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鹅反季节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在顺季节的传统式饲养条件下其产蛋量更少,造成了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大大降低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选择饲养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外,关键是组织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种鹅在自然状况下不能繁殖的季节而通过人工调控达到可以繁殖即为反季节生产,目前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2.
反季节繁殖生产种鹅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鹅的反季节繁殖生产是近年来养鹅产业的热点,也是未来推动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笔者根据近5年在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上的研究和实践,描述了种鹅场的地势、水、电、路等基本要求,详细阐述了反季节繁殖种鹅场对光照控制、温度控制、运动场设计、粪污处理设计、孵化车间设计、饲料加工及饲喂设备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最后对反季节繁殖生产种鹅场的投资规划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鹅繁殖季节的调控和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南北各鹅种的季节性繁殖现象可分为3种类型,即完全长日照繁殖型、部分长日期繁殖型和短日照繁殖期.鹅繁殖季节性的差异受外界光照周期变化的影响,光照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水平从而调节年度繁殖产蛋季节.通过遗传选育和其他畜牧生产管理技术如雏鹅的留种季节和营养供应水平等,都能部分影响鹅的繁殖季节性.而通过人工控制程序,则可以完全克服鹅的繁殖季节性问题,并配之以环境控制和营养调控技术,以有效避免热应激和水体细菌和内毒素污染等问题.通过调控种鹅在春夏季的非繁殖季节正常产蛋繁殖,开展鹅的反季节生产,从而克服雏鹅生产的季节性进行肉鹅的全年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4.
光照对马岗鹅繁殖特性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对两群种鹅分别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与反季节生产技术养殖,分析光照对马岗鹅繁殖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光照调控可改变种鹅繁殖季节,光照调控可以延长种鹅的繁殖时间。  相似文献   

5.
养鹅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商品鹅优良品种的提供是当前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鹅自身繁殖性能较差,且易受天气、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单单是要选择繁殖性能优良的鹅种,鹅养殖从业者还可以通过反季节生产,对鹅产蛋周期进行人为的延长.种鹅反季节生产的核心是控温,要保证饲养环境温度不超过30 ℃,通过人为调节光照、营养调控等措施即可实现四季产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探讨了光照调节对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春季缩短光照(11h)能使鹅提前进入下一轮繁殖期,而且每只鹅平均产蛋33.72枚,达到了自然繁殖的水平;长光照导致狮头鹅生产紊乱,繁殖性能差。(2)春季缩短日照时间可以使狮头鹅的开产期提前,而且光照越短,开产期越早,但鹅的产蛋性能会下降。(3)人工光照的效果与自然光相同,但大棚内的温度和封闭环境会大大降低种鹅的繁育性能。因此,在反季节繁育中,短光照促进而长光照抑制狮头鹅的繁殖活动,春季采用11h短日照是最佳选择。通过在冬季限制饲养和人工换羽,春季缩短光照,可以逆转狮头鹅的繁殖季节性,并且使种鹅表现出完全正常的产蛋性能,从而进行狮头鹅种鹅的反季节生产。  相似文献   

