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始鸡与安卡鸡资源群胫色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始鸡胫色遗传变化规律,对固始鸡与安卡鸡正反交获得的F_1和F_2代胫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胫固始鸡与黄胫安卡鸡杂交,F_1代正交公、母鸡12周龄均为青白胫(青白胫率♂96.69%、♀94.70%),反交公鸡为青白胫(青白胫率98.04%),母鸡为青胫(青胫率96.67%);F_2代胫色分离明显,出现青胫、黄胫、青白胫、青黄胫、黄白胫和白胫6种胫色,12周龄脱去角质层,有40.24%个体胫部表皮层与真皮层颜色存在差异。在固始鸡性染色体上存在伴性遗传基因真皮黑色素基因(id)和影响表皮的黑色素扩散基因(E),其基因型为E-/Z~(id)Z~(id)(♂)、E-/Z~(id)W(♀)。0~12周龄胫色由浅色逐渐变为深色,于8周龄基本完成。表明固始鸡胫部表皮层和真皮层色素沉积规律不同,分别受不同的基因支配。  相似文献   

2.
不同周龄固始鸡肉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青年鸡与老龄鸡肉质特性的差异,分别测定20周龄和55周龄固始母鸡的屠体性状、肉品质、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以及肌纤维特性,比较青年鸡与老龄鸡的肉质特性。结果显示:55周龄固始鸡活重、屠体重、肌间脂带宽显著高于20周龄(P0.05),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低于20周龄(P0.05);55周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0周龄(P0.05),亮氨酸含量显著低于20周龄(P0.05),胸肌中其他17种氨基酸以及腿肌中18种氨基酸含量在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55周龄胸肌中油酸含量显著高于20周龄(P0.05),其他11种脂肪酸在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55周龄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20周龄(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20周龄(P0.05)。结果表明,相对于20周龄,55周龄固始鸡脂肪沉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江山乌骨鸡和白耳黄鸡正反交F1代的生长、屠宰性能,选择江山乌骨鸡(J)和白耳黄鸡(B)的正反交F1代(J♂×B♀)、(B♂×J♀)各150羽,统一饲养至120日龄,测定分析其生长、体尺和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F1代的42、56、90、120日龄体重均高于亲本值,正交120日龄公鸡平均体重为1058.0 g、母鸡为913.0 g;反交公鸡平均体重为1144.0 g、母鸡为917.0 g。公鸡体重杂交优势率达8.5%。F1代腹脂率显著高于亲本值(P0.05);反交全净膛率显著高于正交亲本值(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北京鸭、娄门鸭和绍兴鸭为亲本,设计北京鸭♂×绍兴鸭♀(BS组合)、北京鸭♂×娄门鸭♀(BL组合)、娄门鸭♂×绍兴鸭♀(LS组合)三个肉鸭杂交组合,记录杂交F_1代0~10周龄体重、饲料消耗,并于10周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合屠宰和胸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饲养至10周龄,BL组合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他两个组合(P0.05);BS组合饲料转化比最低(3.83∶1);BL组合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高于BS和LS组合,但三个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BL组合胸肌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相似文献   

5.
北京油鸡与贵妃鸡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北京油鸡和贵妃鸡为素材,比较北京油鸡♂×北京油鸡♀(YY)、贵妃鸡♂×贵妃鸡♀(GG)、北京油鸡♂×贵妃鸡♀(YG)、贵妃鸡♂×北京油鸡♀(GY)4种组合的外貌、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凤头、胡须、毛腿、双五趾个体比例分别是99.4%、88.1%、95.2%和72.0%;6~20周体重显著高于贵妃鸡(P<0.01),16周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高于北京油鸡(P<0.01).以北京油鸡为母本的杂交组,同周龄体重有高于北京油鸡为父本杂交组的趋势,且屠宰率和胸肌率较高(P<0.05),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家禽育种中心崇仁麻鸡♂×(崇仁麻鸡♂×隐性白羽鸡新品系♀)♀(配套1)和固始鸡♂×(崇仁麻鸡♂×隐性白羽鸡新品系♀)♀(配套2)为素材,进行肉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①两配套组合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配套2比配套1重109.6克且饲料报酬高0.171;②两配套组合龙骨长、冠长、冠高、胸宽差异不显著(P>0.05),体斜长、胫长、胫围、胸角差异极显著(P<0.01),配套2均高于配套1.③两配套组合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配套1腿肌率显著高于配套2(P<0.05).④两配套组合胸肌失水率、PH值、肉色、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配套2的肉用性能优于配套1,隐性白羽鸡新品系在优质鸡配套系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固始鸡G系公鸡×AH系母鸡、固始鸡G系公鸡×DH系母鸡和固始鸡G系公鸡×MH系母鸡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合力测定比较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的优劣筛选出最佳母本配套品系。结果表明:GAH组合生长速度最快,GAH组合16周龄公鸡比GDH组和GMH组重170~182 g,母鸡比另外两组重119~120 g,且料重比最低。16周龄除胫长和胸深外GAH组公鸡的其他体尺指标均显著(P0.05)大于GDH和GMH两组。三个配套组合试验鸡16周龄屠体率大于85%、全净膛率大于65%,产肉性能良好。三个组合中,GAH组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大于其他两组且腿肌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GDH组胸肌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但GDH组剪切力最大。总体而言,GAH组生长发育和体尺指标在整个饲养期间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组合,且其屠宰性能优,综合评价GAH组的生长最快,肉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周龄莱籽鹅和北方白鹅17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4、8、12周龄时菜籽鹅(莱菌鹅♂×籽鹅♀)和北方白鹅(东北白鹅♂×籽鹅♀)17种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品种鹅各时期血清生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周龄莱籽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5);8、12周龄2品种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2周龄莱籽鹅磷(P)含量极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1),而北方白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莱籽鹅(P<0.05);2品种鹅钙(Ca)、乳酸脱氢酶(LDH-L)及碱性磷酸酶(ALP)都有随周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Ca含量各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TG、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酐含量都随周龄显著升高(P<0.05),ALP、镁(Mg)、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γ-GT)、LDH-L含量趋于稳定(P>0.05).  相似文献   

9.
