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引黄灌区实施农艺节水技术(结构调整和各作物节水种植技术)的节水潜力分析得出:实施农艺节水技术可实现节水6,681亿m^3,按目前渠系水利用系数0,55计算,可少引黄河水12.14亿m^3,节水潜力巨大。因此,引黄灌区今后在缺水年份,在加强水利工程节水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大面积推广农艺节水抗旱技术,实现既可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用水,又可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灌区量水,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水质量和灌溉效率的有力措施,是实行计划用水和准确引水、输水、配水和灌水的重要手段。灌区量水虽然不是直接的节水措施,但它是灌区农业用水合理分配及采取高新节水措施的前提性工作。1灌区量水的主要设施与方法1.1利用渠系建筑物量水利用闸涵、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渠系建筑物,其测流原理是根据建筑物不同流态的流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用水位于全市各行业用水之首,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短缺,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1995年种植业的取水量(15.5亿m^3)已超过了规划市区的总用水量(13.3亿m^3)。农业种植用水主要灌溉作物是水稻、冬小麦、蔬菜,上述作物灌溉除有部分农田是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外,大部分采用漫灌的方式。由于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有近一半渗漏、蒸发、被农作物利用的大只有灌溉总用水量的1/3左右。先进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0.9,而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每年全市农业灌溉用水的15.5亿m^3水有9.3亿m^3是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中被白白浪费掉。如果能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0.2,则每年可节水2-3亿m^3,农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对北京这样严重缺水的城市,除在农业节水方面采取科学而必要的措施外,生态建设也必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青铜峡市属宁夏引黄灌区,土地肥沃,灌排渠系完备,是全国重点商品粮产区.但随着全国农业用水日益紧缺,该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势在必行,对此,建议该市对引黄自流灌区采取渠道防渗衬砌、配套建筑物+畦田灌溉、沟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对设施蔬菜采取机井+滴灌灌溉模式;对扬水灌区和新开发灌区,结合优势产业布局,采用蓄水池+滴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以应对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王立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35-5237
根据目前塔里木灌区农业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利用现状,通过对灌区引水水质及水量、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额等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灌区农业用水过程中应采取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金萍 《北京农业》2011,(30):149-150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措施,它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节水潜力巨大。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可以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及坍塌,节约运行管理费用,有利于灌区的管理。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胡山 《北京农业》2011,(10):45-46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措施,它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节水潜力巨大。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可以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及坍塌,节约运行管理费用,有利于灌区的管理。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1.1节水。由于蒸发和向地下渗漏等原因,在利用土渠向田间输水的过程中水量损失惊人,损失率高达55%,水资源实际利用率不足45%,甚至不足30%,而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到80%~90%,可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论农业节水灌溉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以上,如果全国灌区的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3%,每年可节约11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线南水北调工程每年的引水量。如果全国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提高1.5%,节省的水量就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和生活的缺水问题。我国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只达到40%,与发达国家70-80%的差距很大,可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非常重要,节水的潜力也很大。  相似文献   

10.
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现状、灌区水资源量及节水渗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特别是对灌区节水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政策保障体系、明确节水灌溉指导思想、加快灌区节水工程改造、推广应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加强节水综合管理等战略措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传昌  类维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19-8620
河南属缺水省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80%,其他行业用水缺口大。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较低,尚有较大节水潜力。从杨桥灌区的作物需水量出发,综合考虑有效降水、地下水补给、输水损失、田间损失等因素,计算出该灌区灌溉农业整体需水量,与2001-2003年实际灌溉用水量相比得出了该灌区此3年平均理论节水潜力为1972.88万m^3。继而利用现实调节因子,得出了灌区2001-2003年农业实际平均节水潜力为1815.05万m^3。为灌区乃至河南水资源宏观调控利用及节水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耕地灌溉率达40%左右,灌溉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5%,即便如此,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尚有一亿亩左右得不到灌溉。此外,我国渠灌区渠系损失50%.农田蒸发损失17%,实际利用率仅占有效灌溉用水量的33%。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模式导致每亩实际灌水量高达500m^3以上,浪费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其满水库节水改造的效果分析得出:在塔河流域灌区,对平原水库进行缩库、防渗处理和渠系的“三级”渠道防渗处理,可有效地提高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率,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灌区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乌拉特前旗黄灌区地处河套灌区最下游,灌区总面积2500.2平方公里,是由后套和三湖河两部分连接的一个平原,现灌面积116.87万亩,其中三湖河灌域灌溉面积32.86万亩,目前,三湖河灌域已成为乌拉特前旗以及巴彦淖尔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07年,河套灌区利用政府专项资金节水改造工程是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投入了3亿元用于河套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这项工程市政府根据各旗县区农田配套程度进行了任务分解,乌拉特前旗把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安排在从未进行过农田配套、灌水渠系紊乱、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最差的三湖河灌域,目的在于通过田间工程的全面配套,合理调整田间渠系布置,对主要灌水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全面配套渠、林、路、田及建筑物,平地缩块,改造畦田,并配套量水设施,实现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彻底改变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现状,为全旗乃至全市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树立样板儿。  相似文献   

15.
周兆君 《现代农业》2006,(12):79-79
农业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以上,如果全国灌区的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3%,每年可节约11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线南水北调工程每年的引水量。如果全国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提高1.5%,节省的水量就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和生活的缺水问题。我国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只达到40%,与发达国家70%~80%的差距很大,可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非常重要,节水的潜力也很大。一、农业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浅析建国以来,农业灌溉事业无不依附于国情、水情、农情的发展。50年代初,由于旧社会的水利工程失修,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给刚建立的新中国造成很大损失。我国当时采取…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中西部子水系经过多年不断的治理开发,特别是鸳鸯灌区、洪临灌区等开展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渠系配套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相适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用水需求,应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发展高新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9~0.5提高到0.58左右,缓解了中下游用水矛盾和行业之间的用水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现有灌区耗水量及耗水系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青海典型灌区大峡灌区为例,基于灌区的不同作物生育过程需水、耗水机理和水平衡原理,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建立了灌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从区域水循环机理出发,模拟降水和灌溉引水量在灌区的蒸散发和入渗等情况,并对灌区引水、耗水和排水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精确计算。模拟结果表明,2013年引水量为4 976.0万m3,扣除无效引水后进入到田间地块的水量为2 985.6万m3,作物耗水量为2 130.6万m3,入渗水量为1 634.1万m3,平均耗水系数为0.517。研究成果为科学率定农业灌溉耗水系数、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房宏  杨培英 《现代农业科学》2009,(2):146-146,162
通过分析引黄灌区灌溉用水现状以及农业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菏泽引黄灌区节水灌溉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水大户,但普遍存在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根据“十三五”统计,全国灌溉面积共0.668亿hm2,中型以上灌区灌溉面积0.34亿hm2,占全国灌溉面积的50.20%,由此可见,灌区节水潜力巨大。通过积极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并采用新的灌溉方法、新技术、新设备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农业节水,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农业节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终出路。农业用水浪费可用有效渠系利用系数来说明,提高渠系利用系数,无疑可以节约很大部分可用水量,本文即论述了就对北塬灌区发展节水灌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