7.
狮头鹅反季节繁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开展马岗鹅反季节繁殖的基础上,利用光照调控技术,结合抑制水体有害菌和内毒素污染技术、避免热应激的运动场遮阳技术、改善鹅舍空气质量的机械通风技术,成功开展了狮头鹅的反季节繁殖生产,并且获得了最高达每只鹅600元净利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东灰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成功开发和积极推广,推动了广东养鹅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广东灰鹅反季节生产中常出现种鹅死亡多、繁殖性能低的现象,主要是种鹅养殖场洗浴水体污染造成。本文综述了南方种鹅洗浴水体污染的原因、洗浴水体污染对种鹅的危害,以及对雏鹅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减少水体污染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和微生物制剂净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较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鹅的繁殖性能较差.通常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只平年产蛋也仅有100枚左右,大多数鹅种只平只有几十枚,孵化供种量有限.二是鹅身披羽绒,具有耐寒怕热的天性,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鹅将停产换羽.因此自然条件下,我国南方每年6~9月少有鹅苗供种,鹅的繁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由于鹅的季节性繁殖,在商品肉鹅生产中,常常因不能及时供种而影响到全年的均衡生产.此外,在自然状况下的种鹅休产期,也是最适宜发展养鹅生产的水草丰茂时期,由于无种可供往往造成有草无鹅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选择饲养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外,关键是组织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种鹅在自然状况下不能繁殖的季节而通过人工调控达到可以繁殖即为反季节生产,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国内组织推广.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种鹅生产中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鹅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随着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养鹅业的产业化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单位在最初获得良好回报之后,出现了种鹅繁殖性能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主要表现为在春夏季种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低下、受精蛋孵化率降低的问题,甚至还出现采用"反季节繁殖"技术造成亏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商品肉鹅生产季节性强,大都集中在冬春季饲养。每年6至10月,因种鹅停产,生产间断,市场出现肉用仔鹅供应空缺,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为发掘养鹅生产潜力,均衡全年肉鹅生产,推动养鹅产业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我们引进吸收外地经验,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在双流、广汉、南溪三县开展四川白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种鹅在非繁殖季节繁殖产蛋的技术突破,反季节生产出肉用仔鹅,填补了市场空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四川白鹅肉用仔鹅反季节生产技术和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种鹅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每年9~11月进入产蛋期,产蛋期后至次年5月进入休产期。种鹅的这一繁殖特性使得雏鹅及鹅肉的生产、供应也具有季节性。生产中利用强制换羽及控制温度、光照、营养等技术可实现种鹅5~9月反季节繁殖。1适时留种种鹅反季节繁殖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留苗培育,另一种是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节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培育反季节繁殖种鹅都要适时留种。留苗培育,留种时间要根据鹅种的开产日龄而定,如四川白鹅开产日龄一般为200~210日龄,其可在9~10月选留种鹅雏苗进行培育,选留的鹅苗在次年4~5月开产,6~8月进入产蛋高峰。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种鹅生产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中,种鹅生产性能(产蛋率、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偏低,严重制约种鹅生产力提高和养鹅业的发展,其中内毒素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试验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关系,采集了广东省内不同地域的5家规模化鹅场,在进行反季节生产阶段对种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以及种鹅血浆中内毒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产蛋数外,规模化种鹅场的种蛋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呈现一致的变化,而与种鹅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说明在中国南方地区进行种鹅反季节生产时,种鹅受精率和种蛋胚胎成活率的偏低与种鹅血浆中内毒素的水平直接相关,即种鹅机体内的内毒素含量能直接影响到种鹅的繁殖性能,是影响种鹅反季节生产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为提高种鹅养殖效益,各地对种鹅反季节繁殖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5)222]实施基地——扬州三林荡畜禽生态养殖场开展了种鹅反季节繁殖试验示范,现从种鹅各阶段免疫、营养、温度、光照等因素出发,阐述提高反季节种鹅生产性能和生态健康养殖水平的相关养殖技术。扬州三林荡畜禽生态养殖场占地150亩,其中牧草地50亩,养殖场建有650平方米的鹅舍10幢,每幢鹅舍配有  相似文献   

15.
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鹅的繁殖具有典型的季节特征,导致不能全年均衡生产,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然而,通过反季节繁殖技术可以让鹅在非繁殖季节持续高效地进行生产,达到均衡生产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鹅反季节繁殖的机理、调控方法、配套措施,并结合当前生产实践中的现实案例,为鹅反季节生产真正实现科学化、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肉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种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束缚,从而使雏鹅和商品肉鹅分别能够在全年各个时期均衡供应市场,本文从遮黑鹅舍、光照控制、限制饲喂和人工强制换羽方案设计四方面详实阐述了改变种鹅传统的季节性繁殖的方式,实现反季节繁殖。该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对促进我国鹅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让鹅场的繁殖率大幅提升,不仅要确保鹅群拥有舒适的栖息地,还应该加强日常的管理,以及在孵化过程中控制温、湿度。该研究通过对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于种蛋品质及孵化成功率的影响,以期提高鹅场的经济效益。该文采用实验室饲养试验结合问卷调查法来探究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贮存方法及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在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 d,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种蛋的破损率逐渐升高;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在孵化前需经过适当的预热处理方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鹅反季节繁殖的种蛋孵化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孵化湿度有利于促进胚胎发育和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8.
试验探讨了两种通风降温系统对苏南地区夏季反季节养鹅环境及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高温地区开展反季节养鹅提供参考。A舍采用负压通风联合湿帘降温系统,B舍仅通过纵向负压通风为鹅舍降温,试验测定了A、B舍温度、细菌与粉尘变化,并对两舍高温期种蛋的受精率和活胚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段,负压湿帘降温系统能够有效控制遮光程序期间鹅舍内温度,与单纯纵向通风及室外温度相比,最高分别低3℃和6℃;较之单纯纵向通风降温系统,鹅舍内相同采样点总细菌、大肠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属和沙门志贺氏菌属的细菌气溶胶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六次孵化数据统计显示:采用负压湿帘降温系统的鹅舍表现出更好的繁殖性能,种蛋受精率达到87.88%,高出单纯纵向通风鹅舍5.6%(P0.01);平均受精蛋活胚率达到77.82%,高出单纯纵向通风鹅舍5.95%(P0.05)。由此表明,采用负压通风湿帘降温系统,能为种鹅创造一个舒适、卫生、健康的环境,使种鹅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提高反季节繁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广东鹅种的反季节繁殖光照调控原理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世界上的大部分鹅种,除少数几个北方鹅种属于春夏季日照延长时进行繁殖的长日照繁殖动物外,大部分鹅种繁殖季节开始于秋冬季日照较短之时.……  相似文献   

20.
鹅反季节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养鹅大国,年出栏肉鹅5.06亿羽,占全世界鹅出栏总数的92.8%。鹅是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动物,一直以来,鹅的季节性繁殖向题困扰和制约了养鹅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一些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和尝试过种鹅的反季节繁殖。经过多年实践,广东、四川省成功通过光照和营养调控等措施,克服了鹅的季节性繁殖问题。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