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蓝莓种植土壤要求酸性、透气性强、有机质含量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蓝莓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适宜蓝莓生长。近年来,蓝莓基质栽培由于可以较好地控制蓝莓生长所需的根系环境,极大地促进蓝莓生长,提高产量,从而在我国云南地区发展迅速。然而现有的蓝莓基质栽培方法要求专用的基质盆以提高排水性,同时栽培基质大部分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蓝莓富含营养成分,特别是花青素,具有降血压、抗氧化、防癌、防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蓝莓种植对气候、土壤、水质要求高,在日常条件下无法实现蓝莓鲜果全年长期供应,为提高蓝莓种植的区域适应性可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实现蓝莓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蓝莓(Vaccmium spp.)又名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蓝浆果亚属的多年生灌木植物,是一类重要的浆果。蓝莓的果肉细腻、酸甜适口、有清香味,富含花色苷、原花青素、绿原酸和黄酮等抗氧化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种植蓝莓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蓝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蓝莓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规范的栽培技术是蓝莓提质增效的基础,现将浙江地区优质蓝莓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简述如下。1品种选择蓝莓主要分为矮丛蓝莓、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5个品种群[2]。适合浙江栽培的蓝莓以兔眼类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4.
蓝莓栽培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酸度和土壤结构有特定要求。综述了利用土壤改良技术提高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p H值和改善土壤结构在蓝莓栽培中应用,为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蓝莓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具独特保健作用的果树。蓝莓不同品种对休眠期的低温要求不同。福建周宁冬季气温低,7.0℃以下温度可持续768 h以上,适合南高丛和兔眼蓝莓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新兴小浆果果树。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但因蓝莓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蓝莓鲜食和鲜果销售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具有巨大空间。兔眼、高丛和半高丛中的大果类型蓝莓品种都可作鲜果栽培,但在区域气候土壤条件适合情况下最好种植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对土壤条件(土壤p H值5.0左右,土壤有机质3%)及肥料要求严格,在蓝莓栽植后必须维持  相似文献   

7.
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蓝莓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果树。由于其对土壤要求苛刻,喜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限制了其栽培范围。该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摘系统概述了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菌根真菌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土壤因子对蓝莓生长影响机理;介绍了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为我国蓝莓栽培中的土壤改良工作提供了必需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蓝莓的生长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透气排水性等条件有严格的要求,不适宜的土壤条件可导致蓝莓苗木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等不良后果。我国适宜蓝莓种植的土壤较少,而常规土壤改良费时费力,不能彻底改良土壤性能。基质栽培技术可以选取适宜蓝莓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控制基质pH,在增加透气排水性的同时具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可以为蓝莓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根际环境,极大促进蓝莓生长和挂果速度,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蓝莓的生态适应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越桔(blueberry)又称蓝莓或蓝浆果,学名Vac- cinium vitis-idaea L,蓝莓鲜果和加工品风靡欧美市场,国际市场上蓝莓鲜果售价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美元/kg以上,供不应求,国内市场几乎空白。蓝莓适应性较强、耐贫瘠,病虫害少,栽培管理较简便易行,但要求土壤酸性和满足休眠的低温条件,它要求土壤pH值一般在4.2~5.5,这正是我国红、黄壤地区的特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农业废弃物椰糠和生锯末能否部分替代泥炭用作蓝莓育苗和土壤改良的原料,以椰糠、生锯末、泥炭和河砂为主要原料配制栽培基质,盆栽"莱格西"蓝莓组培苗1年,测定各基质pH值和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泥炭单一基质能蓝莓对pH值的要求(4.0~5.5)且保持稳定,椰糠、生锯末单一基质及两者等体积比混合基质均不能满足蓝莓对pH值的要求,泥炭∶生锯末=1∶2(体积比,下同)混合基质或者泥炭∶椰糠=1∶1混合基质均可以满足蓝莓对pH值的要求。栽培基质对蓝莓幼苗的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度、分枝粗度、新梢数、新梢长度和叶片数有显著影响。在泥炭∶椰糠=1∶1混合基质上蓝莓生长表现最好,优于单一泥炭基质;在泥炭与生锯末(1∶2或2∶1)混合基质上的生长表现较差,不及单一泥炭基质。认为用椰糠部分代替泥炭作为蓝莓育苗和土壤改良的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曲靖每年6月蓝莓园会遭受金龟甲成虫一次较重危害,危害蓝莓的金龟甲主要种类有铜绿金龟、黄褐丽金龟、斑喙丽金龟等,金龟甲成虫危害蓝莓叶、花、果实等部位,严重影响蓝莓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在防治上要坚持绿色防控原则,保证蓝莓的食用安全,农残要符合国家限值要求。生产中应掌握好防治时机,采取"园内园外结合防治"的综合措施,将害虫种群控制在允许为害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12.
蓝莓叶片"黄化"现象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莓根系为须根系,生长量小,无根毛,对土壤及根域环境要求较高,喜欢酸性条件(pH值4.0~5.0),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以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要种好蓝莓,必须满足上述条件。辽宁作为中国蓝莓的主产区,近二三年,随着蓝莓果实市场的"火热",蓝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尤其在土壤适宜区域(pH值4.8~5.5)的大连市金州、庄河及丹东市,栽培面积迅速增加。近些年来,种植者蓝莓栽培技术虽然有较大提升,但也存在  相似文献   