采用樱桃谷肉鸭与不同家鸭进行正反杂交,记录杂交后代0~8周龄体增重、饲料消耗,并于56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各组屠宰性状指标、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饲养至8周龄,反交组合均比正交组合生长速度快,且樱桃谷肉鸭♂×绍兴鸭♀(YS)组饲料报酬(3.0∶1)、半净膛率(87.0%)、全净膛率(80.0%)最高,樱桃谷肉鸭♂×荆江鸭♀(YJ)组利润(2.8元),腿肌率(18.0%)、胸肌率(7.0%)、瘦肉率(25.0%)最高;荆江鸭♂×樱桃谷肉鸭♀(JY)组宰前活重(2018.7 g)、屠体重(1854.2 g)、屠宰率(94.0%)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MC3R基因为鸡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旨在探讨其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的影响。运用PCR-SSCP方法结合测序技术,检测了MC3R基因在京海黄鸡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基因型与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MC3R基因CDS序列检测区内,引物MR2、MR3和MR8扩增的片段具有多态性,其中引物MR2和MR3扩增片段均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形成AA、AB、AC 3种基因型和EE、EF、FF、EH 4种基因型,引物MR8扩增片段只存在1个SNP位点,形成了KK、KL和LL 3种基因型;检测到的5个SNPs位点分别为CDS区C160A、G192T、C273T、G310A、G762A突变。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R2位点对京海黄鸡各屠体性状(除腹脂质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MR3位点各基因型(排除个体数少于3的基因型)屠体性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推断MR3位点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MR8位点对京海黄鸡屠体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全净膛质量、半净膛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活体质量和腹脂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MR2和MR8 2个位点的效应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2个位点组合基因型对所有屠体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AB/KK基因型组合为有利基因型组合,AA/LL基因型组合为不利基因型组合。因此,本研究可为京海黄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有利于加快对京海黄鸡屠体性状选择的育种进程,同时通过本研究可推测MC3R基因对家禽的屠体性状具有很大的遗传效应,为家禽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6,(4)
研究旨在探索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正反交对后代肉质性状及肉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杂交系的下一步选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巴克夏♂×湘村黑猪♀)和反交试验(湘村黑猪♂×巴克夏♀)分别获得巴湘猪和湘巴猪,并对95 kg体重左右的湘村黑猪、湘巴猪和巴湘猪的部分肉质性状指标和肌肉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湘村黑猪、巴湘猪和湘巴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肉质特性,系水力、肌内脂肪、谷氨酸、油酸等14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巴湘猪和湘巴猪在各类肉质指标上差异不大,巴湘猪在脂肪酸组成比例上表现略优于湘巴猪。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出适合北方寒区的白羽半番鸭组合,试验采用番鸭、北京鸭分别做父本,与本地白色家鸭杂交生产番本组合二元白羽半番鸭(番鸭♂×本地白家鸭♀)和番北本组合三元白羽半番鸭[北京鸭♂×本地白家鸭♀)♀×番鸭♂],比较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结果表明:番北本组合半番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及腹脂肪率均与番本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胸肌率、腿肌率及瘦肉率与番本组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番北本组合半番鸭在9周龄屠宰比较适宜。番北本组合半番鸭胸肌、腿肌的肉质性状(p H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及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与番本组合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有增加的趋势,且腿肌好于胸肌。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与鸡体型参数和屠体性状紧密相关的10个微卫星位点,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其与固始鸡5个系和4个非固始鸡品系共9个群体体型性状及屠体性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检测到4个标记(MCW0295、MCW0006、MCW0185、ADL0192)与5个性状(体重、胸宽、胸深、胫长、体斜长)存在显著相关,在各个群体中,标记MCW0295与体重相关比较显著,标记ADL0192与体斜长相关。在固始鸡群体中,标记MCW0006和MCW0185与体型性状各个性状相关比较显著。检测到3个标记分别与3个屠体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在固始鸡原种、父母代中,标记MCW0295与胸肌率相关。在固始鸡原种和商品代中,标记MCW0006与全净膛率相关。在艾维茵鸡中,MCW0294与腿肌率相关。说明这些标记位点可能是控制特定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5)
