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蒸腾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定点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西北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林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蒸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种蒸腾特征因其生理、生物学特性的不同而不同,在生长季4-10月,沙枣、花棒、油蒿、新疆杨、二白杨、毛白杨的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71.5mm、159.0mm、169.0mm、169.0mm、314.2mm、288.9mm、269.3mm。相关分析表明,花棒、油蒿的蒸腾强度与气温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相对湿度和风速,而对沙枣蒸腾强度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2.
花棒 Hedysarucm ScoParium Fisct et Mag)是西北沙荒地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分化、形成了多小叶和无小叶花棒两个生态型。本文报告不同生态型花棒丛固沙改土效益的差异。一、调查地区概况调查系在陕西省榆林县芹河乡水磨梁播区进行。据榆林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7.9℃,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2.7℃;全年日照时数在2700小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典型的旱生植物,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May)叶的旱生结构曾得到广泛的研究。由于花棒生态分化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不同生态型花棒叶旱生结构间的差异至今无人研究。本文报道作者在这方面的观测结果。1 材料与方法分别生态型,选取生长于陕西榆林沙地的7龄花棒正常植株,在植株向阳面中部选叶、取样,用 FAA 固定液固定,石蜡切片,番红固绿对染,阿拉伯树胶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用日本产 olympuse 显微摄影仪摄影。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型花棒不仅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一系列生物生态学特性上也有稳定差异。继花棒苗期蒸腾作用的研究之后,本文将从水分生理和生物量方面,探讨不同生态型花棒苗在抗旱性上的差异。一、试验地区自然条件试验在陕西省榆林县治沙站进行。榆林县城位于东经109°12′,北纬38°20′,海拔1100米左右。县治沙站在县城西北五华里处。据榆林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该地年平均气温为7.9℃,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2.7℃,≥10℃年积温为3217.6℃。全年日照时数2925.5小时。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蒸腾观测场法对花棒、毛条、沙拐枣、梭梭、沙枣的一年生实生苗;二白杨、新疆杨、沙木蓼一年生扦插苗进行了蒸腾耗水量的研究。各树种单株年耗水量比较,二年生植株以新疆杨最大(220.9公斤),其后是沙枣(207.8公斤)、二白杨(172.8公斤)、沙木蓼(139.7公斤)、沙拐枣、梭梭、花棒、毛条。一个生长季内沙枣、沙木蓼蒸腾峰值在9月,花棒、毛条的蒸腾最大值在7月,而梭梭和沙拐枣的峰值出现在8月。三年生植株蒸腾量远大于二年生植株,并且三年生植株蒸腾强度月变化以5月(沙枣)或6月(沙木蓼)最大,比二年生植株的蒸腾高峰提前1或2个月。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全光照球形、柱形、遮荫球形三种生态型红叶石楠的冬季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蒸腾总量的日变化曲线相似,三种生态型都呈现出12:00-22:00时变化平稳,22:00后逐渐增高,4:00左右回落,6:00开始逐渐上升,8:00-12:00蒸腾活跃;全光照球形光合效率高、释放氧大于柱形,遮荫球形不能释放氧;红叶石楠适宜种植在没有任何遮荫的全日照条件。  相似文献   

7.
花棒,柠条蒸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蒸腾作用是植物被动吸水的原动力,它的存在对于水分的吸收,矿质营养的运输和调节体温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两年来,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对荒漠沙区飞播主要造林树种花棒、柠条的蒸腾动态(日变化)作了测定,从而了解它们的适应途径和利用有利条件的方法。一、气孔与...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人工林蒸腾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刺槐人工林的蒸腾强度,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叶片蒸腾强度与树冠不同部位的蒸腾强度平均值十分接近;林内标准木的蒸腾强度与各径阶林木蒸腾强度均值基本相同;5龄刺槐蒸腾强度大于13龄,13龄大于18龄;沟底刺槐蒸腾强度大于半阳坡,半阳坡大于阴坡。刺槐蒸腾强度与光照、气温、相对湿度成幂函数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指数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9.
柠条等四种沙生植物幼苗抗旱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模拟自然干旱条件,通过测定杨柴、柠条、花棒、白柠条四种沙生植物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幼苗蒸腾速度变化、细胞膜透性变化、幼苗生长状况等,对其进行抗旱能力比较,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干旱少雨,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制约因素。对不同树种进行水分状况的研究,分析它们的抗旱程度,可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1985、1986年在本所试验站大转洼山耐旱树种收集圃里,对梭梭、花棒、毛条、沙木蓼、河北杨等进行了体内水分状况及抗旱性的初步测定。现将测定结果(蒸腾强度测定结果已发,此不累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峁顶、阳坡、阴坡三种立地类型条件下的沙棘蒸腾特性,观测了环境因子、沙棘叶的蒸腾速率(Tr)以及植株生物量,以水分为主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生产力产生差异的生理生态学原理。结果表明:阳坡沙棘总蒸腾量较大,但在黄土高原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沙棘组织失水过多,自身很难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对生物产量的累积不利;相反阴坡沙棘蒸腾日较平缓,组织失水少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生物量累积较多。  相似文献   

