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贯彻检疫、分群隔离、消毒及犊牛培育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是控制奶牛结核病的有效办法。2.对假定健康成牛及育成牛的结核检疫,应以一次两回点眼及一次两回皮内注射同时进行。3.犊牛的检疫以皮内注射的阳性检出率较点眼为高,同时全部包括了点眼所检出的阳性反应牛。4.呈疑似反应的成牛、育成牛及犊牛,经复检连续二次以上呈阴性反应者,可按阴性反应牛处理。5.成牛及育成牛在每年内应进行不少于四次检疫,病牛生犊牛在犊牛培育期内以不少于三次检疫为宜。6.按检疫结果分群并对不同病种分别地设分场隔离饲养,是控制结核病有效的分群隔离方法。7.从病牛群中培育健康犊牛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大力发展健康牛群有效措施之一。8.单独成立病牛生犊牛培育场,是加速培育健康犊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奶牛焦虫病是一种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血液原虫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红尿、机体消瘦和产奶量降低,犊牛发病率高。中草药制剂治疗奶牛焦虫病,效果良好。饲养管理要注重科学性,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栏舍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注重检疫工作,避免病牛的引入,一旦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3.
牛白血病是牛慢性肿瘤病的一种,是由白血病病毒感染所引起,呈世界分布,病牛和隐性感染牛是主要传染源;本病潜伏期长,以3~9岁牛发病最为集中,根据临床表现症状的不同,本病可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2种,主要表现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消瘦、淋巴结肿大等;本病通过加强检疫、定期驱虫、加强管理、做好消毒工作等措施能有效预防,目前该病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治疗。  相似文献   

4.
1防疫卫生技术要点1.1进出场牛的要求1.1.1应有法定单位出具的检疫合格证书,患传染病的牛严禁出入,严禁从疫区进牛。1.1.2进出场人员、车辆和工具严格消毒,入口处设消毒池。1.1.3进场牛1周内进行健康检查,喂驱虫药一次。1.2定期检疫、防疫1.2.1每年春、秋两季对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副结核病各检疫两次,对阳性牛或凝似病牛按法规检出和淘汰。1.2.2每年春季进行一次牛出败菌苗皮下注射,20mL/头(大牛),5~10mL/头(小牛);必要时安排接种炭疽疫苗,1岁以上一次注射1mL,小牛0.5mL,以及接种气肿疽疫苗,牛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注射5mL。1.2.3每年秋季…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河北唐山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进境新西兰奶牛隔离检疫时,检出牛副结核阳性8例,牛副结核病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规定的二类动物传染病。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检疫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对染病牛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对涉及的牛舍、场地、工器具及设施等进行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6.
1口蹄疫 预防本病应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用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对全场和用具进行消毒。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购牛,严格与猪群、羊群隔离,处于疫区或受威胁地区的牛群应根据需要接种口蹄疫疫苗。发现口蹄疫的牛场应迅速将疫情上报有关单位,并按照及早发现,快速扑灭,严格封锁,减少损失的原则进行处理。病牛及同群牛应隔离急宰,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1预防扑灭措施1.1平时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拟订、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一种以严重出血热为特征的疫病,死亡率可达100%,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4个方面对非洲猪瘟进行阐述,并提出采取以加强检疫检测和生物安全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实行严格的定期消毒措施,杀灭潜在病毒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大健康牛群,减少牛副结核病感染、蔓延的可能性,我们对5头副结核变态反应阳性母牛采取单圈产犊、母仔分离饲养、犊牛定期检疫等措施,将病牛28头1~3代后裔犊牛全部培育为健康犊牛,经多次检疫均为副结核变态反应阴性。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0.
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强化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奶牛流通监管,严防疫情传入;加强领导,建立定期检疫制度,及时无害化处理阳性牛;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奶牛的抵抗力;做好奶牛的饲养管理;勤观察,发现牛只发病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做好病牛的护理等方面,介绍奶牛传染性疾病和普通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牛结核病主要由禽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以及牛分支杆菌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消耗性的疾病。牛结核病已经成为牛各种传染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牛结核病在人和牲畜之间能够相互传染,很难实现根治,因此成为影响全人类健康以及养牛业最为重大的疾病。所以,目前对牛结核病的蔓延以及传播进行控制十分迫切,对牛结核病进行检疫和控制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对病牛进行及时检疫和根除,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牛群实施检疫监控。近些年来,我国生命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以及传统细菌检测法这三种方法相互结合,对牛疫病进行检疫和防治,能够使牛结核病诊断的方法逐渐得到完善。本文就牛结核病的检疫和控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我地区应用结核菌索(OT)和近5年改用提纯牛型结核菌素(PPD)对牛进行结核检疫已有30余年历史,经长期检疫中的观察,不论OT或PPD皮内反应,在防制牛结核病过程中都可及时揭发出病牛的隐性病牛,不论在由病牛群通过检疫、隔离培育健康后代牛还是净化污染牛群及开展定期检疫保护健康牛群不断扩大和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口蹄疫预防本病应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用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对全场和用具进行消毒。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购牛,严格与猪群、羊群隔离,处于疫区或受威胁地区的牛群应根据需要接种口蹄疫疫苗。发现口蹄疫的牛场应迅速将疫情上报有关单位,并按照及早发现,快速扑灭,严格封锁,减少损失的原则进行处理。病牛及同群牛应隔离急宰,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牛舍及污染的场所和用具等彻底消  相似文献   

