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型食品甜味剂的发展状况和检测、使用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春 《现代农业科技》2006,(17):205-206
通过对新型甜味剂(阿斯巴甜、阿力甜、纽甜和三氯蔗糖等)检测方法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规范我国新型甜味剂的使用,为建立我国食品中新型甜味剂的限量标准提供技术资料,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
新型食品甜味剂的发展状况和检测、使用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型甜味剂(阿斯巴甜、阿力甜、纽甜和三氯蔗糖等)检测方法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规范我国新型甜味剂的使用,为建立我国食品中新型甜味剂的限量标准提供技术资料,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种以上人工合成的甜味物质与增效剂和风味改良剂复配经过喷雾干燥生产的复合甜味剂,同单一的甜味剂糖精钠通过感官评定进行比较,考察了复合甜味剂和单一甜味化合物的甜味特征。结果表明,复合甜味荆以糖精钠、索马甜、组甜组合,糖精钠、组甜、阿斯巴甜、乙基麦芽酚组合效果最佳,甜味强度比单一的甜味化合物有显著的提高,甜味持续的时间最长,口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白酒中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阿力甜、纽甜、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爱德万甜、甘素10种甜味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2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10种甜味剂在0.02~1.00 mg/L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1.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在0.30~6.00μg/L,定量限LOQ(S/N=10)在1.00~20.00μg/L.在0.10、0.20、0.50 mg/L的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在87.8%~102.9%,RSD为0.8%~3.3%(n=6).[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分析速度快,适用于白酒中10种甜味剂的准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纽甜属于二肽类强力甜味剂,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甜的合成甜味剂。主要介绍了新一代强力甜味剂——纽甜的合成方法、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目前所采用的纽甜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测定甜蜜素等6种甜味剂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市售饮料中的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的含量,同时采用正负离子模式,并进行多反应检测(MR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 000 ng/m 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分别为:甜蜜素,Y=3 380X-49 100,R=0.999 7;安赛蜜,Y=8 620X+21 700,R=0.998 7;阿斯巴甜,Y=4 070X-12 400,R=0.999 7;纽甜,Y=5 930X-21 300,R=0.999 4;三氯蔗糖,Y=123X+425,R=0.999 7;甜菊糖苷,Y=332X-967,R=0.997 1。最低检出限分别为甜蜜素0.1 mg/kg、安塞蜜0.2 mg/kg、阿斯巴甜0.2 mg/kg、纽甜0.03 mg/kg、三氯蔗糖0.2 mg/kg、甜菊糖苷0.2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是食品中甜蜜素等6种非糖类甜味剂的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蚂蚁对糖及甜味剂的趋性。【方法】在蚂蚁活动频繁的时间内,将浸透糖(或甜味剂)溶液(0.04、0.08、0.12 g/mL)的滤纸片分别放置在蚁巢洞口,观察并拍照计数3 min内经过并聚集在滤纸片周围的蚂蚁数量,作为确定蚂蚁对糖(或甜味剂)趋性高低的依据。【结果】在浓度为0.04~0.12 g/mL范围内,蚂蚁对果糖的趋性最高,对蔗糖、麦芽糖的趋性居中,对葡萄糖的趋性最低;蚂蚁对AK糖的趋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纽甜和糖苷几乎无趋性,对木糖醇的趋性相对其他3种甜味剂较高。在浓度为0.04~0.12 g/mL范围内,比较蚂蚁对果糖(或葡萄糖)及四种甜味剂的趋性时,蚂蚁对甜味剂几乎无趋性。【结论】蚂蚁对4种糖的趋性高低依次为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在4种甜味剂中,蚂蚁对糖苷、纽甜、AK糖的趋性很低或几乎无趋性,对木糖醇的趋性相对较高;在甜味剂与糖(葡萄糖、果糖)同时存在时,蚂蚁对甜味剂的趋性极低或无趋性,而对糖(葡萄糖、果糖)的趋性很高。  相似文献   

8.
