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家鸡豆冠基因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家鸡1号染色体短臂部分连锁图谱及豆冠冠型基因的定位。通过测交选择豆冠冠型基因型纯合的2只吐鲁番斗鸡(♂)和6只玫瑰冠鸡(♀)为亲本,采用F2代试验设计建立F2代494只,依据己公布的家鸡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1号染色体上筛选了13对微卫星标记,运用MapMaker/EXP 3.0和MapDraw 2.1软件绘制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记录的表型性状值对冠型性状进行定位分析。经卡方检验F2代冠型符合9∶3∶3∶1的遗传定律。在连锁分析中除MCW0007位外,其余12个微卫星座位在试验群体中均表现较高的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对冠型性状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MCW0428、ADL0319、LEI0174和MCW0058标记位点LOD值>3,表明这4个微卫星位点与豆冠冠型基因存在连锁关系,其中LEI0174与豆冠基因遗传距离最近为0.12 cM。  相似文献   

2.
冠型是家鸡重要的表型性状之一,如单冠,生产中多为这种冠型,其次还有豆冠、玫瑰冠和胡桃冠等冠型.它们可以作为品种特征的一个重要参考,近来也有研究认为不同的冠型对生产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对于冠型基因的定位,国外有一些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国内的还很少见.  相似文献   

3.
选用胡桃冠、玫瑰冠、豆冠、单冠4种不同冠型鸡各15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常规饲喂方法至120日龄时,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进行生长速度和体尺测定.从生长速度、增重和体尺3个指标分析选育优良冠型公鸡和母鸡.结果显示,各冠型鸡生长速度变异系数较大,胡桃冠公鸡增重稳定,120日龄时胡桃冠公鸡冠平均达2 651±196.54g,比公鸡总体平均值多345g,玫瑰冠母鸡体重最高1895±190.42g,比母鸡总体平均值高160g,且各项体尺测定两种冠型都是最高.可见胡桃冠公鸡和玫瑰冠母鸡在品种选育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影响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FMO3和GHR基因突变位点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对分别影响林甸鸡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和GHR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发现林甸鸡群玫瑰冠个体为MNR2-RS型;林甸鸡群中存在鱼腥味易感基因FMO3基因c.984AT变异位点,25.4%鸡只携带T等位基因,其中TT基因型频率为4.3%,AT基因型频率42.2%;没有检测到影响矮小性状GHR基因第10外显子和3′UTR区1.7 kb缺失(c.1744_3516 del)突变位点。通过追溯试验群体的系谱结构,发现影响林甸鸡玫瑰冠型的MNR2基因、鱼腥味性状的FMO3基因和矮小性状的GHR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上下代传递过程中与先前报道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家鸡冠型与生产性能及冠型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型为家禽的品种特征之一,不同品种的鸡其冠形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形状。家鸡冠型主要有单冠、豆冠、玫瑰冠、胡桃冠等4种类型,它们由2对基因控制,即玫瑰冠基因R和豆冠基因P,这2个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现对冠型基因和生产性能关系,冠型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对湖北3家育种企业的绿壳蛋鸡核心育种群体进行绿壳基因检测,结果:在XB、JT、和AX 3个商业育种群体公鸡中,绿壳基因O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7%、59.5%和58.3%,将经过分子鉴定的纯合青壳公鸡与母鸡测交,O/O基因型公鸡F1代母鸡所产蛋壳颜色均为绿壳。试验表明:分子鉴定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能够提高育种效率,加速选育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现代遗传学基因测交理论,共用32只表型慢羽公鸡与245只快羽母鸡组成测交试验.结果表明,所测的32只公鸡无一只为纯合慢羽基因型.但发现测交后代的快慢羽分布比例与孟德尔遗传上的分离定律完全吻合.同时通过混合精液输精,实施扩群繁育,其中选留慢羽种母雏1460只,表型慢羽种公雏150只,从而为建立隐性白鸡慢羽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在第一报的基础上,通过对扩繁的隐性白表型慢羽公鸡79只与快羽母鸡560只进行基因测交试验,结果从中发现并选出24只基因型为纯合慢羽的公鸡.从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24只公鸡与1196只母鸡组成的隐性白一世代纯合慢羽系,并形成了拥有1600只核心群和6000只育种群的隐性白二世代纯合慢羽系,为育成隐性白慢羽系和羽速自别雌雄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9,(5):1014-1020
