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气调保鲜配气过程的精确度及自动化水平,设计了一套气调保鲜配气远程控制系统,依托嵌入的PID控制算法和质量流量控制器实现对原料气体流量、浓度和混配比的控制;以4G网络作为远程数据传输途径,选择4G DTU作为网络数据收发器,通过手机小程序实现移动客户端的远程监控功能。系统在结构上设置了气体参数感知层、数据网络传输层和控制操作应用层;基于配气系统远程监控要求,在PLC内部嵌入Modbus RTU程序,保障DTU与PLC之间的通信;使用TCP协议,使其与云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根据对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及其通信性能的测试,在配气稳定时配气体积分数平均误差绝对值在0.22%浮动,平均误差较传统方法降低了约91.67%,且配气速度提高50%左右,极大改善了配气场地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为进一步完善生鲜农产品气调保鲜自动化配气生产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生物质颗粒生产自动化水平,实时监控制粒机组生产过程中作业参数,解决当前存在的粉料喂入量不精确导致的压缩室壅堵问题,设计了一套生物质制粒远程监控系统,依托运行于远程上位机内的模糊PID控制算法,PLC通过OPC与之通信实现对粉料喂入量的控制; 以5G网络作为远程数据传输途径,选择5G工业路由器作为网络数据收发器,通过网页、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客户端的远程监控功能。本系统设置了用户监控层、数据网络传输层和测控现场层; 基于系统远程监控要求,工业路由器与PLC之间通过PROFINET协议实现数据传递; 并使用MQTT协议,实现其与云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根据对系统稳定性、喂料量准确性及其通信性能的试验,稳定时电流实际值与目标值平均相对误差在1%~12%范围内波动,变异系数在0.19%~0.28%范围内波动,满足生物质颗粒生产需求,有效提高了生物质颗粒生产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气调包装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蕊 《农业工程》2012,2(12):28-30
气调包装技术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货架期。该文在介绍气调包装的作用机理以及所使用的主要保护气体(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的基础上,概述了气调包装在禽畜生鲜肉类、新鲜果蔬类、生鲜鱼虾类、烘烤食品与熟食制品类等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果品臭氧保鲜监控系统的问题,为达到精准控制臭氧浓度的目的,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阀门的调节.为解决系统精确、实时监控的问题,采用罗克韦尔组态软件(CITECT),应用Cicode和SWOPC-FXGP/WIN-C编程原理,通过上位机与下位机的信息传输,实现了臭氧浓度、冷库温度的计算机实时监控,提高了保鲜的精度,达到了保鲜系统实时监控的目的,从而解决了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和农产品保鲜技术相结合的问题,实现了保鲜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农机排放远程监测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讨论了4G DTU无线通信模块ATK-M751的接口功能及其相关配置,论述了利用HTTP协议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4G DTU无线通信模块ATK-M751能够实现农机与远程监测平台之间的无线数...  相似文献   

6.
纪晓华 《排灌机械》2002,20(5):18-21
探讨了将Internet技术用于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意义,给出了基于Internet技术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处理、故障会诊等功能,讨论了相关的网络数据库和数据传输处理技术,并提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多个农机在农田环境中自主导航协同作业,设计了基于TD-LTE的多机协同导航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导航定位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车载控制终端和远程通信软件组成,其中:传感器包含GNSS接收机、惯性测量单元(IMU)和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每台农机的地理位置、自身姿态和车辆转向角信息。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G DTU作为系统通信设备,与车载终端串口相连,实现RS232串口转TD-LTE网络功能。4G DTU经配置软件配置好串口参数等信息后,连接目的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将车载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按设计好的通信协议经TD-LTE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的通信软件中。车载控制终端采用工控机(IPC),实现农机自动导航控制与人机交互。远程通信软件应用Socket网络编程开发了数据接收显示与数据发送的功能模块。系统对每台农机的状态信息实时上传的同时也可以接收远程服务器端对多台农机的协同控制命令,对于软件界面中显示的在线农机,可以根据优先级有选择的进行通信。以4台雷沃欧豹拖拉机为试验平台,每台农机状态信息的发送频率为5Hz,进行了系统稳定性试验测试,丢包率均为0.1%,且均无延迟,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PLC的内涵,阐述了PLC控制技术的主要优势和特点,重点探讨研究了农产品保鲜冷库的PLC控制与关键技术,并对PLC控制技术在农产品保鲜冷库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喷灌系统中,低成本选择式远程监控的需求,基于上位机组态监控系统,采用西门子PLC Modbus通信技术,西门子TC35手机通信模块GSM网络无线通信技术,作物数据库管理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功能模块集成的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作物生育期多控制模式低成本主动选择式远程监控节水自动喷灌系统。经大豆喷灌试验基地试验表明,该喷灌系统能实现无距离限制远程高效实时监控,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大豆在苗期和分枝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75%,开花期和鼓粒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90%的喷灌要求,达到了较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解决丘陵地区管道灌溉系统中管网延伸距离长、敷设阀门电源信号线工程投资大、安全隐患多的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GPRS数据传输的无线远程控制灌溉系统。它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作物有效灌溉的远程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管道长距离输水且分水口较多的场合。它将传统的各自独立的GPRS DTU无线控制终端与PLC控制器进行有机结合,研发GPRS无线控制终端,可有效实现GPRS远程监控、手机短信控制及与PLC进行RS485通讯的一体化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结合GPR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日益成为现今数据采集的趋势.为此,对远程数据采集和无线网络传输在农作物图像及温湿度监测的系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此项应用需求.硬件采用C8051F单片机,将远程农田作物的图像数据和温湿度监测数据进行格式化封装,通过GPRS网络以SOCKET方式进行网络通信实现数据远程无线传输.该系统在现代农业远程监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农村灌溉质量不高,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研究设计了1套农田恒压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了现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现场感知层主要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构建了星形感知网络,利用PLC与单片机2大核心节点以主从模式实现了现场泵站设备的控制、田间环境参数的采集和电磁阀节点控制等;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农田灌溉出口压力进行了PID优化控制;应用层主要利用以太网通信,借助于西门子PC Access软件作为OPC Server,从而以B/S模式,采用Java语言结合JavaBean组件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远程灌溉网络监控应用软件.系统目前应用于江苏省太仓市某一标准化农田灌溉,不仅数据采集准确,压力控制平稳,节能效果好,与阀门控制达到恒压的系统相比,可以节电20%左右,而且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当外界设定压力发生变化时,能够在10 min 左右进行快速调节达到预置压力;另外该系统远程与就地控制设备灵活可靠,状态监测实时,人机交互便利,节省劳动力达到90%.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棉田环境监测监测系统网络中传输距离短、功耗高、网络结构复杂、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易受干扰等缺点,以Arduino开发板和NB-IoT无线传输技术为核心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度集成化、广覆盖、低功耗的棉田环境监测监测系统.系统以ATmega 328 P嵌入式芯片为主控制器,感知层通过终端节点采集温湿度及氮磷钾、电导...  相似文献   