14.
畜牧养殖的关键就在于畜牧动物的防疫工作.为了推动畜牧养殖行业的长远发展,动物防疫单位要定期通过消毒、检疫、免疫等措施对畜牧动物进行处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养殖户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奶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奶牛危害极大,我市经过多年检疫淘汰,达到了省“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5年4月份,我市某奶牛场发现疑似病例,市畜牧中心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该场饲养的71头奶牛全部进行布病血清学检疫,并采取隔离消毒、淘汰病牛等有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奶牛71头,每年进行布病、结核病检疫,未发现阳性病牛。2004年7月份该场从周边省购进奶牛3头,购买时没有进行检疫,购进后也没有报检和隔离饲养,2004年10月发现饲养奶牛有消瘦,产奶量下降,怀孕母牛…  相似文献   

16.
肉牛场结核病的定期检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开展肉牛结核病的检疫力度,平时要采取"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力争使该病在门源县继续保持长期以来的净化结果.  相似文献   

17.
牛结核病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牛而诱发的人畜共患病,牛结核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致病菌侵入感染器官,因侵染器官的不同,而表现出略带差异的典型症状。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日常落实好防控和净化措施尤为关键。所有被检出阳性病例,需经无放血捕杀处理。而诊治无效的病死畜,严格无公害化处理。期间,严格消毒制度,清灭病菌污染;饲养管理人员,注意健康检查。净化措施实施的关键为每年春秋季,定期牛群检疫,用牛结核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疫。定期检疫,净化种群,所有阳性病例,及时给予捕杀。凡是被检显阳性病的牛场,均因进行相应的净化措施,达到净化防控此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防疫工作的原则是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定期进行杀虫、灭鼠、防鸟,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作好检疫工作,加强联防工  相似文献   

19.
猪旋毛虫病是由于猪被旋毛虫寄生后导致的一种疾病,发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腹泻及消瘦,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本文从病原简介、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检疫措施对猪旋毛虫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改变养殖方式等防治措施,减少病原的传播和感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奶山羊是一种以产奶为主的山羊品种,奶山羊对精饲料需求少,繁殖率高,适应性强,容易饲养。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奶山羊的管理和防疫工作,以保证奶山羊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奶山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关键措施包括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合理搭配各类饲草饲料,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驱虫,定期做好检疫和疫苗注射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