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斑叶蝉[Ezythroneuraapicahs(NaWa)]是吐鲁番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的背面吸食汁液,叶片正面呈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整株叶片变为黄白色、焦枯并提前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多年的定点调查和普查,基本掌握了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市发生危害的规律,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葡萄斑叶蝉在鄯善县发生和蔓延,由于其成虫有翅,善飞翔,产卵量大,扩展速度很快,防治难度较大,对葡萄造成很大的危害。不仅其分泌物污染果面失去商品价值,而且其成虫、若虫刺吸葡萄汁液,使树势迅速衰败,果实干瘪,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黄板监测掌握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方法,对减轻葡萄斑叶蝉危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图什是我国木纳格葡萄的最大产区和优势产区,近年来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危害逐年加重.为有效控制危害,笔者于2006-2008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系统观察,掌握了斑叶蝉的发生规律,并总结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图什是我国木纳格葡萄的最大产区和优势产区,近年来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危害逐年加重。为有效控制危害,笔者于2006—2008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系统观察,掌握了斑叶蝉的发生规律,并总结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危害葡萄的叶蝉有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棉叶蝉、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小字纹小绿叶蝉、蔷薇小叶蝉、桑斑叶蝉、血点斑叶蝉、桃一点斑叶蝉、黑胸斑叶蝉、白边大叶蝉、黑尾大叶蝉等十多种,均属同翅目叶蝉科。陕西关中地区以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发生最为普遍,数量较大,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6.
葡萄二点叶蝉,又称葡萄二星叶蝉、葡萄小叶蝉、葡萄斑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土名叭啦虫,是危害葡萄叶片的重要害虫,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与大田相比,庭院葡萄一般管理较为粗放,技术水平不高,葡萄二点叶蝉发生十分普遍,危害也很严重,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7.
梁潭  范培林  孙新杰 《现代园艺》2014,(11):103-101
运用轻型直升飞机喷洒啶虫脒防治危害杨树的杨小舟蛾,施药后第24h虫口减退率达85.5%,第60h虫口减退率达到99.1%,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自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哈密地区"无核白"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斑叶蝉种群对葡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斑叶蝉种群增大,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之增加;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降低。试验表明高密度的斑叶蝉可对葡萄造成相应的危害,葡萄自身可通过一些途径进行防御。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斑叶蝉又名二星叶蝉、二点叶蝉,是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必须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生产遭受蛀果蛾等害虫危害,严重影响了葡萄产量和品质。经调查,高昌葡萄园主要病虫害有葡萄蛀果蛾、葡萄斑叶蝉、白星花金龟、葡萄粉蚧、葡萄白粉病等。结合葡萄园病虫发生规律,提出了葡萄园害虫周年防治历,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葡萄叶蝉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蝉又名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为害葡萄的常有二黄斑叶蝉和斑叶蝉两种。2000年西安市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叶片受害率严重的达百分之百,导致叶片提早脱落,树势衰弱,葡萄产量品质降低。 1 为害症状 两种害虫均以成、若虫群栖于叶背刺吸汁  相似文献   

13.
运用轻型直升飞机喷洒苦烟碱乳油防治杨树害虫杨小舟蛾,试验施药后第4d虫口减退率达76.7%,第10d虫口减退率达到96.4%,防治效果非常显著,是经济环保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发生最为普遍,数量大,为害严重,已成为葡萄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防治上应以黄板诱杀、太阳能诱虫灯诱杀为主,并抓好5月下旬~6月上旬第1代若虫期和9~10月份直至落叶前末代成虫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1 葡萄斑叶蝉 葡萄斑叶蝉 ,又名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葡萄小叶蝉等 ,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 ,使叶先出现淡绿的白色小斑 ,严重时全叶淡绿苍白 ,早期落叶 ,影响生长发育。除危害葡萄外 ,还危害梨、桃和山楂等。1 1 发生规律 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 3代 ,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石缝、杂草和落叶下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 ,越冬幼虫先在桃、梨寄主嫩叶上吸食 ,葡萄展叶后又转到葡萄上危害。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若虫 ,6月间是第一代成虫发生期 ,8月中旬和 9~ 1 0月间分别为二代和三代成虫盛发期 ,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受…  相似文献   

16.
运用"运五"飞机喷洒高渗苯氧威防治杨小舟蛾,施药后6h虫口减退率达55.6%,第5天虫口减退率达到91.9%,杀虫速度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中拖拉机"喷洒26%的阿维灭幼脲防治美国白蛾,施药后第2d虫口减退率达35.1%,第8d虫口减退率达到85.5%,杀虫速度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大树木受到美国白蛾危害,防治困难,2015年9月选用了林间释放"敌敌畏"烟剂防治美国白蛾方法,试验表明,林地郁闭度在0.7以上,傍晚微风情况下防治,虫口减退度率可达80%以上,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君  刘化忠  孙新杰 《现代园艺》2014,(13):126-127
运用轻型直升飞机喷洒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杨小舟蛾试验,喷药后第2天虫口减退率达66.35%,第6天虫口减退率达到92.37%,取得了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在部分虫害发生严重地区适时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直升飞机叶面喷洒啶虫脒防治黄二星舟蛾,喷药后第1d虫口减退率达44.3%,第5d虫口减退率达到87.6%,防治效果显著,适宜应用于大面积发生虫害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