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属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寡鬃实蝇族害虫。橘小实蝇自2007年5月初次入侵台州后,在玉环、温岭和三门的局部橘园造成严重为害,特别是2008年在三门县浦坝港镇的一温州蜜柑橘园,在种植早熟品种果园为害并完成一个世代后,再转入迟熟品种果园为害,个别为害严重的橘园几近绝收,  相似文献   

2.
实蝇在我国发生种类多达400多种,为害范围广泛,造成农作物等产量损失严重。重庆市南川区2005年以来实施实蝇种群发生监测预警,发现该区实蝇发生种类主要有黑颜果实蝇、南亚果实蝇、宽带果实蝇、橘小实蝇等。2008年是诱集实蝇标本最多的一年,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雨水多、气候适宜、田间栽种的寄主作物瓜果蔬菜较多,适宜于实蝇的发生繁殖。南川区是柑橘非疫区建设项目实施区域,2008年以前未监测到橘小实蝇发生,而2009年以来持续监测到橘小实蝇的发生,虽然目前数量较少,但橘小实蝇在该区的发生为害程度及范围仍需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3.
橘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Oriental fruit fly),隶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triphitidae,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我国也曾在1995年将其列为二类检疫性害虫。该虫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已成为中国、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夏威夷群岛一带的危险性果蔬害虫。目前,橘小实蝇在国内已扩散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福建、海南、云南、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台湾、香港等省区[1-3]。鉴于橘小实蝇已广泛蔓延我国南方绝大多数省市,2009年农业部将其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去除。橘小实蝇寄主范围很广,  相似文献   

4.
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可为害番石榴、杧果、柑橘、辣椒、茄子等250多种果蔬,造成瓜果腐烂.20世纪90年代初,橘小实蝇入侵厦门市,近年来气候等条件越来越适宜其发生为害,寄主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果蔬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探究不同诱捕方法对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及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诱捕效果,以便为苦瓜连作区域内的果实蝇监测及绿色防控筛选有效的诱捕器及诱剂.本试验选择3种果实蝇黄色诱捕器、...  相似文献   

6.
<正>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黄苍蝇,俗称"蛀果虫",属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是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繁殖力强,易暴发,寄主范围广,成虫将产卵器插入寄主果实内产卵和幼虫在果实内潜食为害,造成虫蛀果,引起落果、烂果,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橘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Oriental fruit fly),隶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triphitidae,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  相似文献   

8.
橘小实蝇危害3种苹果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橘小实蝇在'金冠'新红星'富士'苹果上的产卵选择及幼虫发育特点,评估橘小实蝇对苹果的危害风险.[方法]观察成虫活动趋向,测定3种苹果果实生理指标,观测果皮和产卵器显微结构,统计橘小实蝇在苹果上的访问量、产卵孔数、幼虫数量和体重等,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橘小实蝇对不同苹果访问规律不同,访问量与果肉硬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性诱剂和水解蛋白诱剂对橘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的发生量已成为三亚市影响部分果园果实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监测期间共诱集到3种以上的实蝇种类,其中,橘小实蝇始终为绝对优势种,其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11月至翌年2月为低谷期。  相似文献   

10.
<正>柑橘大实蝇又名橘大食蝇,俗称"柑蛆",属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大实蝇亚属,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已成为柑橘生产上的第一大虫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台湾等省(区)市,它仅危害柑橘类,以脐橙和杂交橙最严重,温州蜜柑次之,也可危害柠檬、香橼和佛手。其成虫将卵产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  相似文献   

