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农场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发展的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之一,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淮海农场2004年到2008年通过土地租赁经营兴办家庭农场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要办好家庭农场,切实增加务农职工的收入,就需要过三关。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发展的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之一,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既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又指出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具有区别。因此,要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壮大,首先要界定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5.
<正>一、卢氏县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卢氏县农业部门采取广泛宣传发动和深入农村调查摸底的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积极培育,并注册登记。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家庭农场"一词,之后2年内,中央一号文件一再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还要"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国内新型农业的"宠儿",然而,由于种种限制,家庭农场在国内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经营主体。本文主要对目前支撑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柱"进行讨论,主要就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精准的粮食补贴政策,懂经营管理的家庭农场主这四个"支柱"来论述。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14,(14):53-53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读者丁某来电:我承包500亩土地,是一个家庭农场主。请问:国家对家庭农场有何扶持政策?答:国家今年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垦》2013,(5):43-43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华 《现代农业》2014,(11):63-6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各大报纸对"家庭农场"进行了热情的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具诱惑的未来。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是促进农业转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住农村年轻人农内就业的有效路径。然而"家庭农场"发展中仍存在困境。文章将从家庭农场经营角度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家庭农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保证我国的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而在现实中,家庭农场早已遍地开花。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经营主体。据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4,(19):1-1
2013年,中央首次在一号文件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了一号文件的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种养殖大户积极申请注册成立家庭农场,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年富力强、思路活跃、敢于创新的家庭农场主。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及"家庭农场"这一词语,并大力地鼓励和支持土地承包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性的规模经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土地流转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家庭农场情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土地流转不规范、农场主综合素质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政策、完善监督机制和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浅析家庭农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总结,阐述了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家庭农场最先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其在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中在分析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后,从推进农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政策支持、加强生产与服务的合作等方面来发展和培育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发展家庭农场,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48-150
2013年,我国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家庭农场"新型农业主体概念,鼓励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随着吉林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出现农场主综合素质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资金融通难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支持体制,应从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农业部的权威解释是: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堤上胡村胡文彬的家庭农场里,我们看到了家庭农场的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