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牧业依托农业资源和科技进步,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全面发展。就吉林省西部地区而言,这里草原面积大,农副产品多,饲料来源广泛,使牧业产值连年攀升,现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社会总产值已越升为农林牧副渔业的“龙头老大”,撑起了“半壁河山”的门面。  相似文献   

2.
3.
《饲料广角》2001,(22):29-29,28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两个新的大背景,其一是已经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二则是中国将要加入WTO(将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编者注)。可以肯定地说,这两件大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将共同地对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将会对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南州畜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面对有利的形势和良好的历史机遇,黄南州畜牧业要适应新的要求,除在思想认识、工作方面有突破外,关键要对现阶段畜牧业工作的发展思路、措施等做出调整,分析黄南州畜牧业现状,结合黄南州实际,探讨新的发展思路,以便  相似文献   

5.
本社于7月27-3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西部大开发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会”,专家们就西部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一个观点—— 牧区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开发中迈出可持续发展步伐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局长艾云航认为:西部大开发,牧区要先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西部地区贫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问题在于人口素质的低下。人才扶贫才是西部地区脱贫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7.
韩振军 《草业科学》2002,19(9):47-47
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把环境保护摆到了重要位置。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 ,1 998年以来国家共安排 636亿元国债资金 ,用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林保护 ,退耕退牧、还林还草 ,环京津风沙源和水源治理 ,滇池和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 ,西部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项目。这些项目已经逐步发挥了作用。我国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 ,在加大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 ,防止落后的生产设备向西部地区转移 ,以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根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划定了一批具…  相似文献   

8.
9.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还是相对较为落后。培养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西部地区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西部地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发展乃至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了解了我国西部地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探讨了了其产生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西部地区研究生创新能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高寒地区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5,自引:12,他引:23  
阐述了草业在西部环保与发展中的意义,西部高寒地区草业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草地使用权,草与畜供求关系,草地退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部高寒地区草业可持续发展中关于落实草地使用权,加强天然草地管理与利用,人工草地建设,克服各种弊端,搞好退耕还草,防治有毒有害植物与鼠类危害,加强特色草产业及其产业化,提高草业科技水平与从业者素质等需要特别产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草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2005年,全国第一单奶牛意外保险签字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举行,由此拉开了内蒙古奶牛险的序幕。7月,内蒙古西部地区第一单奶牛险在呼市签单。事隔几个月,奶牛险实施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内蒙古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地区现代农作制度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西部地区农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现代农作制度的7种主要发展模式,即:节水型农作制度、设施型农作制度、保护型农作制度、循环型农作制度、特色型农作制度、绿色型农作制度和观光型农作制度;并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苜蓿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君 《饲料广角》2001,(10):28-29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等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和水源保护的特殊地带。但数千年无数次的战乱、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以及建国以来的大规模垦殖与开发,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表1),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突出,草原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地区肉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西部地区肉羊产业化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加速我国西部地区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推行品种良种化、技术先进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模式,促进肉羊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现行制度安排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的重要原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是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即外部利润内部化,正是获利能力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才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而产生潜在利润是因为有许多外部性变化。本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所指出的四类外部性变化具体分析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宪  阎萍 《家畜生态学报》2007,28(2):104-106
分析了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加速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推行品种良种化、技术先进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模式,促进肉牛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加速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推行品种良种化、技术先进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模式,促进肉牛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奶业是高效的备牧产业,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发展奶业。欧美及大洋洲奶业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产业发达,奶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近年来也开始大力发展奶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奶业总产值速度增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大力发展奶业已成为农业结  相似文献   

19.
“西繁东育”牛羊贩运育肥项目 ,是目前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工程。工程的特点是根据高原气候寒冷、牛羊越冬困难、仔畜成活率低、生长发育缓慢、牧区居住分散边远、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 ,从海拔 30 0 0m以上的寒冷地区 ,把牛羊贩运到海拔 2 0 0 0m左右的农区进行科学饲养育肥、屠宰、加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 ,穆斯林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 70 5 % ,牛羊肉是穆斯林群众的主要肉食品 ,牛羊育肥生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从 2 0 0 1年起 ,为适宜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畜牧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0.
1 西部地区奶业的地位不一般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有着比较悠久的饲养奶畜、发展奶业的历史,蒙、藏、维吾尔、哈萨克等兄弟民族更有着长期饲养奶畜、食用奶及奶制品的习惯。现代化奶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正在加速发展。据统计,2000年西部12省、市、区存栏奶畜251.3万头,奶类总产量356.8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1.4%和38.8%。新疆年人均占有奶量41.1千克,内蒙古年人均占有奶量34.2千克,高于京、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