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的生长特性,对其1年生苗木和7年生林木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其生长型,预测了12年生时的生长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辽育1号、辽育2号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的苗木培育及人工林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寒速生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选育出适应辽宁省北方气候条件的杨树新品种,根据育种学原理,有目的地选用亲本进行了杂交组合,经过10a的苗期选择和区域试验研究,选育出抗寒(北纬43°左右,绝对最低温度-40.0℃),并能在瘠薄的沙土、内陆轻度盐碱(pH8.0左右)土壤上正常生长发育,且对风沙和干旱具有一定抗性的F1代单株雄性无性系两个,辽育1号和辽育2号。这两个无性系在抗寒、速生、材性方面均好于当地主栽品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辽育3号杨(Populus deltoides‘L iaoyu3’)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对其抗寒性、抗病及抗虫能力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品种能抗-47.84--43.93℃的低温;在抗水泡溃疡病方面,发病率低于小钻杨,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抗杨干象能力明显高于亲本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4.
辽育3号杨是经过12年时间研究出的美洲黑杨新无性系。通过对辽育3号杨的物候期、形态特征观察测试和生根实验等综合选育研究,掌握它的生理生态特性,为生产中的运作提供可行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辽育3号杨等树种对水泡溃疡病抗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宁杨、辽育3号杨、鞍山小钻杨3个品种进行了水泡溃疡病抗性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室内接种、树皮含水率和愈伤组织形成4方面的测试,认为辽宁杨抗病性略优于辽育3号,二者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2个品种抗病性都优于小钻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和1年生树皮含水率2个指标,都是辽宁杨>辽育3号杨>小钻杨。进一步分析表明,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室内接种感病指数、树皮含水率、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呈现spearman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室内接种感病指数呈正相关,野外调查感病指数与树皮含水率、愈伤组织形成指数分别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辽栗10号、辽栗15号、辽栗23号3个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辽栗10号、15号、23号在凤城地区4-6年生嫁接树,平均产量分别达4372kg/hm^2、3052kg/hm^2、3300kg/hm^2,同时具有品质优,抗虫性,抗寒性与适应性强等特点。新品种巳在辽宁凤城、庄河、桓仁等地示范推广面积3000hm^2,新增产值1092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冷梅 《防护林科技》2013,(2):99-100
辽核1号核桃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人工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有较强的耐寒、耐旱、结果早、丰产等特性,适宜在辽西地区栽培。文章介绍了辽核1号核桃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1年生中辽1号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因子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其目的是了解中辽1号杨的光合生理特性,为中辽1号杨高效稳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辽1号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为“高峰—低谷—高峰”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全天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20.34μmol·m^-2s^-1,出现在上午10:00。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中辽1号杨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中辽1号杨各项光合参数,其中光饱和点为1713.53μmol·m^-2s^-1,光补偿点为28.99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9.89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99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为0.073,CO2饱和点为1266.09μmol·mol^-1,CO2补偿点为68.81μmol·mol^-1。  相似文献   

10.
杨树地膜覆盖以育兼造,中牡1号杨苗高和胸径分别较裸地提高34.76%和21.57%,树高和胸径分别较植苗造林提高45.26%和53.57%,每公顷降低造林成本1066.40元。  相似文献   

11.
辽杨和美洲黑杨杂交品系的叶形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基于对杨树杂交品种的遗传模式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辽杨和美洲黑杨杂交亲本以及杂交无性系之间的叶形变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对如何利用叶形等外部特征进行辽杨和美洲黑杨杂交品系的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引种的辽核4号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抗逆性及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为早实核桃管理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基于对杨树杂交品种的遗传模式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辽杨和美洲黑杨杂交亲本以及杂交无性系之间的叶形变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对如何用叶形等外部特征进行辽杨和美洲黑杨杂交品系的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自然降温状态下杨树枝条抗寒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索出适合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抗寒性杨树品种,筛选辽育1号杨、新疆杨、84K、辽河杨等1年生扦插苗开展自然降温状态下枝条内渗透调节物质和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月份,各品种在自然降温状态下枝条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其中以辽育1号杨的增幅最明显,含量最高,降低幅度最为缓慢;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降温状态下也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以辽育1号杨最为明显。辽育1号杨的抗寒能力最强,适合北方的自然低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丽椪2号"无核椪柑花粉育性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丽椪2号”无核椪柑品种的花粉发芽率、花粉生活力、花粉量测定和花粉粒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试验,以普通有核椪柑为对照,研究了其花粉育性。结果表明,“丽椪2号”花粉育性属于低育型,但花粉的低育性并不是导致其无核的关键因素,可能还因其胚囊败育所致。  相似文献   

16.
欧美杨107号是一个优良的新引进的杨树用材品种。本文介绍了107号杨树品种的生长特性、栽植技术以及抚育管理技术,对于推广该品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松江河林业局从牡丹江林管局引进速生树种——“迎春5号杨”经栽培试验初步掌握了其生长规律,生长期长,生长迅速;平均高、径生长量是青杨的143%和125%,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迎春5号杨的引育,将为高寒山区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提供了新的良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辽宁省杨树研究所的杨树多年试验和全省各地的杨树栽培实践,将目前辽宁省推广的杨树良种按喜温程度(即耐寒能力),划分出几个不同等温线,以确定不同品种各自的适生区域。如年均气温在7.5℃以上地区,锦州、沈阳等,应选择107杨、108杨等品种;年均气温6.5-7.5℃地区,北票、阜新等,应选择辽育1号、辽育2号等较耐寒新品种;年均气温在6.5℃以下较寒冷的地带,降水量500mm以下的半干旱地带,仍以小钻杨为主,可适当发展中林三北1号杨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实生繁殖对早实核桃优良性状的影响情况,以8年生"辽核1号"实生后代为研究对象,对其物候、生长、开花、结实等方面的性状特点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实生后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较大,不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认为选育良种核桃不能走实生繁殖的道路,应以无性繁殖为主要途径,这样才能保持其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20.
一、选雄的目的意义 辽杨是呼和浩特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以其树势雄伟,冠大荫浓,生长迅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的飞絮使路上的行人经常迷眼,呼吸受到影响,妨碍临街住户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企业的生产及防火、环卫、交通等带来了隐患。为解决杨树的飞絮问题,我们做了辽杨雄株的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