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鸭次睾吸虫病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而发生死亡,是目前对鸭危害较大的吸虫病。寄生在鸭胆囊、胆管内的次睾吸虫有两种(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东方次睾吸虫。  相似文献   

2.
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农村本地鸡的肝脏内检出次睾属吸虫。经对虫体染色制片,详细观察和测量描绘后,鉴定为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orientalis)本虫在我省鸡体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9月18日,笔者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1只病死的珍珠鸡的肝脏和胆囊内检出39条前部较尖,后端稍圆,长叶状的虫体。虫体经苏木素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鉴定为东方次睾吸虫,此例为珍珠鸡感染东方次睾吸虫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9月18日,笔者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1只病死的珍珠鸡的肝脏和胆囊内检出39条前部较尖,后端稍圆,长叶状的虫体。虫体经苏木素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鉴定为东方次睾吸虫,此例为珍珠鸡感染东方次睾吸虫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1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胆道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是寄生在动物胆管和胆囊内的吸虫。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淡水虾。因虫体对胆管的机械性损伤和阻塞作用,虫体分泌物刺激作用下引起胆管及周围组织炎症,导致肝萎缩、肝硬变,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肝癌和胰腺炎。  相似文献   

6.
正肝片吸虫病也叫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支睾属的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猪和猫狗等肝胆这及胆囊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流行现状目前我国感染肝片吸虫的人数约1249万,除青海、西藏、新疆外,其余省、市、自治区都有该病的病例报道。2虫体特征成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犬、猫、猪等)的肝胆内。是中小型的吸虫,呈葵花籽样,半透明的,长约10~25mm,宽约3~5mm。幼虫:囊蚴寄生于淡水鱼、虾肌肉中,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将12只健康雌性FVB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正常组与感染组,每组6只。感染组小鼠经口灌饲45个华支睾吸虫囊蚴。于感染后25d用NaOH消化法检测粪便虫卵阳性率,感染后第112天收集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收集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抗体。虫卵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25d检查到虫卵,肉眼观察小鼠肝小叶边缘有白色结节样病变,肝脏表面有白色透明水泡。感染组小鼠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Ig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见到虫体,炎症细胞浸润严重,纤维化明显并伴有点状坏死。肝细胞肿胀,肝窦狭窄,胆管扩张增生显著,胆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胞浆均质红染。Masson染色显示肝脏组织尤其是虫体周围出现大面积纤维化。试验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FVB小鼠肝脏病变严重,因此可利用该品系小鼠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为深入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台湾次睾吸虫和东方次睾吸虫形态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 Morishita,1929)和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 Tailabe,1921)与寄生人体的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和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filineus)同隶于后睾科(Opis-thorchiidae Braun,1901)。本文对这两种次睾吸虫的成虫、虫卵和毛蚴的形态构造作详细描述和比较,并阐述成虫的受精囊和卵巢的长度比例及体棘的形态可作为次睾吸虫属的分类依据。这两种吸虫的虫卵和毛蚴的形态构造与后睾科的其他属的某些种类,例如华枝睾吸虫和猫后睾吸虫的虫卵和毛蚴的特征很相似,说明它们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方面知识对于后睾吸虫系统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呼伦贝尔牧区新右旗所猎取的野生沙狐小肠内收集到一种寄生蠕虫 ,共剖检沙狐 5 6只 ,其中 3只发现有优美斜睾吸虫 ( plagiorchis elegans) ,感染率为 5 .3% ,感染强度 1 2~ 2 4条。取其中 1 0条按常规制成染色标本封片 ,观察其形态结构 ,量度虫体及器官大小 (单位 mm)。虫体形态描述 :虫体扁平 ,稍偏一侧 ,虫体长 2 .0~ 2 .98,平均 2 .30。虫体宽 0 .5 2~ 0 .90 ,平均为0 .699。表皮有棘。口吸盘位于虫体顶端 ,直径 0 .2~0 .31 ,平均 0 .2 4。咽大小 0 .0 9~ 0 .1 3× 0 .1 0~ 0 .1 4,平均 0 .1 0 6× 0 .1 1 8。咽后为分支的肠…  相似文献   

10.
1982年我们在湖州家鸭体内发现了一种光口科吸虫,形状酷似棘口科的椎形低颈吸虫,但无头棘,经压片染色鉴定为大囊光睾吸虫,1983年4月在余杭县家鸭小肠内又发现了两种相似的吸虫,经鉴定为大囊光睾吸虫和斑嘴鸭光睾吸虫,而且感染率相当高,解剖麻鸭55只,检出光睾吸虫的15只,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猪只感染截形微口吸虫尚属稀少,为使同道对该虫有进一步了解,特将作者近年来在江西地区所发现的截形微口吸虫,作一简单报导,以供参考。一、材料来源1959—1962年作者前往南昌肉类联合加工厂采集寄生虫标本,于一猪肝内发现一种小的吸虫,共得虫体520多个,经初步鉴定,该虫为后睾科的截形  相似文献   

