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B组(n=26),C组(n=26)。A组作单纯体位引流,B组作单纯超声雾化吸入,C组在体位引流前作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的痰液排出量、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以其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C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较A组和B组缩短(P<0.01)。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能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氧气雾化吸入不同剂量雾化液时效果。方法:带有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早、中、晚3次雾化,每次间隔8h,固定氧流量8L/min,随机以5、8、10mL雾化液量雾化,记录每次雾化前、雾化后10min时的HP、R、SPO2、气道湿化效果,并收集雾化后8h内的痰液量。结果:雾化液量为5mL时湿化满意率为22.9%,8mL时湿化满意率81.2%,10mL时湿化满意率43.8%。患者雾化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气道患者使用氧气雾化时,建议采用8mL吸入液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雾化组增加药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雾化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雾化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并及早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BiPAP通气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15例。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各1次;B组每日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各2 h;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2 h,通气过程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各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的比值6、min行走距离、呼衰纠正时间。治疗3~8 d,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或B组进行BiPAP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所减轻,FEV1有所上升,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PO2、f/Vt及6min行走距离明显改善(P<0.05或<0.01);C组综合A、B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其改善程度比A、B两组更加明显,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A、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和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均可独自有效纠正呼衰,两者同时使用存在协同作用,提示无创BiPAP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评价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选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B组,其中A组27例,B组2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保持气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3~4喷/d(0.05~0.1 mg)吸入;B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次静点,2次/d,连用7 d后给予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并且两组治疗上述情况改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必可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6.
黄凤英 《长江大学学报》2010,(1):142-142,14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加叩击引流方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用雾化吸入,观察组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采用叩击引流方法辅助排痰。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病灶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雾化吸入加叩击引流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形管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氧气雾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将T形管一端与一次性呼吸机管道V形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一次性呼吸机延长管端相连接,T形管的下端与氧气雾化器连接;对照组则按常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氧气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的满意度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黏稠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65.0%,P<0.01),机械通气后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25.0%,P<0.01)。结论 T形管氧气雾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通腑法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30 mL)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或钻孔置管血肿引流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予以鼻饲清热化痰通腑中药(千金苇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鼻饲安慰剂处理。根据病情轻重,分别采用气管切开术,重型肺炎者使用支纤镜下肺泡灌洗,并结合痰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防治感染。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例数、重型肺炎肺泡灌洗例数、咳痰消失时间和发热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管切开例数和肺泡灌洗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咳痰消失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清热化痰通腑法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性肺部感染,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72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综合治疗 ,观察组加用超声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 ,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气分析以及转归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超声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组在症状、体征的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气明显改善 ,治愈率较高。结论 :超声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 ,改善症状 ,稳定体内环境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大面深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Ⅱ度创面2周内上皮化情况。结果观察组Ⅱ度创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c=5.948,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与肺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有1例气道粘膜出现瘢痕,对照组则为4例;气管粘膜愈合时间和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大面积Ⅱ度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雾化吸入配合吸痰)和对照组(雾化吸入)各4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2、16、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6.185,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为(6.82±1.7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4±2.62)d(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治疗后疗效观察的价值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145例,其中药物治疗组62例(A组),单纯保守性手术38例(B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输卵管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 TX)10m g 45例(C组)。治疗后定期监测血清-βHCG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A组中保守治疗成功58例,4例保守治疗失败改手术治疗;B组36例治疗成功,2例发生持续异位妊娠;C组45例均治疗成功。C组术后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P<0.01),B组则短于A组(P<0.01)。治疗前血清-βHCG浓度高者,行保守性手术(B、C组)治疗后降至正常所需时间长,但在A组中无明显相关性;各组停经天数、包块大小、腹腔内积血量均与治疗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连续监测血清-βHCG对异位妊娠保守性治疗后疗效观察及预防持续异位妊娠极为重要。手术中采用输卵管局部注射M TX可缩短术后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予以沙丁胺醇与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儿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鸣音等临床表现在雾化吸入治疗前、治疗后15、30min和60min时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澳化异丙托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明显优于沙丁胺醇与溴化异丙托品。  相似文献   

14.
