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行的桑蚕茧评茧方法是剖削鲜上茧茧壳,用评茧仪烘得鲜茧茧层的无水恒量(习惯称干壳量),这是一个极不经济的办法,把大量上好的缫丝原料茧变为削口茧,使国家在缫丝原料和经济上都受到很大的损失.且目前养蚕、售茧千家万户,每笔售茧数量大大下降,削去的鲜上茧数量则成倍增加,实是一种浪费.笔者认为:不削茧壳直接要  相似文献   

2.
茧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重量,一般以克/厘米~3表示。我们对茧壳及蛹体的比重进行了测定,其重量是把茧壳或蛹体放在天平上称得的。为了使测得的比重更精确,重量是将茧壳或蛹体烘干后再称的;茧壳或蚕蛹的体积是用液体排量法测量的。由于茧壳和  相似文献   

3.
陈智毅 《广东蚕业》2000,34(2):27-30
将从野外采集到的大乌Jiu蚕与蓖麻蚕桂虎斑品系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后代出现较大的变异。幼虫出现青皮性状、无茧油,成虫鳞毛褐黄色,偏向大乌Jiu蚕的性状;无茧柄,成虫翅斑等偏向蓖麻蚕的性状,而茧色、茧型、茧绵、茧壳硬度、茧大小等均异于蓖麻蚕,居于父母本之间。由此认为远缘杂交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朱良均 《蚕桑通报》1990,21(4):14-16
现行评茧标准是以干壳量作为评定茧级的依据。但由于干壳量评茧抽取50克干壳量检验用茧只抽1次,且茧形有大小,茧层有厚薄,以及茧层含水率的高低,不可避免地带有抽样误差,并掺入了人为的误差和偏向性差异,从而造成了优茧不优价,质量较差的茧反而卖得高价的弊端。笔者用不同抽样处理的干壳量检验用茧测定分析,得出用定量定料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为的误差和偏向性差异,从而较公正的、准确的评定茧级。  相似文献   

5.
<正> 在制种种茧保护时,一般认为:茧内蛹由于茧壳的保护,蛹体在茧壳内保护比削茧后的裸蛹,保护发育快。因此,生产上在进行两对交品种调节时,往往将发育慢的迟削茧,延长蛹体在茧内保护时间,相反,将发育快的早削茧摊入箔中裸蛹保护,而生产中削茧过早,蛹体较嫩,在削茧鉴蛹、复鉴摊蛹等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茧质和茧价     
“优质优价,劣质劣价“是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蚕茧收购评茧计价办法的演变,由初期的手摸、口测、嘴咬发展到现在以干壳量计价,从方法上讲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干壳量重的茧价高,干壳量轻的茧价低,但其实际运用效果仍然不很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蚕茧是缫丝原料,要使蚕茧能多缫丝(高产)、缫好丝(优质)、好缫丝(花工少),除了要求茧壳要重和一茧丝长要长外,还要求蚕茧解舒性能要好和上车茧率要高。  相似文献   

7.
茧壳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剂量的茧壳水煎剂分别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了降血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干茧壳剂量为 1 6、3 2g/kg·d的茧壳水煎剂对正常小鼠连续灌胃 2 0d ,其血糖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用干茧壳剂量为 1 6g/kg·d的茧壳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连续灌胃 2 0d ,或用干茧壳剂量为 3 2g/kg·d的茧壳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连续灌胃 10d ,其血糖没有显著降低 ;而干茧壳剂量为 3 2g/kg·d的茧壳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连续灌胃 14、2 0d ,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但是若不继续灌胃给药 ,则 7d后 ,这种降血糖作用又丧失。该研究结果为利用蚕茧治疗糖尿病提供了药理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优良蔟具增加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碧霞 《蚕桑通报》2000,31(4):25-26
与对照比较。方格蔟上蔟的茧质优,上茧率高,50g干壳量增加0.65g。张种茧款增加25.1%。  相似文献   

