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植物保护专业高职生就业市场调查和近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高职植保专业的市场定位、课程体系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构建了植物保护专业“六段交替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从高职教育特色、就业岗位群动态调整、校企合作互动等方面改革实施“六段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专业教育中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正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流.以"礼仪"课程为例,从理实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出发,对高职院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策略:科学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完善礼仪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科学的考评机制,旨在进一步提高礼仪课程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校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形式。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国内外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工作情境设置了“技术为基,强化经营,全产业链融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创建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农业产业化“任务驱动”,实施基于学分银行的弹性学制,构建了现代青年农场主“人才导向”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工学互动组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与实施,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教材编写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组织一体化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袁建琴  唐中伟  王金胜 《农业与技术》2013,(10):236-236,240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分析生物制药产业人才需求特点,探讨“院企联合”的生物制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要求、培养措施和保障措施。构建一套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理实一体化”的模块化、层次化和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生物制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备条件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育人培养全过程,有利于提升高职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务实的校企合作。本研究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类专业创新现代学徒制为例,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并着重阐述了建立以“五双”和“五定”为特征、可推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从而为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充分依托贵州省教育厅2018年支持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农牧专业群",注重内涵提升,持续加强"农牧专业群"核心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科技赋能深化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创新专业实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 ,从"素能本位、理实一体"职业教育理念的视角探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丰富高职体育教学资源,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实现"素能本位、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充分依托贵州省教育厅2018年支持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农牧专业群",注重内涵提升,持续加强"农牧专业群"核心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科技赋能深化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在建设虚拟养殖场方面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依靠管理创新,构建并实施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主要内容为:在由中职向高职过渡中,“扬弃”原来的中专办学模式并克服其惯性影响,开创性构建新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在教育观念上创新,用新观念创办新的教育类型;在教育管理制度上创新,创办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办学机制上创新,创办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构建了“1213”教学模式;在师资培养上创新,构建了“双师型”教师和“双证书”学生培养的路子;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创新,构建学生技术与技能教学鉴定中心;在教学管理手段上创新,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称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Pro/E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实施条件、项目设置、实施过程、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探索与实践农林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特色和教育理念。重点研究农林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中的学科课程与技能课程“两结合”的教育理念,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双应用”课程特色和研中学、研中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仇恒佳  蔡健  成海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29-22131
分析了高职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如何在不同阶段帮助学生个体设计一个合适的发展目标已成为每个学校必须思考和解答的共同命题,而涉农高职教育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其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从涉农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出发,借鉴目标管理理论,从模式的阶段目标确定、运行步骤与措施、运行效果与评价及实践体会等方面对“以学业阶段目标为驱动的涉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针对汽车专业的主干课程逐步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配置了"理实一体化"教室、编写了"理实一体化"大纲、教材和教案。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适应企业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同时对教学设施的配套要求和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通过对汽车专业主干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今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行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高等农林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高等农林教育“311”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本文分析了“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介绍了它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并对它的相关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教育弥补了人才培养“高技能”的空缺,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目标定位模糊,教学质量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簿弱等问题,急需要从学校定位模糊,课程建设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高素质”、“应用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从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对有特色的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提出了构建有特色的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原则以及“以素质为根本,以能力为中心”的基本模式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实践教学体系的调研与比较分析,结合黑龙江省地域经济、教育发展的基础环境,结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各教学环节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和在校企“双导师”的引领下,以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将“双创”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融合,结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新需求,积极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构建适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以“双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