床边纤支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床边纤支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纤支镜对72例危重患者进行气道管理中的清理作用及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治疗咯血等临床经验,比较操作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72例中有肺部感染4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其中4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有效率87.0%;肺不张20例,其中15例行纤支镜1次肺复张;引导经鼻气管插管4例均一次成功;顽固性大咯血2例经纤支镜局部应用冰盐水、肾上腺素及凝血酶,1例即时止血,1例明显减轻。共行床边纤支镜操作125例次,操作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比操作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床边纤支镜对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既可用于气道的清理、诊治肺不张,又可协助经鼻气管插管,还可谨慎用于顽固性大咯血的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A组13例,对照B组13例。均在西药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照A组用调脂西药,对照B组不用调脂药物。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A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粘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P<0.01),而对照B组这些指标测定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A组的这些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但治疗组比对照A和B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配合降糖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优于西药降糖调脂组和西药降糖不调脂组;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防治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混合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50例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以维生素B12混合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及口腔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Hc=21.234,P〈0.01)。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口腔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75±1.92)d vs(11.24±2.47)d,P〈0.01]。结论维生素B12混合液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利于促进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减少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择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2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100例,A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1d给予米非司酮150m g顿服,B组诊断明确后直接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例数。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10.02±5.28)mL vs(20.03±4.87)mL],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30.08±10.85)m in vs(41.02±11.05)m 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明显少于B组的9%(χ2=4.714,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前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压力触发与流速触发在体外模拟机械通气患者非同步持续喷射雾化吸入影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流速触发和压力触发两组,每组15例。雾化时长30min,雾化动力源为中心供氧8L/min,模式为容量控制V-A/C模式,潮气量设置为500mL,送气流速为方波,吸气时间1s,PEEP(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5cmH2O,呼吸频率20次/min。结果:压力触发组和流速触发组在雾化吸入完毕后,死腔容量、管道损耗、雾化后雾化器重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压力触发组在模拟肺前后差和过滤器前后差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压力触发组在模拟肺沉积量多于流速触发组,在呼出端浪费的气溶胶少于流速组。结论:压力触发组在模拟肺内沉积量和呼出端过滤器截流量优于流速触发组(P0.01),在提高雾化效率和降低因雾化吸入带来呼吸机的损害风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杭州农业科技》2006,(4):8-9,12
对平均初体重(116.99±15.57)g的三角鲂鱼种进行了五种添加剂水族箱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体增重,壳聚糖组、复合免疫促长剂A组和复合免疫促长剂B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91%(P<0.01)、19.19%(P<0.01)和21.65%(P<0.01);饲料系数,TMAO组、壳聚糖组、复合免疫促长剂A组和复合免疫促长剂B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6.15%(P<0.05)、13.85%(P<0.01)、16.41%(P<0.01)和17.95%(P<0.01);成活率,壳聚糖组、复合免疫促长剂A组和复合免疫促长剂B组均比对照组提高3.09%。肥满度,TMAO组、壳聚糖组、复合免疫促长剂A组和复合免疫促长剂B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17%(P<0.05)、6.17%(P<0.05)、5.73%(P<0.05)和7.05%(P<0.01);肠脂比,TMAO组和复合免疫促长剂B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75%(P<0.05)和19.35%(P<0.01)。在五组供试添加剂中以壳聚糖及其复合物促长效果较好,尤以复合免疫促长剂A和B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肝癌切除手术后应用单纯碘油栓塞疗法的效果。方法80例大肝癌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术后4周,A组肝动脉注入超乳化碘油5 mL,B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注入超乳化碘油5 mL、卡铂100 mg、丝裂霉素C10 mg和氟尿嘧啶500 mg)。结果A组患者单纯碘油栓塞后未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B组栓塞化疗后有19例出现肝功能异常,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住院时间(3.0±1.5)d,B组(8.5±3.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a内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肝癌切除术后采用单纯碘油栓塞疗法,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