12.
1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是寄生在动物胆管和胆囊内的吸虫。本病是人兽共患病。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淡水虾。因虫体对胆管的机械性损伤和阻塞作用.虫体分泌物刺激作用下,引起胆管及周围组织炎症,导致肝萎缩,肝硬变,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肝癌和胰腺炎。由于虫体堵塞胆管和胆管炎症,可导致胆汁排出的障碍,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2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0月,我们在解剖钩虫动物模型金色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时,在4只仓鼠的小肠内发现鼠斜睾吸虫[Plagiorchis muris(Tanabe)],其虫数分别为6、4、1、1条。将收集到的虫体用盖玻片加压,以5%福尔马林液固定,卡红染液染色。对10个虫体标本进行了形态观察与测量,结果如下。虫体椭园形(见图1),大小为2.109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12):80-82
常规实验室吸虫染色方法制作印度光隙吸虫标本,置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外形、内部结构,测微尺测量虫体及各器官结构大小,用数码相机显微照相。结果表明,成虫腹吸盘大,有非常强的肌肉结构,明显突出体外一侧,使体前段往背部弯曲,纵轴两侧不对称,体后端于睾丸之后渐变尖,尾部稍长尖,口吸盘远小于腹吸盘。两睾丸椭圆形略有缺刻,雄茎囊大而长较为明显;卵巢长椭圆形,受精囊不明显,泡状卵黄腺分布虫体肠支外侧,起于腹吸盘下延伸至睾丸后;生殖孔不在叉肠下而在腹吸盘前方较远距离处。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12月在杭州市动物园解剖自然死亡的江咀相思鸟31只,进行蠕虫学检查时在肾脏中发现了两种顿水吸虫,均系本省首次发现。1.外睾顿水吸虫(Tanaisia ectorchisFichthal et kuntz 1976),虫体舌状,大小2.153—4.215×0.502—0.786mm,两端钝圆,前后宽度相似,睾丸水平处略宽,新鲜虫体体表鳞状。口吸盘端腹位,横长,大小  相似文献   

16.
鸭后睾吸虫病是一种由鸭后睾吸虫寄生于鸭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慢性病 ,病鸭产蛋量降低 ,发病率 2 0 %~ 60 % ,死亡率较高。1 临床表现鸭后睾吸虫轻度感染时不表现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粗乱、两腿无力、消瘦、贫血、下痢、粪便呈水样 ,产蛋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因衰竭而死亡。2 实验室的解剖诊断对病死鸭的解剖发现肝脏肿大并有脂肪变性及坏死性结节 ,胆管增生变粗 ,胆囊肿大、囊壁增厚、胆汁变质甚至消失。在肝胆管中有虫体寄生 ,经鉴定为鸭后睾吸虫。3 病原形态该虫虫体较长 ,前端尖细 ,后端稍钝圆 ,大小为 7~…  相似文献   

17.
<正>1后睾吸虫病寄生在鸭胆管和胆囊的后睾科吸虫很多,感染强度可多达数百条,有的鸭胆管可被虫体充满。本病1月龄以上雏鸭感染率最高,对鸭危害较大。鸭对体吸虫,是鸭肝脏寄生虫的大型虫体。病鸭胆囊肿大,囊壁增厚,胆汁变质或消失。病鸭表现贫血、消瘦等  相似文献   

18.
肝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畜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1病原属片形属吸虫。有两个种:肝片吸虫,大片吸虫。肝片吸虫外观呈叶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长20~40mm,宽10~13mm,前部突出呈锥形,口吸盘位于锥形前端;锥形后,虫体左右展开形成“肩”。腹吸盘位于腹面中线上的肩水平位置,虫体中部最宽,向后逐渐变窄,两根高度分支的肠管沿虫体两侧分布,与褐色的卯黄腺相重叠。睾丸高度分支,  相似文献   

19.
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其寄生在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体感染是因为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鱼或虾所致。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致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从而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可表现为胆管胆囊炎、胆石症和儿童发育障碍等,重者可发生肝硬化。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流行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被卫生部列为我国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东方次睾吸虫主要寄生于禽类和包括人在内的一些哺乳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可造成宿主相应的病理损伤。东方次睾吸虫与其他后睾科吸虫在囊蚴形态及流行环节中有诸多相似之处,常被混淆而被人们所忽视。随着深入研究和自然疫源地被不断发现,东方次睾吸虫给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越发凸显。文章主要对东方次睾吸虫的各个流行环节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目前东方次睾吸虫的流行情况,以期为后续科学合理地防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