快慢羽性状为伴性遗传性状,可通过建立雌雄自鉴别品系应用于家禽的早期性别鉴定。因慢羽基因对快羽基因呈显性,故区分慢羽公鸡的羽速基因型是建立慢羽纯系的重要工作。使用传统测交鉴定方法鉴别耗时费力,而已有的分子鉴定方法有的成本太高,有的准确率太低。本研究以已有表型记录的快羽或慢羽太行鸡公母鸡为试验材料,设计了半定量PCR鉴定公鸡慢羽羽速基因型引物,通过摸索最佳反应体系和条件并通过对测交验证,最终建立了能较准确鉴定太行鸡慢羽公鸡羽速基因型方法,为太行鸡慢羽纯系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成熟期鸡冠不同表型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之间的关系,实验选取16周龄不同冠型的宁都黄鸡公鸡,量取鸡冠性状指标,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不同冠型组织学差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MP2在不同冠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宁都黄鸡公鸡细齿冠的冠高、冠长、冠厚的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冠型,外周真皮层的血管均比其他冠型少,且外周层与中间层较为致密,而肥厚冠、三叉冠和双叉冠的外周层中小静脉呈扩大状态,可形成窦状血管网,中间层较为松散;BMP2在细齿冠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冠型,在生发层的表达是由深层向浅层逐渐降低,且BMP2可在鸡冠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说明BMP2对鸡冠的分化发育具有负调控作用,对鸡冠血管的分化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因型的纯合是对生物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的基础,也是保证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根本。传统的纯化外源基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连续累代自交,然后进行相关性状筛选获得,但该方法筛选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本研究创新利用雄蛾测交鉴定其纯合性,雌蛾进行侧翼PCR验证纯合性,最后筛选出双亲均为纯合子的蛾圈,作为该品种的纯合品系。该筛选纯合品系的方法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结果可靠,是一种筛选单拷贝转基因家蚕纯合品系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分析UCP2基因SNPs及其单倍型与肉牛饲料转化率和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的相关性。以118头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利用DNA池和PCR-RFLP方法检测UCP2基因G118A、C161T、C215G、C305T位点多态性,构建单倍型并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118A、C161T和C305T位点均与饲料转化率显著相关(P<0.05),其中杂合个体均值显著高于纯合个体且料肉比较高,而纯合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位点C161T和C305T对胸围和腹围发挥主要影响作用,在差异显著表型性状中,TT基因型显著大于CC基因型个体。所构建的单倍型与单个SNP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综合考虑饲料转化率、平均日增体质量、胸围和腹围,建议将C161T和C305T位点的纯合个体TT基因型作为提高肉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大恒优质肉鸡慢羽系公鸡纯合子的分子检测方法,以加快纯合慢羽系及其配套系的育种速度,利用鸡性连锁羽速基因K/k+中慢羽基因的断点连接序列以及快慢羽基因的SNP,选择200只(表型鉴定为慢羽)50日龄的大恒优质肉鸡慢羽系公鸡进行羽速基因的分子检测,检测结果与雏鸡羽速表型判定结果一致率达100%。采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法进一步检测发现,慢羽纯合子公鸡(197只)2条带,杂合子公鸡(3只)3条带。综上,可以利用该方法鉴定大恒优质肉鸡慢羽系公鸡基因型是否为纯合的慢羽个体。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应用"中芯一号"家猪分子育种基因芯片了解试验猪群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遗传变异,为选留优秀育种个体提供有效信息。选择影响猪脂肪沉积、肉质、生长、抗病和被毛表型等性状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作为分子遗传选育标记,以野猪、松辽黑母猪及其杂交一代共计106头个体作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中芯一号"猪分子育种芯片检测,对试验猪不同性状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脂肪沉积性状功能基因(SCD和MYH4)有效突变位点在试验猪群中全部是肌内脂肪沉积有利基因型(CC、TT);肉质性状功能基因(PHKG1、PRKAG3和RYR1)有效突变位点,除了21头猪携带有RYR1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对肉质性状不利的等位基因T外(杂合基因型CT),其他个体全部为肉质性状有利基因型(CC、GG、CC);抗病性状功能基因MUC13有效突变位点的抗病有利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GG)所占比例高于杂合(GA)和不利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AA);生长性状功能基因(HMGA1、VRTN和CCKAR)有效突变位点检测发现,猪群中没有增加体长趋势的HMGA1突变位点的TT基因型个体,仅有1个杂合体;肋骨数功能基因VRTN有效突变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对个体的胸椎数有增加趋势;功能基因CCKAR有效突变位点全部是有利于增加采食及日增重的C等位基因纯合基因型;被毛表型性状KIT功能基因有效突变位点在所有检测猪个体呈现出GG基因型,说明研究猪群中不存在影响白色被毛表型的基因突变位点,与试验猪群被毛表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为猪群进一步育种规划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影响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的分子标记,以5-羟色胺2C受体基因(5-HT2CR)为候选基因设计9对引物检测90只吐鲁番斗鸡、200只新罗曼鸡和200只吐鲁番斗鸡(♂)×新罗曼鸡(♀)杂交F1代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继而实测30只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强弱的表型并进行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5-HT2C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5-HT-1-2引物区间204 