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全省河蟹增养殖的发展,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88年11月27日至30日在高淳县组织召开了河蟹增养殖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省各市的水产主管部门、河蟹增养殖的重点县和湖泊、以及省水产局和有关科研、技术推广单位.会议期间,各地代表交流了近年来在河蟹增养殖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听取了农牧渔业"丰收计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不少养蟹户年初放养的蟹种,由于幼蟹品种不纯、放养密度过高、防病措施不力、养殖管理不善等原因,年终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较差、价值很低,结果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养蟹者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培育大规格、优质蟹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河蟹增养殖生产的效益,采用网箱暂养培育幼蟹的方法,可使河蟹成活率和增养殖生产效益大大提高,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网箱设置 选择网目为10目的聚乙烯网布制成网箱,每只网箱的面积为5—6平方米、深1米,装在木制或竹竿制框架上,网箱上面要加盖网,以便能够随时打开投饵或检查幼蟹生长  相似文献   

4.
由于常规品种养殖效益的下降,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例如近几年在江、浙、皖一带河蟹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出现了许多河蟹养殖的大市、县,这其中有人赚钱,有人赔钱,有人保本。固然由于河蟹养殖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养殖效益自然也会有所下降,但是有许多养殖户亏本也不全是上述原因,养殖技术不过硬、养殖品种单一、河蟹质量不好才是根本的原因,其实只有提高养殖技术、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是养殖户唯一的出路。我们这里组织了一些河蟹养殖的成功事例以及专业人士对河蟹养殖业的看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同时也希望养殖户把一些成功的养殖事例提供给我们,以便大家交流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不少地区都进行过河蟹的移苗增殖工作,并取得效益。河蟹的养殖自80年代以来也发展较快,到1986年,全国池塘养蟹面积已达2.5万亩以上,成蟹产量近千吨。本文在分析河蟹增养殖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发展河蟹增养殖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不少养蟹户年初放养的蟹种,由于幼蟹品种不纯、放养密度过高、防病措施不力、养殖管理不善等原因,年终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较差、价值很低,结果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养蟹者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培育大规格、优质蟹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每当金秋时节,人们在品尝河蟹时,常听到一些人议论:“这种河蟹味道鲜美,好吃”,“这种河蟹味淡,土腥味重,不好吃”。同样是河蟹,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肉味品质呢?河蟹品质可分为个体品质及肉味品质两种。从个体规格看,成蟹个体越大,品质越好,价格越高。因此,在增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性成熟晚的长江水系河蟹为好,以求获得更大规格的个体,获得更高效益和更佳的品质。在长江水系河蟹中又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从长江捕捞的幼蟹;另一种是从长江口海边捕捞的蟹苗培育成的幼蟹;其三,用长江水系亲蟹人繁后…  相似文献   

8.
河蟹养殖生产中会遇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从而造成河蟹回捕率降低,致使养殖效益下降、乃至出现亏损现象。因此,针对河蟹死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提高河蟹养殖回捕率显得十分重要。一、引起河蟹死亡的原因1.劣质蟹苗造成河蟹养殖成活率低蟹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养殖的效果。选用优质健壮蟹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赵仁宣 《科学养鱼》1995,(11):18-18
水域是河蟹养殖的条件人工养蟹选择何种水域是很重要的,水域是增养殖河蟹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水域就没有较好的效益。水域的种类很多,有池塘、河沟、水库、湖泊;有大水面拦养,有大水面增殖放流,有网箱养殖,有小水面精养,还有稻田、芦滩、浅荡养殖等。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0.
河蟹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创汇产品,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饵料广泛,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是发展三高创汇农业的后起之秀。但是由于近年来工农业“三废”污染,建水闸、酷渔滥捕等造成天然蟹苗资源大幅度下降,影响了河蟹的增养殖,河蟹奇缺,国内外市场价格上涨。因此,为了解决养殖河蟹的种苗需要,  相似文献   

