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改进和优化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叶蛋白提取的工艺环节,并提高叶蛋白提取率及提取物纯度等参数指标,本研究选择长江下游农区广泛种植的金花菜为原料,通过设置较为合理科学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加热时间、pH以及提取剂(酸)种类进行叶蛋白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试验最佳参数分别为料液比1∶3、提取温度70℃、加热时间15 min、pH 4、提取剂(酸)为盐酸。基于清洁安全生产角度,选择了单因素试验中提取指标同样较高的柠檬酸作为提取剂,设置了料液比、pH及提取温度的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pH、提取温度、料液比。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pH 4.1、提取温度72℃,相应的叶蛋白提取率为49.63%,提取物纯度为56.87%。本研究优化的技术工艺及相关参数指标可为农区豆科草类植物多元化利用及叶蛋白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2.
苜蓿干草提取叶蛋白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值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值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值>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值为2.5。  相似文献   

3.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研究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pH值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浸提时间30min、乙醇浓度75%、料液比1∶30、提取温度65℃、pH值为7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达5.068mg/g。  相似文献   

4.
李晓翠 《饲料广角》2013,(11):18-20,25
本实验选取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中的原花色素。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花生衣中原花色素提取影响作用的大小为: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提取参数是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70℃,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9.21%。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香蕉叶蛋白最适提取工艺条件及叶蛋白干燥条件。分别从浸泡磨碎香蕉叶的料液比、过滤后滤液温度、提取酸碱性叶蛋白最适pH和干燥叶蛋白干燥温度4个方面进行探索。最终确定最适料液比1∶6、最适提取温度80℃、酸性蛋白和碱性蛋白提取pH 3.00和9.00及叶蛋白最适干燥温度50℃~70℃;取得叶蛋白得率为3.97%,原料总氮提取率为50.98%。试验方法设备操作技术简单,投资少,适合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苎麻叶黄酮提取工艺,分别对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了经典的Box-Benhnken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3,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0℃,每次提取时间90 min,提取两次。试验结论为提高苎麻叶黄酮利用率及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交优化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加盐量4%、pH为5,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9.62%。影响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加盐量pH,絮凝温度在60℃、时间为15min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新的食用蛋白质资源,本试验以“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青干草为原料,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叶蛋白.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预浸时间、絮凝温度6个因素对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四因素(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pH)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絮凝时间、pH、加盐量.当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pH为4时是叶蛋白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蕾期新鲜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温度、pH值单因素处理及温度、加热时间、pH值和NaCl质量分数多因素处理,探讨不同方法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温度以75℃为宜,pH值4.0对苜蓿叶蛋白产量、叶蛋白纯度和粗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在多因素条件下,叶蛋白的最适凝聚组合条件为温度85℃,时间2min,pH值4.0,以及NaCl质量分数0.4%。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芹菜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酶用量、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芹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同时对以上因素分别进行L_9(3~4)正交试验,得到酶辅助提取芹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纤维素酶用量7.0%、pH值4.4、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 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1次。在此工艺下,芹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4.17%。结论:加入纤维素酶可以有效提高芹菜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1.
三叶草叶蛋白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选用三叶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L9(34)分别对料水比、加盐比、不同pH和絮凝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叶蛋白提取率、蛋白质量分数为指标,以期获得三叶草叶蛋白提取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正交试验表明,提取三叶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1D2,即料水比为1∶3、加盐量为5%、pH为3.0、絮凝温度为70 ℃为最佳的提取工艺组合。本研究初步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三叶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为三叶草叶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研究可能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5个因素: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为6min、微波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5.168mg/g。  相似文献   

13.
新银合欢中单宁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中单宁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选择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0∶1、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60 min、丙酮体积分数50%的条件下,单宁提取效果最佳,测得新银合欢单宁平均含量为2.54%。  相似文献   

14.
以秦川牛血为原料提取血红素,选择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氯仿加入量、酸性丙酮加入量、pH分别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试验,确定其合适范围,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血红素的最佳工艺为氯仿加入量为血溶体积的5倍,酸性丙酮加入量为血球蛋白滤液的5倍,调节pH4~5。  相似文献   

15.
对从蚕沙中联合提制叶酸和果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15g为吸附剂,吸附时pH为5.5,解吸剂以3%的氨水-70%乙醇溶液最佳,叶酸产率为0.14%左右,蚕沙叶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7302-87。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沉析时pH为3.5,沉析温度60℃,沉析时95%乙醇用量和浓缩液的比值为1.1为宜,果胶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n246-85。  相似文献   

16.
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按4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筛选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极差R值表明,乙醇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固液比对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萃取温度〉固液比〉萃取时间。最终确定菊科植物茼蒿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55%,萃取温度为95℃,萃取时间为2h,固液比为1∶8时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蚕沙中叶绿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天宝  彭艳芬 《蚕业科学》2007,33(4):698-700
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不同溶剂,研究了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及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以丙酮和无水乙醇混合液(体积比2∶1)为提取溶剂,经超声波提取55 min为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的最佳技术工艺;提取液中叶绿素的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8.
佛甲草中SOD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景天科植物佛甲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抽提缓冲液pH值,抽提时间,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正交实验,并对丙酮沉淀法和硫酸铵盐析法初步纯化SOD粗酶液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抽提缓冲液的pH值为7.8,抽提时间为2 h,热处理温度为50℃,热处理时间为15 min时,得到佛甲草SOD的相对最大提取酶活力;饱和度为90%的硫酸铵盐析是初步纯化佛甲草SOD的最优条件,其纯化倍数为4.10,回收率为0.71,为进一步的层析以制备更纯佛甲草SOD提供了理论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