研究旨在分析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正反交后代的胴体及肉质性状特性,为探索以湘村黑猪新品种开展杂交利用,以及能否开展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杂交系持续选育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巴克夏♂×湘村黑猪♀)和反交试验(湘村黑猪♂×巴克夏♀)分别获得巴湘猪和湘巴猪群体。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致的饲养条件,饲养到95 kg,屠宰湘村黑猪、湘巴猪和巴湘猪各6头,测定胴体和肉质性状共计21个指标。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合巴湘猪和湘巴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品质和优良的肉质特性,所测各类指标均与湘村黑猪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选用12周龄的文昌鸡12只(8♂4♀)、如皋鸡10只(3♂7♀)、安卡鸡8只(4♂4♀),分别采集睾丸和卵巢,提取小分子RNA后,统计在16~25 bp,26~45 bp,60~200 bp这3个片段区间里小分子RNA的条带数目并计算各自的频率,初步研究小分子RNA在地方鸡种性腺中的表达形式。结果发现:(1)miRNA在不同鸡种的卵巢和睾丸中均未检测到,piRNA的分布较少,snoRNA的含量最高;(2)piRNA和snoRNA在3种鸡的卵巢和睾丸之间分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睾丸组织中,piRNA和snoRNA在如皋鸡和安卡鸡之间差异显著(P<0.05);(4)在卵巢和睾丸之间,piRNA和snoRNA表达分布趋势表现一致,但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结果为探讨小分子RNA的遗传特性及发生和消失的机理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青紫蓝色獭兔与皱襞型獭兔不同交配组合的生产性能,试验随机选取6,7月龄健康皱襞型獭兔和青紫蓝色獭兔各40只(30只母兔和10只公兔)进行不同交配组合试验,分别为青紫蓝色纯繁组、白色皱襞纯繁组、正交组和反交组,测定母兔繁殖性能和后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被毛品质。结果表明:正交组与反交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初生窝重、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屠宰率、皮张面积、被毛密度、被毛细度及粗毛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青紫蓝色纯繁组和白色皱襞纯繁组初生窝重和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幼兔料重比、皮张面积、被毛细度及粗毛率各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被毛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正交组(青紫蓝♂×皱襞♀)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略好于反交组(皱襞♂×青紫蓝♀)。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300日龄竹乡鸡、威宁鸡、高脚鸡、矮脚鸡4个贵州地方鸡种的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地方鸡种除胫围外其他体尺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竹乡鸡的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最高,分别为7.3、9.7、13.5、8.1 cm;4个地方鸡种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差异显著(P0.05),但屠体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差异不显著(P0.05);4个地方鸡种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分别大于80%和60%,达到优质鸡的产肉标准。结论:4个贵州地方鸡种均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峨眉黑鸡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及其与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36周龄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进行了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周龄青脚麻鸡相比,峨眉黑鸡拥有更大的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长,体型更大。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的屠宰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净膛率分别为(63.40±2.67)%和(61.20±7.83)%,产肉性能良好。除了水分,峨眉黑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胸肌、腿肌中其他营养指标在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峨眉黑鸡与青脚麻鸡相比,多个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相当,某些指标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优质鸡S3、W、S09、F及B系为素材组成3组三元杂交组合:B♂×(W♂×S09♀)♀(简称B×WS09)、F♂×(S3♂×S09♀)♀(简称F×S3S09)、S09♂×(W♂×B♀)♀(简称S09×WB),分别于12周龄时每组随机抽取4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重及屠宰性能测定,并对测定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体重与屠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半净膛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净膛率与半净膛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8个体重和屠宰性能指标综合成了4个复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86.1688%,其中第l、2、3、4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38.5213%、24.6824%、13.4016%和9.5535%;三元杂交组合F×S3S09组的体重、屠体重、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及腹脂率显著高于B×WS09和S09×WB组(P0.05),其中体重分别比B×WS09和S09×WB组高9.8%和5.2%,腹脂率分别高了45.65%和19.64%。综合评估筛选出F×S3S09组,本研究为品系间杂交配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快(K)、慢(M)羽贵妃鸡与杂交贵妃鸡(Z,麻鸡♂×贵妃鸡♀)为研究素材,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析K、M与Z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K、M、Z的13周龄体重分别为874.50±78.07g、910.83±88.94g和998.67±128.78g,K显著低于M(P0.05)和Z(P0.01),Z显著高于M(P0.05);K、M、Z的料重比分别为3.80、3.68和3.34;K、M、Z的8周龄体重与体斜长、胸骨长、跖长、胸宽、胸深和跖围呈显著正相关(P0.01)。总体来看,M的生产性能优于K,Z的生产性能优于K和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