11.
河蟹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六讲 湖泊及围网养蟹  一、湖泊增养殖河蟹的湖泊增养殖是指在湖泊中放流仔蟹 (蟹苗 )或幼蟹 (豆蟹或扣蟹 ) ,一般不投饵 ,让其摄食天然饵料的养殖方式。自 1 969年开发长江口蟹苗资源之后 ,我国各主要水系的湖泊、河流多以放流方式进行河蟹增养殖 ,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1 982年以后 ,因长江口蟹苗资源锐减 ,蟹苗价格逐年上涨 ,加之湖泊增养殖在管理体制 (如产品收捕、归属和利益分配等 )上存在一些问题 ,使河蟹的增养殖受到抑制。90年代以来 ,随着河蟹人工苗产量的不断增加和蟹苗价格的逐步回降 ,天然水域的河蟹增养殖再度兴起。(一 )…  相似文献   

12.
为普及河蟹增养殖技术知识,提高增养殖技术水平,满足各地养殖场、事业单位、渔技员、专业户等从事养蟹业的需要,促进河蟹增殖养殖的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河蟹产品,增加出口创汇,中国水产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河蟹售价的提高,其增养殖越来越受到广大渔业生产者的重视,使河蟹的年产量达到200吨以上。但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靠放流增殖,养殖产量却一直徘徊不前。事实表明,池塘养殖河经长时间不能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河蟹的营养特点,因而蜕皮不透,产量不高且规格小、效益低。而只有质量稳定並基本满足河蟹营养需要的配合饵料及某些特殊的养殖环境(如池塘引进水草)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在笔者参加的鱼蟹混养高产技术研究过程中也正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尚志、通河、泰来等地在湖泊、水库等中小水面增养殖河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要想实现中小水面增养殖河蟹高效益,在技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蟹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河蟹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天然蟹苗资源丰欠不定,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天然蟹苗的主产地——长江口的蟹苗连年不发,因此,苗种的供应任务就越来越重地压在了人工繁殖上,然而由于卤虫卵等幼体饵料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人工繁殖的蟹苗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增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河蟹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河蟹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天然蟹苗资源近年来兴衰不定,人工繁殖蟹苗近年来虽有长足发展,但仍还不敷应用。为提高蟹苗(大眼幼体)的利用率,提高河蟹的增养殖效果,我们从1986年开始,分别在120亩、600亩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河蟹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养殖河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但是河蟹养殖效益却不能稳步提升.主要原因大体有:应用技术的适用性不强,导致河蟹产量忽高忽低,不能稳产、高产;河蟹价格波动较大且出人意料,不能高产高效,致使许多河蟹养殖户出现亏损. 溧阳市溧城镇河蟹养殖户周文卫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通过合理放养苗种、科学控制饲料投喂、水质...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山东省积极响应省政府“管理效益年”的号召,通过效益引导,广泛宣传发动,使全省渔业,由过去的注重增产转移到既注重产量更注重效益上来。确定在抓好常规水产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名优新珍稀水产品的增养殖生产,实施名优高效渔业工程。全省规划建设了五大区域性名优高效渔业发展格局,并确定了10处高效渔业示范点,重点抓了以鳖、鲍、河蟹、钟鱼、解煤、虾夷扇贝、罗氏沼虾、大银鱼、对虾、魁蛐等十大品种的增养殖,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名优高效渔业的迅速发展。据省厅办公室最新信息统计,去年全省名优新珍稀水产品产量可达90万…  相似文献   

19.
河蟹单养与套养“太湖1号”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在高淳区养殖面积较大,2012年河蟹养殖面积达22万亩.但由于河蟹上市比较集中,季节性较强,养殖效益受价格影响波动较大,河蟹价格走低会直接引起养殖效益减少甚至导致亏本的局面.近几年青虾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且上市周期时间较长,在河蟹塘中套养青虾,可以降低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比较单养河蟹、蟹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两种生态养殖模式,讨论了套养青虾的注意事项以及效益分析,为降低河蟹养殖风险,提高河蟹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丁茂昌  徐锟  张威 《水产科学》2000,19(2):38-39
近十年来河蟹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人工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增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对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却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1龄蟹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