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以及城市居民日益注重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使得各种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以主题式休闲农业园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旅游虽得到了较好的口碑,但在园区规划过程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条件下通过对主题农业园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以期对我国主题农业园朝着更加成熟方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沙坡头风情园的现状和当地的旅游资源出发,充分挖掘中卫市以"边塞、黄河、西夏、回乡"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源,依托丰富的现代农业资源如沙地农业和设施农业及独有的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运用现代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手法把原有的沙地改造为集生产与科研、观光与旅游、休闲与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园。园区按总体规划可分为1条轴线、2个片区和5个景观区,以期为沙地休闲农业观光园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是融合了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它不但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各类主题农业观光园不断涌现。笔者实地走访了河南省周口市各农业观光园,结合该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依托其资源优势,阐述了当地蔬菜主题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策略,包括园区功能定位、各功能区的设置、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及营销策略,以期为当地蔬菜主题农业观光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意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创意农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但面临如何优化升级的困境。立足产业链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产业绩效,归纳总结了4种典型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以农业生产园区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休闲农庄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和以多功能综合体为核心的发展模式。4种创意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存在各自优势和不足。对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关键在于创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优势环节的培育与塑造、多种资源的集聚与融合、多样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业休闲旅游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旅游方式之一。如何使乡村旅游景观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又能发挥生产作用,成为众多设计者研究的热门。该文以镇江新民洲生态家园规划设计的实际项目为例,从生产力优先的角度出发设计园区规划,着重分析了生产力与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期为人们展现新型农业休闲观光园所带来的优势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山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对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农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有可为。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村风光和农业活动为吸引物的旅游产业。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满足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还能减轻都市生活及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的提升,对休闲娱乐有着更高的要求,故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顺势  相似文献   

7.
刘聪 《中国果菜》2015,(1):68-72
答读者来信刘老师,您好!您的《"乡"约中国-刘聪教授休闲农业100题解读之果菜篇》专栏我已经拜读。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我查了相关定义:"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休闲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8.
以食用菌主题观光园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中食用菌进行简单介绍,并重点从观光旅游综合一体化园区规划设计的角度入手,探讨食用菌主题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园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习作、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并参与新型农业及时实践的一种旅游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生态园的产业规划和营利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晓蕊 《中国果树》2022,(4):121-122
休闲农业是依赖乡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民俗体验的一种乡村新业态。近年来,作为带动乡村发展的新兴现代化商业形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积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布局,依赖自身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如何深耕已有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洋 《中国食用菌》2020,(3):210-212
针对食用菌的休闲农业景观开展设计。介绍了休闲农业景观的地形地貌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地面铺装设计。对食用菌休闲农业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促进了食用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雨 《中国食用菌》2020,(3):207-209
以农业观光园的整体规划和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以食用菌主题景观为主体,采用生态化设计和艺术学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共同营造了食用菌主题农业观光园的整体效果和景观艺术氛围,为现代园林设计和景观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大,薰衣草主题游作为花卉旅游的典型代表,受到极大关注。在薰衣草主题园全国范围内大量开放的背景下,采用文献查阅法、网络调查、电话访问法,对我国27个省市的100个薰衣草主题园的开设地点、规模等进行了调查,指出园区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文化发觉浅等问题。针对哈尔滨地区薰衣草主题庄园,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SWOT法对园区规模、游客满意程度、竞争力等进行了研究,基于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哈尔滨独特的冰雪文化,提出哈尔滨薰衣草庄园建设的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杰 《中国食用菌》2020,(1):205-206,210
以菌文化为设计主题,对菌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菌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价值。以期通过研究菌文化,丰富我国园林设计的类型,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佳敏  张琦 《北方园艺》2018,(9):194-198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能促进农民的有效增收,又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从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出发,基于199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民素质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农产品商品率可单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反向因果关系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马瑞 《中国食用菌》2020,(1):220-221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菌文化发掘逐渐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通过以菌文化作为切入点,从中华菌概念及景观价值入手,着眼于不同角度对建立在菌文化基础上的景观设计进行重点分析,以促进菌文化景观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俗主题园公众参与性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俗主题因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近年来才逐渐兴起,而针对民俗主题园评价体系的研究就更少.现结合民俗旅游参与性强的特点,主要从公众参与性角度来设计建立评价体系,不论是评价因子,还是权重值的确定,完全由游客打分来计算,运用模糊综合法设计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案,并通过实践检验结果来确认评价系统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对民俗主题园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期探寻能客观度量民俗主题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围  陈亮明 《北方园艺》2008,(1):154-157
简要总结了主题公园的概念、特点及发展情况,对主题公园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在今后我国的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宋新峰  雷玲 《北方园艺》2011,(23):207-209
在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农户参与供应链往往是分散的,一方面造成了企业与农户交易成本的增加,一方面也保证不了农户的利益,影响供应链整体发展.而农合组织可以将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参与到供应链的建设中,是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的一个有效途径.该文以合作组织作为农户参与供应链的桥梁来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并对其利益联结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