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大豆品种郑9525自身特点和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结合不同栽培技术特点进行种子生产,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可以用于大豆生产的大豆种子,服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豫豆 2 5号 (原名郑 1 0 0 )是河南省农科院以豫豆 1 3号 (蛋白质含量 45 .1 % )为母本 ,郑 85 5 5 8- 0 - 3(蛋白质含量 5 2 .0 %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连续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蛋白优质夏大豆新品种。系谱号郑 871 0 0 - 0 - 4- 0 - 5 - 0 ,1 998年 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豆 2 5号 ,为“优质高蛋白大豆豫豆 2 5号和郑 92 1 1 6生产技术”项目的核心品种。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 ,适应性广。其 3年省区试 5 3点平均产量 2 4 0 1 .5kg/hm2 ,比高产对照豫豆 8号增产 7.2 % ,蛋白质含量 46.3% ,是一个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秦州区种子管理站引进了15个大豆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表现晚熟的中黄19、冀豆12、五星2号、郑89013、冀黄13等5个品种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可作为秦州区浅山区春播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豫豆 2 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以郑872 60作母本、郑 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原名郑 890 1 3,2 0 0 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 9号。1 选育经过豫豆 2 9号是 1 989年以郑 872 60作母本、郑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选择高蛋白、高产、广适应型为主攻方向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1 989年配制组合 ,经 5年南繁北育 ,于1 99…  相似文献   

5.
适宜套种的花生新品种豫花四号及其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豫花四号(原名郑7888)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早熟花生品种。1984—1990年经过品系比较,省区试、省生产试验示范,表现增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是一个适合我省麦套夏播的花生新品种。1991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三次会议通过审定,命名为豫花四号。  相似文献   

6.
郑农棉4号(原名郑11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采用遗传基因差异大、优势互补的亲本杂交和回交,,后代经衍生系统法定向选择而成的高产、多抗、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6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花生新品种豫花四号(原名郑7888)于1991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表现增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是一个适合河南省麦套夏播的花生新品种。多年试验表明,其籽仁比徐州68—4平均增产12.6%,比花28增产8.73%。  相似文献   

8.
冀黄13号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1989年以中品661(willimasד水牛”)为母本,以8032[7322-111(普罗马×牛毛黄)×willims]为父本,有性杂  相似文献   

9.
冀黄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邢台市从2003年开始引进该品种,在邢台县、内丘县和临城县等9个县(市)进行了示范。据成熟期多点考察,示范田平均每亩产量达到182.6千克。从3年的示范结果看,冀黄13号大豆实现了高产和优质两个目标的协调统一,是我市大豆品种更新换代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0.
棉花     
《现代农业科技》2005,(1):43-44
品种名称:新陆中20号(原名:98—60)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新疆兵团农二师农科所  相似文献   

11.
郑单14号(原名郑试20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继豫玉11号(90—1)之后又育成的一个优良玉米新杂交种,在1994年11月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其突出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正>抗病金龙原名“佳丽”,属早熟、大果型西瓜品种,是由原合肥市西瓜研究所同华夏西甜瓜联谊会合作育成。我所自1994年引种后,用“京欣1号”同田相比,其抗病性稍强于该品种。我所自1996年起,用该品种的母本,另选配抗病性强的父本,制出杂交一代新组合,经4年同田对比试验证明:抗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比郑杂5号、郑杂7号等品种增产17%~23%,比皖杂3号、早佳、京欣1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豫豆13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3号(原名郑50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199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品系来源豫豆13号...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今年3月15—17日在获鹿县召开三届三次会议。预审或认定了一批粮、棉、油、菜作物的新品种。这些品种,有的是本省育成的,有的是从省外引入并试种成功,可以推广的。其中粮食作物有:丹玉13号、掖单4号玉米,冀特3号玉米笋,翼特1号(原名优质1号)、冀特2号(原名金谷米)、沧615谷子,红肉红、冀18—1、(?)83—306甘薯,河北16—1、TA623A×晋粱5号高粱,中绿1号绿豆,垦育8750水稻。棉花有:85杂29、石选14号(原名石711)、中棉12号(原名中381)、中棉13号(原名中无151)。油料作物有:7531——3321、中黄2号(原名85—D50)、鲁豆2号(原名山宁1号)大豆。上述品种有的本刊已经介绍过,现只将未曾介绍过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农棉4号(原名郑11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采用遗传基因差异大、优势互补的亲本杂交和回交,后代经衍生系统法定向选择而成的高产、多抗、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区试和生产试验,200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6.
<正> 郑7724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77年以郑74046为母本,郑7606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抗性、高配合力效应等特点,且综合性状优良,是大豆育种工作中可利用的有效抗源和理想的亲本材料。一、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组对河南省526份农家品种资源和改良品种的抗花叶病毒病鉴定结果,郑77249达高抗级,是一个达高抗级水平的品系,是大豆育种的有效抗源和种质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47-347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9月24日在杭州召开第29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早籼稻嘉早324、浙鉴21(原名浙9521)、浙103、浙106、温220,糯玉米都市丽人(原名甜糯引1号)、澳玉糯3号,甜玉米浙凤甜2号、浙甜7号(原名浙甜2001.1),菜用大豆浙鲜豆1号(原名1827),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华浙油1号(原名H9926),  相似文献   

18.
优质亚种间杂交晚稻“甬优6号”(原名01-E26)是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育成。2004年我县引入试种,表现感光、优质、强根、壮杆、厚叶、大穗,具有超高产构型、稳产特性。现将其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2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选系郑39为母本,自选系郑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杂交种郑单25号(原名郑试254)。在2004-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区试中,郑单25号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8.83%,在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7.78%,在2006年吉林省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4.9%。该品种高抗多种病害,抗倒、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好,早熟,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0.
选择9个来源于黄淮海地区的大豆品种,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研究了乙草胺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有差异.2250mL/hm2处理,冀豆7号和五星1号药害症状较轻,冀豆7号、冀黄13号、五星1号和鲁99-10的株高有所增加,其它品种的株高均降低;喷施乙草胺,所有参试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产量均低于人工除草,但是冀豆7号和五星1号减产幅度较小;中作011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其它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降低;除冀黄13号和早熟18号大豆外,其它品种的脂肪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