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夏玉米免耕播种质量,选用省内外使用的2BJM-2(6)窝眼式、2BYF-3A仓转式、2BYF-3大外轮式3种玉米播种机和人工点播方法进行了夏玉米铁茬免耕播种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型基本可以满足不同产量水平区域的免耕播种,其中,以2BYF-3A仓转式玉米播种机的排种性能最好,用种量最少,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气吸式播种机工作原理及在精密播种过程中影响播种质量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实现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技术的对策,同时为气吸式播种机的改进和高效使用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免耕播种是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少耕播种是经必要的地表作业(耙地、浅松)进行播种。免耕、少耕播种技术作业要求:玉米免耕播种作业:播种量:春玉米一般亩播种量为1.5~2公斤;夏玉米一般亩播种量1.5~2.5公斤;半精密播种单双籽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桂单0810为供试玉米品种,设2种整地方式(免耕、条带旋耕)和3种播种方式(单行播种机直播、双行播种机直播、人工开沟直播),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山地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和茎粗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整地方式对出苗率、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的影响是旋耕优于免耕,双行播种机直播单行播种机直播人工开沟播种;而机械化播种处理的玉米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不同播种方式中,以旋耕的双行机播种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前茬小麦收获与秸秆处理,玉米免耕播种机的选择与调试,选用品种,精细播种,化学除草,及时查苗定苗,科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夏玉米免耕机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适宜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规模化种植的整地方式和播种机型,设置重耙、重耙+翻耕+旋耕2种整地方式,选用约翰迪尔免耕播种机(John Deere 1590)、旋耕条播机(2BFX-9)、固定道式震动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2BMFZS-12/6)、免耕施肥播种机(2BMFYF-9)、鑫飞达12行小麦施肥播种机(2BMF-12)和鑫飞达9行小麦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9)6个播种机型,研究整地播种质量和小麦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重耙+翻耕+旋耕处理比重耙增产14.75%,该整地方式下选用鑫飞达9行小麦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9型)的小麦产量最高,达555.6 kg/亩,较重耙方式下约翰迪尔免耕播种种机(John Deere 1590)增产40.0%。缺苗断垄比例降低、基本苗及各时期群体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桦甸市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掌握好如下方法,分别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应用范围;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使用种植模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种植方式;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更好的实施技术要点,实施各项技术内容,即机械化收获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施肥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机械化除草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机械化深松技术。为桦甸市玉米可持续生产,达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宜于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的表土处理技术。[方法]在新疆洛浦县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试验中。设计“免耕直播”、“浅旋耕+免耕播种”和“翻耕+免耕播种”3种表土作业方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出苗率和小麦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免耕直播的表土作业方式基本适合南疆玉米茬地小麦播种,与传统翻耕播种方式相比较,免耕直播的土壤容重较大,但其小麦出苗率接近。小麦产量中,以免耕处理的较高,达6000.99kg/hm2,比旋耕处理的增产6.56%,其次是翻耕处理的,旋耕处理的最低。[结论]从河北省引进的“农哈哈”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可在和田地区推广应用;现行的南疆玉米茬地经过配套栽培技术改进后更能适宜于冬小麦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6,(13)
正玉米免耕种植技术是指在播种前,不需要清理秸秆,不旋地,不起垄,直接通过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作业的一项种植技术。它减少了作业程序,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减轻农田的风蚀和水蚀,尤其是对春旱严重的雨养农业区,有利于提高春播的出苗率。我国玉米免耕技术推广应用最成功的省份是吉林省。在2010年前后,引进美国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仿制,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免耕补水施肥播种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免耕补水施肥播种机具有免耕施肥、免耕播种以及补水提墒的功能,机械适应性更广,同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本研究不仅保留了免耕播种机保墒的优势,同时通过免耕补水装置在播种过程中向种床同步同位施入水分,实现了施肥、播种、节水补灌等全套玉米种植过程,达到补水提墒和提高水肥利用率的双重效果,最终实现提高出苗率的目的,为丰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控释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心县玉米控释肥不同施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播种前旋耕施控释肥10~15 cm深,玉米产量最高,为18 450kg/hm2。  相似文献   

12.
