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引导农户自愿参与闲置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宅基地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城乡融合发展为其退出提供了驱动力。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代际效应理论,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并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发展、农户代际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调研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65.77%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追求城市较好的就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为退出宅基地的主要诱因。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抑制作用。村庄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融合发展对近郊型农户退出宅基地有显著促进作用。代际能调节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方向,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发展正向提高了新生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发展反向抑制了老一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因此,为推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统筹管理城市住房指标与农村宅基地指标以优化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宅基地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提高农户城市融入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常州农村三产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体现了乡村振兴的价值,开辟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常州乡村振兴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协同路径主要有拓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领域、完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机制、丰富农村三产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本文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现状,总结了影响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产业融合意识、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创新、政府及多方主体联动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工业化都要稳步推进,而面对土地需求的紧张,农村宅基地的退出为其提供了一条解决思路与缓冲地带。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存在着强拆、农民"被上楼"等诸多问题,本文经过分析认为,继续对土地流转机制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在宅基地退出机制中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充分设计好保障性措施是有效进行宅基地退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市农村宅基地的现状,针对宅基地退出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分析设计南宁市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目标与思路,探索构建南宁市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改革已进入了全面深化的阶段,中央已将农民对宅基地的有偿退出纳入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路径依然非常漫长,需要深入探索。本研究在对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政策和实践,分析了南京市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存在的困难,为建立闲置农宅退出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比例越来越高。近年来,各地区都在加快完善和健全宅基地退出的政策,但是,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度,因此,宅基地的退出存在着许多阻碍。分析了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本质,以及一些内涵、界定、研究综述,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阜宁县为例,在梳理国内部分地区宅基地退出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多元路径下的宅基地退出方式,综合分析农村宅基地退出效益,并就其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供支撑,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未来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研究的重点方向。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主要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与方式及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开展;2)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法及社会学的案例研究方法。基于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研究;2)农村宅基地退出治理路径模式研究;3)基于宅基地价值体系的退出补偿标准研究;4)基于利益主体博弈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出部署,以农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催生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农民生活要富裕,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农村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化创新型农村产业。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党和中央的号召,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目前,山东省的农村三产融合工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大政策支持、引进培养人才、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等对策,以期能对当地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着重介绍了金寨县宅基地退出试点与推进农村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农村宅基地退出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借此机遇推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我国原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和管理措施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需求,目前由于我国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造成了大量宅基地低效闲置利用。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所遇到的困境,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举措,并阐述了促进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的效果,解决农村宅基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对民和县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进行效果评价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三产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业龙头企业则是促进三产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程度评价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为例,采用熵权法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三产融合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农业龙头企业对带动区域三产融合具有重要影响,但农业龙头企业与各产业的融合程度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建立多主体利益机制,加速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以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等策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三产深度融合的引领作用,实现农民增收创收,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如何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利用的宅基地,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有效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路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战略需求,并提出了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农村宅基地退出试点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构建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宅基地退出试点的SWOT分析矩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探讨金寨县宅基地退出试点的成功原因,以期为中国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十分严重,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在我国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尖锐矛盾面前,引导农民有序退出宅基地,十分紧迫。基于此,梳理已有关于宅基地退出的相关研究,介绍各地关于宅基地退出政策的相关试点及成果,从3个方面分析已有政策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宅基地退出政策提出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尽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建设用地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培养宅基地退出后农户家庭发展能力,以期在充分保障农户权益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农村宅基地合理有序的退出,以"家庭"为单位推进城镇化。退出宅基地后农户虽然获得城镇居民条件,但其在经济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风险应对能力与城市居民仍有较大差距,在生态宽度上不及城市居民,与城市居民也存在生态位重叠。宅基地退出农户要能真正在城镇落户,需要不断扩展其生态位宽度,促进宅基地退出农户逐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农村重要的土地之一。随着城乡不断融合,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外加宅基地使用制度、退出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全国大范围农村出现房屋闲置、宅基地"空心化""一户多宅"等不良现象,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本文主要先介绍了闲置宅基地的概念与现状,然后探讨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经济、制度和思想等原因。最后提出了六点解决途径的建议,比如,因地制宜与因"户"制宜相结合确定宅基地退出模式、完善农村宅基地补偿机制、完善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合理引导,编制乡村用地规划、加强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监督权和回收权、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的不合理利用现状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的宅基地相关研究百家争鸣,各地的实践热火朝天,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践发现宅基地退出是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的"最优解"。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下的宅基地流转受限,财产属性被抑制、宅基地取得无偿无限期,浪费现象严重、宅基地退出机制难以确立等问题要求探索宅基地的自愿有偿退出。借鉴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重庆"地票"模式和浙江义乌分区域保障农民住房模式的实践,提出中国农村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的优化调控路径,旨在为有关部门加强宅基地管理和宅基地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