13.
蓝莓灰霉病是冬暖棚有机蓝莓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 Pers.),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在冬暖棚中以蓝莓败花、干枯的柱头及伤残叶片为最易侵染部位,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多次侵染。通过选择抗病早熟品种、做好棚室净化、合理施肥、生态防治、清除病源、菌剂防病等措施,来达到避病、高效、实现冬暖棚有机蓝莓生产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蓝莓对土壤要求比较苛刻,除土壤p H值外,就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据研究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与蓝莓的生长及其果实的产量并不表现为正相关,但土壤有机质却在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蓝莓园肥力的主要指标,也是生产优质高档蓝莓的基本条件。一些发达国家的许多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0%~12.0%,而我国蓝莓主产区测土的结果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盆栽蓝莓技术,包括苗木购进时间与管理,土壤要求,气候条件,肥浇水管理,盆栽蓝莓整形修剪,采收运输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蓝莓鲜果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消费者对蓝莓鲜果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栽植的品种也开始更新换代。即现有种植的市场效益不理想的老品种面临更新换代。由于蓝莓树从小苗到丰产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品种更新会导致新品种见效晚、投资成本高。  相似文献   

17.
蓝莓为须根系,根系分布浅,多分布于地表下1~20厘米土层中,再生能力弱,对土壤条件要求苛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和土壤通透性良好是生产优质高档蓝莓的基础条件。在蓝莓生长过程中每年要消耗大量有机质,需施用有机肥来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果农之友》2013,(4):45
蓝莓是一种花果林兼用作物,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近两年开始逐步被各地推广种植。然而,蓝莓栽培对种植原址的选择、定植的时间确定、土壤的管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蓝莓营养价值的进一步了解及认可,消费群体逐渐增大,蓝莓已经成为畅销水果。2008年开始,蓝莓栽培面积成倍增长,目前已遍布全球[1]。但蓝莓对栽培环境要求相对严格,首先是需要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生长,其次需要满足不同品种的需冷量和降雨量[2]。目前我国蓝莓栽培为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生产相结合,南方设施栽培鲜果提早到12月上市,  相似文献   

20.
蓝莓果实味道清甜可口、用途广泛,营养丰富,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如何在广东梅州种植蓝莓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的种植技术。人工种植蓝莓需要同时满足多种生长条件,如: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缺一不可,而梅州常年的气候和环境适宜,刚好符合兔眼蓝莓(灿烂、蓝铃)等品种的生长要求。此外,还对整地、选苗、定植、土肥水的管理、施肥、灌水、排水防涝、修剪、开花结果与采收、除草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