12.
杜仲蒸腾强度和气孔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4a生人工杜仲林叶片的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1)在晴朗和晴 -多云天气日 ,叶片蒸腾强度日变化呈双峰型 ,在阴天天气日 ,则呈单峰型 ;(2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蒸腾强度基本一致 ;(3)蒸腾强度与光量子密度、饱和水汽压差、水面蒸发等气象因子之间 ,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4)鉴于水面蒸发的测定比较方便、简单 ,因此 ,利用日水面蒸发测定值和叶面积指数去估算杜仲蒸腾耗水量 ,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树木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所处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型,并且遗传品质不一。在个体生长发育上,来源不同的生态型,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黔中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及黑松的光合日进程、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氧化碳的日净积累量,光一光合强度曲线特征、光合午间降低等光合生态特性方面的异同及几种松树的蒸腾强度、耗水量、针叶自然失水过程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松树的遗传基础不同;并指出该地区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较马尾松效益高及该地区不宜引种黑松和云南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蒸腾耗水特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半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杨树、油松、樟子松蒸腾的日变化和生长季变化及影响因子和各树种的耗水量进行了探讨,认为3种树种的蒸腾强度日变化和生长季变化以单峰型为主,蒸腾强度最大的是杨树。影响蒸腾强度的因子主要有光照强度、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6.
从六种紫胶虫优良寄主树钝叶黄檀、思茅黄檀、瓦氏葛藤、大叶千斤拔、山合欢、聚果榕的自然分布与生态特性看出,它们均为耐旱性较强的树种。进一步测定其蒸腾强度、水势、水分饱和亏等水分生理指标发现,蒸腾强度与水势受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和风速等综合气候因素的影响。蒸腾强度随气温、光照强度、风速的增大而增高,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水势的变化则正好相反。蒸腾强度增大,水势下降,被动吸水能力随之增强,抗旱能力增强。植物体内的临界饱和亏越大,需水程度就越小,抗干旱能力越强。测定结果反映出,六种紫胶虫优良寄主树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山合欢,钝叶黄檀,瓦氏葛滕,思茅黄檀,大叶千斤拔,聚果榕。  相似文献   

17.
使用热扩散液流探针,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连续测定茂兰喀斯特森林宜昌润楠的树干液流,同步测定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风速等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天气、季节、时间尺度下宜昌润楠蒸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宜昌润楠树干液流速率呈现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各季节日间树干液流速率平均值分别是夜间的8.95倍、14.32倍、10.0倍、5.24倍;不同天气下宜昌润楠日蒸腾速率(g·m-2s-1)依次为晴天(41.93±1.43)>阴天(12.73±0.63)>雨天(8.82±0.29);宜昌润楠日均蒸腾量为(5.75±0.31)kg/d,各季节日均蒸腾量(kg/d)表现为夏季(7.57±0.57)>秋季(6.75±0.72)>春季(4.00±0.54)>冬季(2.35±0.20);小时尺度上,各环境因子对蒸腾影响最大的是太阳辐射,影响最小的是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其中直接影响因素是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除雨天外),间接影响因素是风速(晴天、阴天)和太阳辐射(雨天);日尺度下因季节不同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月尺度下主要影响因子只有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影响蒸腾的因素减少,且月尺度下环境因子对蒸腾的解释程度最高(78.9%)。各环境因子对蒸腾量的影响程度随天气条件、昼夜、季节、时间尺度等不同而不同,在任何尺度下太阳辐射都是影响蒸腾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干旱区4种木本植物体内Na+,K+浓度和水分、光合等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盐分积累与其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梭梭和柽柳能够吸收、积累较多的Na+,而花棒和沙枣组织Na+浓度相对较低;与花棒和沙枣相比,梭梭和柽柳具有较低的组织水势和渗透势、较小的蒸腾失水量和较大光合作用有效水势范围。表现为植株水势、渗透势和蒸腾失水量与其组织Na+浓度呈负相关,而光合作用有效水势范围大小则与其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盐分积累能够降低组织渗透势和水势、增强水分吸收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减少蒸腾耗水,有利于植株在低水势下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即干旱地区的植物通过积盐可以增强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赵广琦  崔心红  张群  朱义 《园林科技》2010,(2):23-29,3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土壤分水与毛白杨蒸腾耗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苗木和大苗幼林为材料,对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蒸腾耗水量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蒸腾耗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土壤水分状况还影响蒸腾节律;蒸腾耗水量因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供水历程、气象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