2BML-2(Z)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玉米垄作留茬栽培模式,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点,设计了2BML-2(Z)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动力驱动式破茬装置、开沟施肥装置、镇压传动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粒距合格率约96.2%,破茬刀平均入土深度8.5 cm,播种平均深度5.2 cm,施肥平均深度8.5 cm,种肥间距3.3 cm。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将华北两熟制农田4种全程机械化循环生产模式及其相关配套的作业机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精量深松播种—玉米机收、秸秆条状堆放—小麦免耕播种机—小麦机械收获模式,可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具有省工、省时、省力、节能、节本增效的功能,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现代农艺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odes on crop yield in various ecological regions, we interviewed peasant household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North China Plain, Chengdu Plain, and Northwest China Oasis, China,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illage methods on crop yield. An index set was determined from seven yield parameters based on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methods in the various ecological regions was carried out using fuzzy theory. The approaches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were identified for each region: wide and narrow rotation planting with high stubble standing reten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seeding after rotary tilled of wheat under corn straw mulching and no-tillage seeding of corn and other crops under wheat straw mulching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o tillage with high stubble retention in the Northwest China Oasis;and no-tillage seeding of wheat and other crops under rice straw mulching in Chengdu Plain. These research data provide a useful guide for the selec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methods for optimum yiel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邵长敏  齐自成  丁梅  魏希营  李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21-8125,8213
[目的]解决济宁市小麦/玉米两熟区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成本高,对土壤结构破坏大,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的难题。[方法]多次试验示范和总结。[结果]构建农机农艺技术流程为"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玉米直播→喷除草剂→田间管理(灌溉、灭虫等)→玉米收获并秸秆还田覆盖→深松(3~5年深松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灌溉、除草、灭虫等)"的适合该区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通过万亩试验示范验证,该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结论]该研究可为济宁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应加快推进全市农业进入保护性耕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从油菜生产的品种选择、大田准备、机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方面规范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其关键技术包括油-稻(油-玉)二熟制地区播种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油-稻-稻三熟制地区为10月中下旬;播种量为4.5~6.0 kg/hm~2;适宜密度为45万~75万株/hm~2;每公顷施肥量为150~240 kg N,60~90 kg P_2O_5,90~135 kg K_2O,7.5~15.0 kg硼砂,氮肥50%作基肥,磷、钾、硼肥全部作基肥;分段收获在全田油菜全株70%~80%角果变黄时实施,联合收获在全田90%以上油菜角果变黄色或褐色时实施。  相似文献   

17.
耕作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河北低平原的壤质潮土上进行了保护耕作长期定位裂区试验 ,研究了深浅轮耕、浅耕、少耕、免耕以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续少耕和免耕处理的前 3年对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之后小麦产量显著降低 (最大降幅达到 31 83% ) ;连续免耕对玉米产量并没有明显影响 ;深耕并不增加作物产量 ;秸秆覆盖有时影响小麦生长 ;免耕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 ,但速效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中国典型生态区保护性耕作主体模式及农户采用情况,并揭示影响农户采用的因子。【方法】在典型生态类型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西北绿洲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通过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获取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子。【结果】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和成都平原农户保护性耕作采用率较高,东北平原和西北绿洲区相对较低;不同区域均有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其中东北平原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及破茬合垄耕作模式、华北平原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小麦和小麦秸秆还田免耕直播玉米、成都平原稻草覆盖地免耕种植小麦或油菜或马铃薯等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数据分析表明,作物产量增加、政府示范与宣传引导、邻里效应等是吸引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原因,而机具不配套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结论】由于不同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产条件的差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因地制宜,针对主要限制因子,选择合适的技术模式,采用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型变量施肥机变量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中实施精准农业,实现变量施肥。[方法]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小型变量施肥机变量施肥系统动力,用4种代表性肥料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排肥轮长度、排肥轮转速和排肥量等因素。[结果]采取控制排肥轮转速和排肥轮长度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排肥量。[结论]该方式能够实现精准农业意义上的变量施肥,保证变量施肥系统的稳定性及精密播种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养分高效管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养分管理技术与施肥机具之间农机农艺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养分管理中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分管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高效施肥技术需要用适宜的施肥机械作保障,肥料新产品研发需要新的施肥机械,栽培耕作方式变革对农业机械产生新的需求,施肥机械化需要智能化提升,同时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研发需要考虑机械的可行性。针对东北春玉米、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及南方水稻种植体系的主要养分管理特点,阐述了我国在玉米启动肥及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小麦机械化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我国农田养分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