廖上铁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14-7915
对食品中酸性橙Ⅱ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方法,如HPLC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ELISA)法、薄层色谱扫描法、荧光光谱检测法和极谱法,以期为酸性橙Ⅱ检测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的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苋菜红)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法,为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葡萄酒样品分别用液-液萃取法、聚酰胺吸附法、直接进样法进行前处理,对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该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葡萄酒样品采用聚酰胺吸附法进行前处理,优化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流动相A液为甲醇,流动相B液为醋酸铵溶液(0.02 mol/L),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变波长检测葡萄酒样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的检测波长分别为430 nm(0~2.2 min),230 nm(2.50~3.95 min),480 nm(3.95~5.00 min)和480 nm(3.95~5.00 min),柱温35℃,检测时间为5 min,进样量为20μL。对葡萄酒样进行的精密度及加标试验表明,以上4种人工色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3%~1.51%,回收率为87.83%~107.42%。【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葡萄酒中4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建立气质联用法检测宠物食品和饲料中的甜味剂二甘醇。采用无水乙醇溶解,超声提取,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SIM模式下m/z75作为定量离子,对几种常见的宠物食品进行检测,回收率为89.4%~11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9.8%(n=5),最低检测限为0.1mg·kg-1,该方法准确、快捷、可靠,适用于饲料及宠物食品中痕量二甘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甜蛋白是一类高甜度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概述开发甜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生产方式,并着重介绍甜蛋白Miraculin的基本性质、物质组成、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农产品中农残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预处理技术-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MSPDE)、超临界流体提取(SFE)、固相微萃取(SPME)、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等和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机、酶抑制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了农产品中农残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建立气质联用法检测宠物食品和饲料中的甜味剂二甘醇。采用无水乙醇溶解,超声提取,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SIM模式下m/z75作为定量离子,对几种常见的宠物食品进行检测,回收率为89.4%~11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9.8%(n=5),最低检测限为0.1mg·kg-1,该方法准确、快捷、可靠,适用于饲料及宠物食品中痕量二甘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目前应用于研究检测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分析法、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法。并对目前葡萄酒农药残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电泳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管电泳(CE)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可同时分离测定多组分等优点,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一系列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等检测中的应用,重点是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纽甜属于二肽类强力甜味剂,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甜的合成甜味剂。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下纽甜的溶解性以及与糖精钠混合后的溶解速度。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溶解越快,与糖精钠混合后,溶解速度也相应加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纽甜在不同pH水溶液中及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含量变化,以研究纽甜针对不同体系和条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纽甜在酸性溶液和水溶液中较稳定;纽甜在偏碱性条件下非常不稳定,40 d时的保留率10%。纽甜在100℃及瞬时高温稳定性较好,在100℃时,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的升高,纽甜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7.
甘草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又名甜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古至今,广为药用,享有"国老"与"十药九草"之称,被国家列为重点专控药材.甘草酸作为甜味剂比蔗糖甜200~300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好的天然甜味剂.近年来国际崇尚自然的潮流日盛,"甘草热"日渐兴起,我国大量出口甘草及提取物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是我国医药行业大宗的出口创汇药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指纹图谱构建技术在食品品种判别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概述,包括检测挥发性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电子鼻以及检测非挥发性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子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同时对指纹图谱技术在食品品种判别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泰山三白甜’石榴果实不同部位没食子酸及其合成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XDB-C18(4.6 mm×150 mm,5μm),没食子酸以乙腈-2%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20∶80),检测波长270 nm;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以甲醇-1%磷酸水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4 nm;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4种物质均等度洗脱,流速均为0.8 m L/min,柱温均为30℃。结果表明,4种物质在一定线性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12~0.24 mg/L;加标回收率为98.9%~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2%。‘泰山三白甜’石榴果实不同部位没食子酸、莽草酸、3-脱氢莽草酸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果皮中含量最高,果汁次之,种子中最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没食子酸及其合成相关物质的快速鉴定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甜(辣)椒杂交制种的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