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发生规律 1.1症状特点该病表现为全株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病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典型症状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一、症状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植株感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褐色腐烂状;茎基部三、四节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现已查明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症状表现(一)真菌性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根系开始发病,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条件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只有5~7d,发病快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玉米常突然成片萎蔫死  相似文献   

4.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以上。该病是由多种寄生和半寄生性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为了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现就其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简要介绍如下。一、症状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表现症状,其症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1.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从始见病叶至全株显症一般7天,短的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一、发病症状茎部症状: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剖茎检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病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一、该病分为真菌性和细菌性1.真菌型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  相似文献   

7.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8.
<正>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茎部症状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9.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1.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及青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玉米是指收割乳熟初期至蜡熟期的整株玉米或者在蜡熟期先采摘果穗,然后再把植株的茎叶割下,经加工后直接贮藏发酵用作畜禽饲料.青贮玉米在生物学特性上一般表现为植株繁茂、青枝绿叶、茎叶多汁、果穗产量相对较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玉米青枯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土传病害,从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如遇大流行年份,其发病来势猛,灾害重。从开始发病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快的仅1~3天。一般年份发病率在10%~20%,去年我省中、南部发病率达20%~30%,个别地区达50%以上,减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甜高粱不同生育时期茎秆糖锤度与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间的相关性,明确影响甜高粱糖锤度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合理评价与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sw-1、sw-2、sw-3和sw-4四个甜高粱品系为试材,研究了开花期、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后期和蜡熟期茎秆糖锤度与株高、榨汁率、有效糖含量和生物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茎秆糖锤度与株高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灌浆期茎秆糖锤度与榨汁率、有效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生物产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开花期的茎秆糖锤度与灌浆期的呈正相关,与乳熟初期、乳熟后期、蜡熟期的呈负相关;灌浆期的茎秆糖锤度与乳熟初期、乳熟后期的呈负相关,与蜡熟期的呈正相关;乳熟初期的茎秆糖锤度与乳熟后期、蜡熟期的均呈正相关;乳熟后期与蜡熟期的茎秆糖锤度呈正相关。对蜡熟期与开花期、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后期的茎秆糖锤度进行通径分析显示,乳熟初期茎秆糖锤度对蜡熟期茎秆糖锤度的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1.418 3。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在甜高粱育种中选择高产、高糖锤度的材料时,应着重选择乳熟初期糖锤度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14.
适时收获能够获得较多的能量和优质的营养价值。一般来讲,在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收割,此时生物学产量和消化养分总量都比较高,为最佳收割期。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一、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1)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特点不同,吉饲8号和吉单29两个品种可以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又可以作为粮饲兼用型品种。吉单185最适宜作全株青贮玉米品种。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应在蜡熟末期至农艺成熟期收获,专用型全株青贮品种收获期在蜡熟初期至蜡熟末期为宜。  相似文献   

17.
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除与原料种类和品种有关,还受玉米收割时期的直接影响。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收割,生物学产量和养分含量都比较高,为最佳收割期。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玉米青枯病菌侵染根部和茎部使之腐烂,并引起叶片黄枯或青枯。地上部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有明显表观病变,乳熟末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阜新地区发病较重。1.感病植株的田间症状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收获期全株小麦用作青贮饲料时适宜的凋萎时间,以乳熟后期和蜡熟中期收获的扬麦158为材料,分析全株小麦凋萎0、2、4、6、8 h后的营养价值、青贮及60 d后青贮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2个收获期的全株小麦原料和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乳熟后期和蜡熟中期青贮料的干物质回收率分别在凋萎4 h和2 h达最高。蜡熟中期并凋萎2 h后全株小麦的含水量低于50%,其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上升,乳酸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大幅下降,好氧细菌、霉菌菌落数量大幅度增加。乳熟后期收获的全株小麦凋萎2~6 h均能获得优质的青贮料,而蜡熟中期凋萎时间不宜超过4 h。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王辉  何海军 《吉林农业》2011,(5):102-102
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2010年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哲单37从5月30日至6月20日分5个时期播种。6月10日前播种在霜前能正常成熟,亩产可达472.4kg。6月15日播种在10月1日收获前未达到成熟标准,为蜡熟末期,亩产404.1kg。6月20日播期为乳熟末期,亩产297.7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