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烂种死苗原因1.播种前种子和苗床土壤未进行消毒,或消毒的药剂不对路,或药剂的用量不足,出苗后又未及时喷药灭菌,致使病害大量发生和流行,造成死苗。  相似文献   

2.
棉花在用营养钵育苗过程中,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对棉苗出土和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常因管理不当,造成烧芽、烂种、死苗现象,应针对不同情况抓好苗床管理,以防烂种死苗.  相似文献   

3.
1、蔬菜死苗的原因 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迟迟不能扎根而造成死苗。 苗床土拌入未腐熟有机肥不均匀,引起烧根死苗。 分苗时一次起苗过多,一时分不及使幼苗失水过多,分后不易恢复而死苗。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蔬菜育苗常因天气骤变、管理不当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幼苗大面积死苗,给菜农带来损失。死苗原因主要包括病害死苗、药害死苗、冻害死苗和风干死苗,应结合死苗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一、病害死苗原因:播种前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没及时喷药,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防治措施:1.苗床土消毒,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一号1克,与适量干细土混匀后均匀撒于畦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水稻旱育苗每年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死苗和秧苗素质不好现象,占整个苗床的30%左右。经过我们调查有以下原因:1、育苗床选的地势较底,没有形成高台,尤其是在本田育苗的苗床和稻田地一样高,这样的苗床冷凉、温度底、泡田时容易积水,造成水床,一是出芽慢,烂芽;二是除草剂随水下渗,造成药害,症状是芽弯曲、变粗,腐烂。  相似文献   

6.
1蔬菜死苗的原因 1.1分苗床土温度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迟迟不能扎根而造成死苗. 1.2苗床土拌入未腐熟有机肥不均匀,引起烧根死苗. 1.3分苗时一次起苗过多,一时分不及使幼苗失水过多,分后不易恢复而死苗.  相似文献   

7.
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有着重要意义。一、死苗症状1、一至二叶期,表现为黄枯、青枯、恶苗病及黄化苗等,死苗率达15%以上。五是伤害死苗型。稻苗根、芽遭蝼蛄、蚯蚓等地下害虫咬伤、咬断,或翻动土壤造成根系受伤死亡。1.1烂种、烂根型。播种后不出苗或不能正常生长且迅速大面积死亡,从苗床看可见种子腐烂或种芽腐烂且胚凋萎,揭开地膜有明显氨气味或发酵酸腐味。  相似文献   

8.
<正>1导致稻田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原因选用药剂不当。大多数选用复配除草剂,含有苄磺隆、吡嘧磺隆、乙草胺等。秧苗较小施药。用药时水深淹心或药后缺水。重复喷洒药液或喷药不匀。过量喷药;带露水施药,叶片沾附药粉或药肥拌不匀。用药时高温(晚稻),药效发挥迅猛。这些不科学的用药经常造成稻田药害。2田间主要症状稻田育秧期:稻田施用除草剂后残留过多,苗床不长苗、5~7天出现烂种,有的长出少量畸形苗不久死苗;  相似文献   

9.
早稻育秧期间,存在着烂芽和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早稻抛秧的成秧率,进而导致大田基本苗不足,最终影响产量。闷芽主要原因是营养土准备不足,临时"抱佛脚",未经过冬耕冻垡,更未通过堆制,或营养土黏性过重,造成播种后营养土板结不通气;秧苗2叶1心前苗床淹水或营养土淹水,造成缺氧闷芽;播  相似文献   

10.
蔬菜幼苗分苗后死苗的主要原因有五条,一是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迟迟不能扎根而造成死苗;二是苗床土拌入未腐熟有机肥不均匀,引起烧根死苗;三是分苗时一次起苗过多,一时分不及使幼苗失水过多,分后不易恢复而死苗;四是幼苗在分苗前发育不好,根系少;五是分苗过晚,造成伤根,吸收能力衰弱而死苗.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水稻旱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容易出现烂苗、烂秧、死苗等问题,未引起农民重视。水稻旱育秧苗的施肥量通常是水育秧的2~3倍,施肥不当易造成肥害死苗。1肥害原因1)有机肥未充分腐熟,且施入苗床时间过迟,腐烂过程中产生较高浓度的氨伤害幼苗导致死亡。2)苗床土肥未充分混匀,整地施肥后翻肥次数少,秧根触及肥团、肥塘被"烧"伤,导致地上部分生  相似文献   

