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为松科大乔木,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树高15~20米,最高可达30米,最大胸径1米左右。樟子松为生长较快的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冠表面;寿命一般为150~200年,有的多达250年。樟子松耐干旱、瘠薄,既是干旱、瘠薄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培育防护用材兼用林和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相似文献   

2.
从山西北部樟子松中龄林生长展望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北部1968年从内蒙古红花尔基引种栽培沙地樟子松,1975年规模造林,5年后步入正常发展时期。 目前,樟于松人工林面积已达1.03万公顷,且有 215公顷林龄在20年左右,调查表明:樟子松从幼龄林进入中龄林时,树高和直径生长很旺盛。其生长指标随立地类型、经营密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22年樟子松林平均树高7.06 米,平均胞径9.28厘米,明显优于当年乡土树种油松,当年高生长保持在30-60厘米之间,且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前景。 1.调查区自然概况 樟子松在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地区的风积沙梁、火山垅岗区…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沙地造林注意事项扎木苏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耐瘠薄、干旱等特点。樟子松在比较干旱贫瘠的石质山地和沙地上均能生长好,寿命较长,一般可生长150~200年。樟子松喜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在—40℃风力较大的严寒地区照...  相似文献   

4.
4种针叶树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云杉、侧柏、刺柏4种针叶树种在民勤沙生植物园10多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云杉、刺柏在该地区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发生。云杉、刺柏树形优美,可作庭园、城市绿化树种。樟子松栽植保存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作为防护林营造树种。侧柏生长不良,并有锈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阿勒泰这样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常年缺水的地方,樟子松以其杭寒、抗旱、喜光等特性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上均能正常生长.特殊杭逆性和较速生等优良特性使樟子松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用于城市绿化和风沙区防护林、用材林造林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6.
在皆伐迹地用常规方法栽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长白松,当年成活率可达97.8%,3年保存率可达95.4%,其高生长和径生长均高于云杉、樟子松,可以作为长白山林区皆伐迹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朝阳北部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朝阳北部风沙区引种樟子松进行系统调查,利用树干解析进行分析,寻找出樟子松生长发育规律,发现其径和高生长有明显阶段性,且生长高峰期都再现在12年左右,并与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和小叶杨进行比较,发现随着林龄增加,樟子松生长比其他两种树种生长逐渐加快,而且林龄越大优势越明显,说明在该地区发展了松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为欧洲赤松的变种,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阳坡,内蒙古红花尔吉及海拉尔一带的沙丘地带。它是抗风沙、耐干旱、耐瘠薄、抗严寒且速生的常绿树种。在原产地树高可达30米,胸径达1米。樟子松寿命长,一般年龄达150~200年,有的可达250年。樟子松的木材材质仅次于红松。目前,北方樟子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章古台地区引种日本落叶松,其生长性状与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与清原海洋林场,湾甸子实验林场日本落叶松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日本落叶松适应性强,生长快,可在章古台地区良好生长,将成为樟子松更新改造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在我国天然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向南分布到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一带,吉林省的伊尔施为其分布的南界。樟子松为阳性树种。耐寒性强,又能抗干旱,耐瘠薄。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较快,解放后在东北、内蒙、陕西、新疆等省的部分地区都引进了樟子松。据章古台固沙造林试验站报道:在沙地上引种的樟子松,21年年平均树高8.6米,平均胸径14.8厘米。比同年营造的小叶杨、小青杨、油松生长都好。是干旱瘠薄沙地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黄土高原樟子松生长及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黄土高原凉城县六苏木乡,80年代初定植的樟子松和油松的生长量对比分析,说明樟子松在该地区的生长表现比乡土树种油松有明显的优势。是内蒙古黄土高原适生的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3,(5):108-112
北京市大兴区于2006年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地区引进2.5~3m樟子松大苗,在五福林苗圃进行栽培试验;2010年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引进3~3.5m樟子松大苗,在滨河森林公园进行造林绿化实践。五福林苗圃栽培试验7年、滨河森林公园造林实践3年,其结果表明樟子松对北京市大兴区的气候、土壤等适应能力较强,生长状况良好,是适合本地区生长的绿化美化常绿树种。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系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气候寒冷、干旱,土壤瘠薄,在历史上为蒙古族游牧区,林木极少。解放后,虽然营造了大面积青杨人工林,但在山地阳坡及干旱丘陵成活率很低,而且成活的大部分均已成为“小老树”,逐年干枯死亡。为给石质山地阳坡引进适宜树种,我场1974年从内蒙引进樟子松,1978年以后又陆续引种。经多年观察,樟子松生长良好,是目前石质山地阳坡生长表现最好的树种。一、引种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坝头山地,位于北纬41°,东经114°13′,海拔高1,450米。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5.1℃,极端最低气温-34.4℃;无霜期(?)0天。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蒸发量1,900—2,100毫米。全年大风(≥17米/秒)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辽西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进行了长白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引种地长白松自14年生时开花结实,与当地栽培的樟子松相比,初期生长速度较慢,10年生以后逐渐超越樟子松,年高生长量可达95 cm,且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刘亚春 《中国林业》2011,(22):33-33
河北省塞罕坝林区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三种针叶树,这三种针叶树种也是本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每年深秋至翌年初春这三种针叶树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由于本区平均海拔1500米,土壤多为沙土,年均气温一1-4℃,无霜期64天,6级以上大风日数72天,特别是树木进入休眠期,林区的自然气候更加恶劣。林区曾尝试引进过许多树种,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一种耐瘠薄树种,非常喜光,具有抗寒、抗风沙、四季常青、速生等特性,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米,最深可达4米,侧根可深入到50厘米深的沙层,孤立木根系向四  相似文献   

17.
(一) 长春市净月潭实验林场现有樟子松人工用材林一千余公顷。最早为一九五四年营造。初植株行距有三种规格,即1.5×1.5米、1.0×1.5米和0.75×1.5米。均为纯林。二十多年来,樟子松在净月潭林区不仅生长迅速,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抗寒、抗旱、耐瘠薄、抗虫害等优良特性。为提高樟子松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以尽快推广这一优良用材树种,一九七二年计划改造部分用材林为母树林经营。  相似文献   

18.
李洋  兰永平  李栋 《中国林业》2011,(12):52-52
邓恩桉属桃金娘科桉属,原产澳大利亚,树高可达50米,直径达2米,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树种之一。该树种主干通直且光滑,分枝大而浓密,喜光、好湿、速生、耐寒、耐瘠薄,可抵抗-7℃适时低温,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既能适应酸性土,  相似文献   

19.
1972年我所与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场共同协作,在毛乌素沙地引种樟子松100亩。1977年11月调查,平均高0.78米,最高2.24米,平均地径3厘米,最大地径7.5厘米。经过几年试验,在流沙上栽植的樟子松,凡保存下来的幼树生长基本稳定,初步显示出了引种可望成功的可喜苗头。现将几年来的试验工作小结如下。一、引种试验地区的自燃概况霍洛林场位于毛乌素沙地的东北边缘,海拔高度1309.6米,属于鄂尔多斯干旱草原,频临半荒漠。该地区年平均温度6.1℃,绝对最高气温35.4℃,绝对最低气温-30℃。植物生长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88.7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inn·Var·mongolica Litv)树干通直,材质良好,适应性强。能耐-40℃左右的低温。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干燥瘠薄、岩石裸露和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淋溶黑土,白浆土等土壤上都能较好的生长。根据樟子松这一生态习性。我们选择该树种作为低产柞木林改造树种,于1974年进行了不同密度的樟子松栽植试验,1983年7月作了调查。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