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的原因,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然后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的概况出发,揭示了社会需求的发展使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扩展的过程,再归纳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及功能。最后以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通过对宿州市城市概况、绿地系统规划现状及优劣势等进行分析来对宿州市绿地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的规划,其中规划的内容有规划期限、指导思想、规划范围、指标以及结构等。  相似文献   

2.
高欢 《农技服务》2014,(5):195-195,197
本文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阐述并分析了从游憩功能的新视角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模式,塑造鲜明的绿地系统特色,旨在"以人为本"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体现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三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三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相关理论,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市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对该市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面一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网络结构和"绿、水、城、林、山"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并对三河市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祁新华  陈烈  梁萦  程煜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73-175,188
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地系统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湛江市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分析和评价景观生态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域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战略,其中包括景观基质规划战略、斑块规划战略、廊道和节点规划战略,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寻求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实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现代城市绿地除了具有游憩观赏功能外,还兼有营造、改善城市环境及景观效应双重目的,原有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新的发展需求。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满足管理者、决策者及公众的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探讨,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介绍了对绿地系统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理论的基础上,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概括了其绿地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利用景观生态的基本原理,对该区域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最终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及防灾避难场所,提示城市景观及形象等。随着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早期的绿地规划向绿地系统生态网络规划演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过三次编制,逐步形成斑块廊道生态网络系统,正从国家园林城市逐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特色的选择过程,将感性的过程理性化、定量化。同时,借鉴风景资源评价的方法,对城市的潜在绿地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并分层次地应用到各类绿地中。最终将这种方法实践于乌海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探索一种更加准确、科学的规划方法,以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农技服务》2009,26(6):119-121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空间异质性原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景观生态规划的总体格局原理等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有意识的加以运用,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系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丽水市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以山为背景,以水、路为廊道,构筑了生态型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市城市绿地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城市绿地及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介绍了平顶山市的概况,阐述了平顶山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提出了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媛媛  陈磊 《农技服务》2008,25(3):87-88
歙县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充分利用该县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以山为背景,以水、路为廊道,构筑了生态型山水景观,将歙县绿地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指标领先、独具山水人文特色的生态型园林绿地。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铜陵市绿地规划充分利用城市自然山水的地理条件、江南沿江的地域特色和铜陵铜文化, 同时紧紧把握城市历史“文脉”, 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 保持与发展城市特色, 将铜文化融合于绿地系统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多个西南地区中、小型山地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例研究,分析并总结了西南地区山地中、小型山地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的绿地结构特点和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及附属绿地的独特之处,最后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改革开放以来 ,吉林市绿地发展历程和问题进行剖析 ,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是吉林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①确定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控制指标 ,即到 2 0 10年吉林市城市绿地率为 5 1 31% ,人均绿地 4 2 6 2m2 ,人均公共绿地 5 6 7m2 .②给出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 ,该模式强调波状和辐射状分布态势相结合 ;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 ;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 ,使城市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系统 .③提出了 4条规划措施 :其一 ,增加公园绿地数量 ,促使均衡分布 ;其二 ,加强生产防护绿地建设 ;其三 ,营造楔形绿地、沿江绿地和道路绿地 ,构造水网、路网与绿网协调的绿地系统 ;其四 ,加强城市外缘大规模环状绿地建设 .最后 ,对该规划 10年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保定市绿地系统发展历程、<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评价近几年来保定市绿地系统的实施效果.分析保定市绿地系统现状,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仍是当前保定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从自然、历史、生态、景观四个方面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地体系,最终形成“生态基质.绿色走廊.绿地斑块”的生态性型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20.
张光明  张延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39-14641
在对兴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以"绿、水、城、林、山、田"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一环、两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结构布局方案。并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城市大环境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绿地景观安全格局,方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