12.
正1枯萎病1.1症状该病害由半知菌镰刀菌属致病。打瓜播种出苗期可以引起烂种、烂芽和立枯病。幼苗生长期可以造成死苗,开花结果期间,早晨正常,下午萎蔫,青枯死亡。该病害引起死苗或地上子叶基部真叶出现不均匀的黄化,象受旱,叶边缘褐枯,到开花结果期间,死秧烂瓜,湿度高时,病部生红色或白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瓜菜苗期常因天气、管理不当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幼苗死亡,给菜农生产带来较大损失。通过对南乐县千口乡、张果屯镇、福堪镇等蔬菜种植大户的调查,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春季瓜菜常见死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病害死苗(一)原因分析由于播种前苗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未及时喷药防病;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造成猝  相似文献   

14.
<正>甘薯黑斑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造成甘薯烂窖烂床、死苗的主要原因。该病在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造成危害。1.苗期症状。苗期主要侵染茎基部,表现为生长不旺、叶色淡、幼苗卷缩。病苗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初期上有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旱育秧和抛秧技术的普及推广,育秧时要注意防早稻烂芽死苗。 1.防立枯病引起死苗。首先要做到旱育秧和软盘抛秧不使用火土灰、陈砖灰、草木灰等碱性肥料,中性或碱性的苗床土要调酸。不要盲目播种过早,防止播种后可能遇到强寒潮天气而出现冻害。一般要求气温稳定在11℃以上才播种。用敌克松BOO倍液对苗床营养土浇透消毒。地膜打拱覆盖保温。播种后以保温为主,一般不揭膜。大风大雨天注意检查,发现风吹翻地膜,要及时补盖。一叶、二叶、三叶期分别用800~1000倍敌克松液喷洒苗床,预防立枯病兼治绵腐病。立枯病发生严重时立即淹水断氧。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旱育秧中,经常出现死苗等现象,宣汉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几种常见的死苗现象及其防治方法:一、旱育秧死苗原因初析1.肥害造成死苗播种后不出苗或出苗后生长不正常,胚根枯萎腐烂。主要原因是肥害造成烧苗、死苗。旱育秧由于肥料浓度大、移动性小易发生肥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烂秧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和烂芽常发生在水域秧田和直播秧田。 一、烂种 谷种在播种后、出苗前腐烂而死亡为烂种。烂种的原因很多,如谷种储藏不当失去生命力或种子的生活力弱;种子处理时催芽温度过高或催芽过长造成烧芽或断芽;秧田土壤过于松软,播后种子下陷或土壤干硬致使种子闷死;播种后长期灌深水,种子萌发时缺氧闷死;播种后长期气温低腐烂而死。  相似文献   

18.
辣椒苗期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猝倒病(1)发病症状猝倒病主要发生于苗床。幼苗发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细条状。病害发展迅速,子叶未及凋萎,幼苗便猝然倒伏。幼苗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烂芽,苗床发病后常向四周蔓延,引起成片猝倒,遇高温、高湿,死苗及其附近床面上多有白絮状菌丝。(2)病原及发病特点猝倒病由瓜果腐霉真菌引起。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遇适宜条件便产生游动孢子或芽管侵害寄主幼苗,引起发病。病菌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也可由带菌肥料、农具携带传病。病菌在土温15~20℃时繁殖最快,所以苗床低温、高…  相似文献   

19.
许猛 《农家致富》2006,(3):35-35
一、病害死苗 原因分析:主要由于播种前苗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没及时喷药,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1)按每立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一号1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25-26
水稻烂秧为苗期病害,是水稻育苗期间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总称.生理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烂种、烂芽、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是水稻种子在贮藏、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受到伤害,降低或丧失活力,播后发生腐烂的一种烂秩形式.烂芽是谷芽播种至立针期间根、芽死亡的现象.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发生于2~3叶期.一般立针现青后发生死苗的现象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