11.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2009年在云南省蒙自市零星发现,2012年受害最严重,全市水果产业损失3亿多元。通过对蒙自市橘小实蝇的田间调查以及室内饲养观察,摸清了橘小实蝇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据此制定性诱剂+黄板、性诱瓶扎2个孔、诱捕器悬挂离地2.5 m、园内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橘小实蝇对火龙果不同品种及不同果实成熟度的偏好性.[方法]以'美龙2号'美龙6号'白肉桂热心'普红'和'台湾大红'5个火龙果品种及其全熟、半熟和不熟的果实为材料,探究橘小实蝇在火龙果5个品种及3个成熟度果实上的着卵量;测定火龙果5个品种不同成熟度果实的硬度,分析果实硬度与橘小实蝇着卵量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哈密瓜为试材,采用甲基丁香酚(ME)、诱蝇酮(CUE)诱杀雄性成虫和蛋白饵剂假丝酵母丸(TY)、铵盐类合成饵剂醋酸铵(AA)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反季节大棚哈密瓜园实蝇害虫种群动态与综合防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园实蝇种类主要有5种,即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tau(Walker)、橘小实蝇B.dorsalis(Hendel)、辣椒果实蝇B.latifrons(Hendel)和普通果实蝇B.caudata(Fabricius);其中,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是哈密瓜园的主要害虫,其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0.6675与0.2884;冬春茬害虫的种群发生高峰大致出现在5月中下旬。试验表明,铵盐类合成饵剂醋酸铵对瓜实蝇雌虫和南亚果实蝇雌雄虫具有明显的诱捕能力,采用大量诱捕大棚内雌雄两性成虫的诱杀技术与及时处理被害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方法,综合防治冬春茬哈密瓜实蝇害虫效果显著,在不套袋的情况下被害瓜率与对照瓜园相比下降了22.28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正茂 《浙江柑橘》2009,26(2):31-35
柑橘大实蝇Tetradacuscitri(Chen)俗称“柑蛆”,又名橘大食蝇,柑橘大果蝇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大实蝇专门叮柑橘类果实,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橘次之。柑蛆就是大实蝇坚硬的产卵器插进柑橘内产卵孵化成的幼蛆,主要通过果实调运和带蛹的苗木传播。被害果称“蛆果”、“蛆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9,(12):27-30
实蝇是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长期使用化学防治已产生抗药性,为减缓实蝇的抗药性产生速度而开展了实蝇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对甜瓜及苦瓜上的实蝇种类进行调查,并比较了4种不同诱捕方法对瓜实蝇、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甜瓜大棚内的实蝇优势种群为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illett),露地苦瓜的实蝇优势种群为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4种不同诱捕处理对瓜实蝇、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粘虫板+瓜果实蝇诱粘剂的诱捕处理诱捕的瓜实蝇、橘小实蝇数量最多,诱捕效果最好,建议生产上可结合使用悬挂黄色粘虫板+瓜果实蝇诱粘剂的诱捕方法防治瓜实蝇、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16.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又名橘大食蝇,柑橘大果蝇。大实蝇专门叮柑橘类果实,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橘次之。柑蛆就是大实蝇坚硬的产卵器插进柑橘内产卵孵化成的幼蛆.主要通过果实运调和带蛹的苗木传播。被害果称“蛆果”、“蛆柑”.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8年底。发生在广元旺苍县的柑橘大实蝇疫情.规模较小,对人畜无害。疫情也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柑橘大实蝇Tetradacuscitri(Chen),俗称“柑蛆”,又名橘大食蝇,柑橘大果蝇。此虫专门叮柑橘类果实,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橘次之。柑蛆就是大实蝇坚硬的产卵器插进柑橘内产卵孵化成的幼蛆,主要通过果实运调和带蛹的苗木传播。被害果称“蛆果”、“蛆柑”,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8.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又名橘大食蝇,柑橘大果蝇.柑橘大实蝇专门为害柑橘类果实,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橘次之.柑蛆就是柑橘大实蝇坚硬的产卵器插进柑橘内产卵孵化成的幼虫,主要通过果实调运和带蛹的苗木传播.被害果称"蛆果"、"蛆柑",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8年四川省广元旺苍县部分柑橘园发生柑橘大实蝇疫情,虽然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仍然打击了柑橘消费市场,针对这次事件,我们总结并提出了如何防除柑橘大实蝇等检疫性害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于2010年6~9月采用甲基丁香酚诱杀雄成虫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杨桃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与诱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成虫发生高峰在7月中下旬,与杨桃1造果成熟期相吻合;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与杨桃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表明采用诱杀两性成虫与及时处理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防治杨桃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施用农药的情况下2造杨桃保果率达81.3%.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外(特别是美国)对研究和采用性引诱物和引诱剂很感兴趣。一些性引诱物已经可以分离、鉴定、合成和进行工业生产(比如,舞毒蛾、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的引诱物),对果实蝇的一些种类,包括地中海实蝇及东方实蝇等的性引诱剂同样可以进行生产。在美国从很多选择和试验的物质中提取出一些对果实蝇雄虫有引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