9.
茧壳质量的优与劣直接影响到买卖双方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交易柞蚕茧壳的科学化、规范化,向收购方提供优质原料茧壳,充分体现出以质论价,公平合理的目的,笔者就柞蚕茧壳收购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蚕茧收烘环节的化蛹程度、冲击处理、干燥起始温度、干燥程度等4个因素及贮藏阶段对内印茧、油茧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两类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化蛹程度和冲击处理对内印茧的发生有极显著影响,且因素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即化蛹当天采、售茧再加上外力冲击,内印茧发生率可达100%;凡未化蛹者,内印茧率均较低。4个影响因素对油茧的产生也均具统计学意义,若化蛹当天遭遇外力冲击,干燥时低温进烘且升温速度慢,干燥程度10成或偏嫩均将导致油茧率居高。贮藏阶段对油茧发生率有极显著影响(t=5.89,p<0.000 1),且回归分析显示内印茧、油茧之间在发生程度与趋势上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天然彩色茧烘茧前后色素含量变化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几个天然彩色茧品种烘茧前后色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烘茧前或者烘茧后,黄酮色素的含量绿色茧最高,平均达到每克茧壳2.5 mg左右,比白色茧高4倍左右,其次是黄色茧品种每克茧壳约1学艺术mg,白色茧和红色茧品种较低;类胡萝卜素黄色茧和红色茧品种均在每克茧壳0.5 mg左右,比白色茧高8倍左右,绿色茧和白色茧均较低;烘茧后黄酮色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损失率大多在10%~30%左右,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品种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柞蚕茧壳内污染蛹的子代软化病发生情况试验调查,并以洁净茧壳内蛹的子代软化病发生情况作对照,得出了茧壳内污染状况与蛹的子代软化病发生量呈正相关性的结论,并提出了在种茧期有效减轻子代软化病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削茧机研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削茧机改手工削茧为机械削茧。采用弹簧控制自动开合夹具、圆盘旋转送茧、蚕茧在垂直偏水平 40°时高速切削等技术 ,使蛹体在垂直向下时脱出 ,随后驱壳而实现自动切削和蛹壳分离。蚕种场试用 ,其削茧速度可达10kg/h ,伤蛹率低于手工削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油茧成因的机理,寻找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减少损失,我们曾在实验室和现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报告油茧的成因是虫蛹体壁破损。为了进一步阐明体壁破损,虫、蛹体形成油茧的动态变化及温度等内外因素对油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干上茧中出现相当数量的油茧,使原已不高的上茧率和解舒率继续下降,严重影响出丝率。为此,我们组织部分师生,于1979~1981年,先后在新华丝厂和余杭县良诸、勾庄茧站以及海宁县横头、袁化、丁桥、闸口茧站等地,在蚕茧收、烘、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金湖县多年推广使用方格蔟经验,通过对方格蔟使用方式的对比调查,方格蔟室外结茧对鲜茧含水率、干壳量、蚕茧上茧率、蚕茧解舒率等具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方格蔟室外上蔟结茧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提升蚕茧质量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完善,养蚕农户、售茧笔数势必增加;为了加快收茧速度,减少售茧排队,普遍要求缩短鲜茧壳干燥的时间.对此,余杭县土特产公司在茧站现有鲜茧壳干燥箱中加钉远红外线涂板,使每笔鲜茧壳的干燥时间,由原来的8.89分钟缩短到6.65分钟,平均每笔节约时间2.76分钟.如在全县推广,全年(七万笔)可节约时间3220小时,并能节约电耗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十三五”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任务书要求,2019年第一季度,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团队对气吸式自动削茧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样机加工与试验。气吸式自动削茧机是按照蚕茧分离-蚕茧输送-蚕茧切削-蚕蛹与茧壳分离-收集蚕蛹与茧壳的工作流程设计的,主要由喂茧机构、蚕茧吸附输送机构、削茧机构、气力系统、机架、传动机构和步进电机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鲜茧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几经变革。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手估目测”法,此法以烘折、缫折为标准确定中心茧价,按估计的烘折和缫折来决定茧价。1958年起全面实行以茧层率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补正的评茧办法。1973年至今,则一直沿用以干壳量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补正的评茧办法。无论是“手估目测”,还是以茧层率或干壳量定基本价,都是以估测单位鲜茧能有多少茧层量或产多少生丝为依据的,而不能真正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实用价值。为此,近几年,江、浙两省在部分市、县试行了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所谓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就是将饲育管理技术水平和茧质水平相近的蚕农所生产的蚕茧,通过初步评分的办法集中  相似文献   

20.
《蚕桑通报》2009,40(3):21-21
为了真正体现优质优价政策,确保收茧中质量评判的公正合理,海宁市蚕茧收烘公司今年春茧收购首次引进了5台电脑评茧仪,对2个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交售的蚕茧在常规收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电脑评茧仪检测项目。该仪器能在一分钟测出茧壳鲜重、含水率、干壳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