池塘中病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用清凉油10~15小盒、新鲜菜籽油250~350克。2.使用方法。先将清凉油放入碗里,倒入少量菜籽油充分搅匀,待其化开后再与定量的菜籽油混合溶匀,然后装进  相似文献   

5.
在池塘主养草鱼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腐皮病、肠炎病(简称草鱼“三病”)在宁夏地区发病率高、发病频繁、危害大,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池塘主养草鱼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度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突出的技术难题,我们通过对草鱼“三病”流行情况、发病原因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一套防治草鱼“三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言 《当代农业》2009,(1):44-45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8.
<正>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影响大。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9.
夏季来临提早预防草鱼“三大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随着水温上升,鱼的摄食量增加。水质变化快,再加上草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大,草鱼疾病就愈来愈多,且难控制,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提早预防草鱼“三大病”,是夏季草鱼养殖中的关键。 1.草鱼发病茵源及症状。①草鱼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患此病的鱼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3种症状:病鱼体色和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9,(5):F0003-F0003
草鱼因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蛋白含量高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量大。草鱼养殖是本市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放养密度的增大,投入品的增加,草鱼的病害亦日趋增多。特别是草鱼“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的发生给广大养鱼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鱼户养草鱼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病害增多,用药量加大,降低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蒲公英在草鱼细菌性烂腮与肠炎并发病和草鱼赤皮病、烂鳃病与肠炎病并发症、鲤鱼出血病、甲鱼鳃腺炎病等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蒲公英在鱼病防治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烂鳃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寄生虫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药害性烂鳃病与营养性烂鳃病等。虽然烂鳃病的种类不同,但危害均较大,且任何季节都可发病,4月至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6月至9月份则为流行高峰期。细菌性烂鳃病多与赤皮、肠炎与寄生虫病等并发。一旦发病,可导致大量草鱼死亡。因此,掌握该病的防治技术要点,可将损失降至最低。1.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主要病害。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的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14.
洋葱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洋葱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试验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对患典型细菌性烂鳃病的草鱼采取口服和泼洒相结合的方法,治疗1个疗程疗程。[结果]洋葱不同用药浓度对患病草鱼治愈率不同,其中口服法以药饵在饲料添加为1.0%~2.0%,遍洒法以药物浓度为2.0~5.0 g/m3时效果较好,治愈率可达70%~90%。[结论]表明洋葱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有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1"四合剂"主治烂鳃、肠炎、赤皮病。每100千克草鱼用敌百虫晶体100克、乐果200克、漂白粉500克、食盐1 000克,将这四种药物按顺序溶于适量水中,浸泡米糠15千克投喂。2烟叶杆 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每亩水深1米用烟杆2-3千克(或烟叶0.50千克或廉价香烟10 包)捣烂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 15千克拌匀后撒施。  相似文献   

16.
刘建华 《福建农业》2005,(12):26-26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在我县自古至今仍然足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由于草鱼是多发病鱼.特别是1、2龄草鱼常发生“肠炎、烂鳃、赤皮、出血”等4病,因此,要认真掌握其特性.把握好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以取得良好的综台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因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蛋白含量高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量大。草鱼养殖是本市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放养密度的增大,投入品的增加,草鱼的病害亦日趋增多。特别是草鱼"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的发生给广大养鱼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鱼户养草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草鱼常发生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病和烂鳃病。但是近年来肝胆综合征、出血病和细菌性感染的综合性疾病,成为草鱼的"新三病",给草鱼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现将草鱼发生"新三病"的原因和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草鱼三病,即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腮病、赤皮病的预防方法与每种病症的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草鱼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宁 《新农村》2003,(10):18-18
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这“老三病”是草鱼养殖中较为严重的常见病,若防治不当,往往造成重大损失。现介绍一套中药、西药、草药轮番使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供养鱼者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