14.
甘蔗收割机作业工况数据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甘蔗收割机作业远程信息平台。通过PLC、CAN总线和Modbus协议完成车载端的现场作业数据实时采集,使用通信模块并采用MQTT协议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Web访问云数据,实现移动终端对甘蔗收割机作业工况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1.52 h内,实际收到甘蔗收割机实时传来数据5 465条,数据丢失7条,数据准确率为99.88%,丢失率为0.12%。该系统对甘蔗收割机数据监测参数准确,实时性高,能够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作业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数据储存与分析等功能,为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I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蛋鸡舍有害气体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蛋鸡养殖过程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改善复杂环境下常用气体传感器之间因存在交叉敏感性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IP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选用无线ZigBee模块、传感器模块和STM32模块,搭建了蛋鸡舍各点数据采集硬件平台,利用GPRS远程通信模块将平台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同时开发手机APP软件,对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权重线性递减及改进学习因子的I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网络对气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有害气体的数据精度。利用该系统对河北省保定市某鸡舍有害气体进行测试实验,将传感器测量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利用IP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效性。测试表明,SGP30型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精度由81.75%提升到94.69%,MQ135型氨气传感器由61.83%提升到91.23%,MQ137型氨气传感器由70.18%提升到91.23%,MQ136型硫化氢传感器由62.35%提升到92.80%,TGS2602型硫化氢传感器由62.97%提升到92.80%。本研究为蛋鸡养殖过程中有害气体的精确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智慧粮食”背景下,依托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技术,并结合低功耗、多源信息传输、窄带物联网和GPS/北斗定位等技术,开发了一套以STM32F407为核心的散粮集装箱监测系统,采用LoRa通讯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与接收,将分布式传感器在不同节点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远程监测中心,利用DTU(Data Terminal Unit)作为云端的信号传输中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散粮集装箱内温湿度及所处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DTU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该系统稳定可靠,适应于公铁水联运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粮食流通的安全性与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物需水信息实时监测与无线远程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作物需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无线远程传输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作物需水信息无线远程传输与监测系统。该系统由3部分组成,即PTM-48M植物生理生态监测仪及所适配的传感器构成的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GPRSDTU与GPRS网络构成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为此,阐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并从软硬件两方面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结果实现了GPRSDTU和PTM-48M植物生理生态监测仪的成功连接,且PTM-48M连接多个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多个信息,进而实现了多通道作物需水信息的异地实时监测与无线远程传输。实践证明,该系统使用灵活,数据传输可靠。  相似文献   

18.
针对CAN总线技术在农业机械上已大规模应用,但缺少将CAN总线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农机远程监测系统,存在专用服务器租金过高、相关软件开发周期长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OneNet开放平台的玉米中耕变量施肥机远程监测系统。通过STM32103主控制器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转化,BC20无线通信模块负责数据传输,借助OneNet平台实现PC端和移动端对于施肥机的速度、坐标、排肥轴转速等状态参数的实时远程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整套系统数据传输延时低,性能稳定,数据传输成功率在95%以上,满足复杂田间环境工作要求。实现对于玉米中耕变量施肥机状态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9.
基于MSP430的温室大棚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温室大棚的温度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以MSP430F149为控制终端的核心控制器,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利用GSM通信网络传输温度、故障等信息至农户手机或监控中心上位机。同时,详细阐述了系统温度采集、控制终端系统、GSM短信息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等硬件设计思想。试验样机在某农户的蔬菜大棚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完成温度控制、故障报警、GSM短信息传输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智能化和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在农业领域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