640位点处发生了C/T错义突变,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吐鲁番斗鸡和F1代鸡的AB基因型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型,经χ2检验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30只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强弱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也证实AB基因型的攻击性显著高于AA和BB基因型。表明5-HT2CR基因与吐鲁番斗鸡的攻击性相关,可选育基因型纯合的AA和BB基因型个体为亲本培养攻击性强的AB型吐鲁番斗鸡。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基因(VIPR1和VIPR2)多态性与鸡冠性状的关系,采用PCR-SSCP和测序验证技术检测了优质肉鸡F系287只种鸡的SNPs,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发现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g.73352CT突变,g.68818TC突变;VIPR2基因发现1个突变,为g.36127AG突变。χ~2检验发现,3个突变位点并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遗传参数分析发现,g.73352CT属于高度多态,其余位点均属于中度多态。关联性分析表明:3个突变位点各基因型个体间生长激素(GH)和睾酮激素(TEST)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VIPR1基因g.73352CT突变位点,TT基因型个体冠高、冠面积和肉垂面积显著大于CC基因型个体(P0.05),g.68818TC位点各基因型个体间冠高、冠面积、肉垂面积差异显著(P0.05),VIP2基因g.36127AG位点GG基因型个体冠高、冠面积和肉垂面积显著大于AA和AG基因型个体(P0.05)。由此可见,VIPR1和VIPR2可能是影响鸡冠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能够作为候选基因用于鸡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7.
蛋鸭的青壳性状一直以来都是选育的重要经济指标,能够选育出可稳定遗传的青壳蛋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筛选纯合青壳系,本试验根据系谱信息,筛选具有高产性能的缙云麻鸭青壳系公鸭40只,以1∶20的比例与产白壳缙云麻鸭母鸭配对,组成40个家系(F0代),进行测交试验。根据F1代产蛋颜色辨别父代公鸭是否为纯合青壳,试验结果表明有8只公鸭基因型为纯合青壳个体。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16个品种680头中国家驴为实验群体,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ASIP基因第3外显子349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中国家驴毛色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家驴ASIP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c.349T>C突变,纯黑色的驴基因型以CC型为主,德州驴、渤海驴、广灵驴和庆阳驴中的纯黑色驴全是CC型;非纯黑色驴主要是TT和CT基因型,没有检测到CC基因型。利用ASIP基因第3外显子PCR-RFLP标记可以把家驴中纯黑色和非纯黑色驴分开,作为家驴中纯黑色驴早期选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已知繁殖性能的33只小尾寒羊母羊(山东梁山和泰安)、14只蒙古羊母羊(甘肃武威)的血样,提取DNA.用FecB基因作为小尾寒羊多胎候选基因进行研究,利用Australian Sheep Gene Mapping Web SiteAF298885引物(BMPR-IB基因,forced-PCR引物,即FecB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PCR产物用AvaⅡ酶切进行酶切鉴定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尾寒羊基因型由3种基因型-BB、B+、++组成,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3 0、0.606 1、0.090 9,突变杂合B+和突变纯合BB为优势基因型、野生型++很低;蒙古羊分别为0、0.071 4、0.928 6;只由两种基因型-++、B+组成,不存在BB型,而且B+频率也很低,未突变野生型-++型为优势基因型.小尾寒羊与蒙古羊在基因型组成上差异均极显著(P<0.01),这两个品种的多胎表型一致.②小尾寒羊B和+基因频率分别为0.606 1和0.393 9,突变基因B(FecB)为主导基因,蒙古羊分别为0.035 7、0.964 2,蒙古羊以未突变+为主导基因.因此,证明FecB基因是小尾寒羊多胎重要的分子标记,但FecB基因是否是小尾寒羊多胎基因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③小尾寒羊品种内BB和B+基因型均为多胎表型,通过对小尾寒羊3种基因型第1、2胎次平均产羔数统计发现BB型>B+型>++型,但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多胎表型而基因型是野生型++的3只小尾寒羊,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湖北白猪Ⅳ系毛色纯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白猪Ⅳ系世代选育过程中,采用毛色测交、后裔调查和系谱鉴定法,以准确判定个体的毛色基因型;通过严格的选择与淘汰,逐代减少毛色杂合子和基因型未知的个体,使群体中非白毛基因频率迅速下降,并达到了毛色纯合之目的。在品系世代选育初期,宜采用测交和后裔调查法来判定个体的毛色基因型,后期可选用系谱鉴定法,以减少饲喂测交猪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